介紹

文化大師講座簡介

為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拓闊文化視野,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特別策劃“文化大師講座”,旨在邀請國際知名的文學、藝術或文化界人士前來澳門演講或對談,讓巿民有機會親聆大師高見外,亦可讓大眾更深入了解當代的文化藝術發展現況。我們期待透過經驗的交流和知識的分享,啟發具國際視野的多元思考,深化澳門的文化內涵,為澳門的文化藝術發展注入源源不絶的創意和活力。




蔣勳講座簡介

美是甚麼?甚麼才是美?
著名美學大師蔣勳來澳,以其一貫平易近人的語言風格,分享其對中西文學藝術融會貫通的美學感悟,帶領我們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重新發現生活中無所不在的美和感動。

主講者:蔣勳(著名作家、美學家)
講座主題:美的覺醒
日期:2013年10月27日下午三時至五時
地點:澳門科學館會議廳

講座以普通話進行

公眾免費入場

座位有限,為免向隅,請儘早於辦公時間內致電28366866留座

主講者簡介

蔣勳,著名作家、詩人、畫家、美學家。1947年生於西安,1951年定居台北,其後就讀於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及巴黎大學藝術研究。1976年任《雄獅美術》主編,並先後任教於台灣大學及淡江大學等。1984年創立東海大學美術系並擔任系主任,1996年任《聯合文學》社長。2000年自教職退休,專事寫作與繪畫創作。

蔣勳寫作文類極廣,包括詩、小說、散文、文學及美學評論等,作品在兩岸四地擁有龐大的讀者群。出版作品包括散文集《萍水相逢》、《大肚山》、《今宵酒醒何處》、《此時眾生》、《肉身覺醒》、《孤獨六講》、《手帖》;詩集《少年中國》、《多情應笑我》、《母親》、《來日方長》;小說集《因為孤獨的緣故》、《祕密假期》、《少年台灣》;文學論著《九歌》、《夢紅樓》;美術論著《寫給大家的中國美術史》、《破解達文西》、《破解米開朗基羅》、《破解梵谷》、《破解高更》、《破解莫內》、《感覺十書》、《美的覺醒》、《天地有大美》、《身體美學》、《漢字書法之美》、《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等。

蔣勳在藝文美學的貢獻甚廣,尤其擅長於文學、繪畫、書法等跨領域的整合,作品經常觸及現代人的情感處境,帶領讀者領略美的底蘊和內涵。台灣著名詩人席慕蓉因而稱蔣勳“以一人之力,在整個華文世界裡,為‘美’推動了一場寧靜革命”。

講座資料

美的覺醒

蔣勳

蔣勳《新編傳說》:用故事塡補神話的空白

李 爾

蔣勳《新編傳說》:用故事塡補神話的空白

說起來,對蔣勳的最初認知是從他的小說開始的:自己一直都對重述傳奇、神話類的作品很感興趣,從李碧華、葉兆言重述“白蛇傳”的《靑蛇》與《人間》,到蘇童的《后羿》,那些已流傳上百甚至逾千年、被一代又一代讀者滾爛於心的老故事,如何在作家手中煥發新活力、帶來新思考?令我倍感好奇之餘,更在創作方面也希望作出同樣的嘗試。

一九八八年,蔣勳動筆寫下一系列神話故事,後集結為《傳說》一書出版。十年後,他再將《傳說》書內的故事加以改編並額外增添了《莎樂美、約翰與耶穌》、《嵇康與廣陵散》、《宿命之子——約拿單》以及《借花獻佛——寫給冠彰的故事》四篇故事,增至十八篇的《新傳說》一書。這批故事獨立成章,各有韻味,但卻又好像互為貫通。蔣勳透過經典傳說裡的歷史人物,講孤獨、談情慾,切入錯綜複雜的人心情結,引領讀者細味人生的眞諦哲理。

 《新編傳說》延溯了遠古歷史的脈絡,為大家耳熟能詳的傳說賦予新的生命:借花獻佛燃燈佛、耶穌與約翰、莊子、嵇康與廣陵散、吹笛者漢斯等傳說故事,背景橫跨中西古今,最特別之處,是他跳出了中國傳統神話或傳說的“重情節,輕細節”的窠臼,重新走入這些歷史人物的內心,用優美細膩的文字,剖析揣想傳說典故中各主角的心理,如《關於屈原的最後一天》描述屈原投汨羅江那一天的心情;《嵇康與廣陵散》則描述嵇康行刑當天的狂放不羈,蔣勳藉小說故事揭開人物矛盾、荒謬的內心世界,其“蔣勳式”筆法使“傳說”不再只是傳說。恰如他在導讀文章指出的:“其實解開情結的關鍵不是答案,而是聽故事的過程,當你從神話這面鏡子中看到自己,你就能讀懂自己,對宿命也比較不容易慌張了。”

蔣勳的文風和他的成長經歷極有關聯:他在古都西安出生,三歲隨家人赴台灣,自小在眷村附近長大,兼受中國傳統文化和台灣草根民俗的薰陶。據說他小時候一方面受父親訓導要熟背唐詩宋詞、古文觀止,另一方面,每天耳聞目染的眷村媽媽駡小孩、蔣母口中的家族故事和民間傳奇,對他同樣影響深遠,令他在華文的道統性之外,“講故事”的小說也變得頑皮、跳脫起來。因此,蔣勳的小說具有風格獨特的書寫美學,清麗洗練的文字,鉅細靡遺的描景狀物,豐富意象的經營,又不時流露離經叛道的大膽、睿智風趣的幽默,自然流露對社會的人文關懷。

蔣勳是華文世界少有的跨界“美學大師”,他的敎育經歷跨越大陸、台灣以及歐洲,不論是傳統還是現代他都信手拈來,其作品將美學、史學、藝術、宗敎等共冶一爐。知悉澳門文化局請來蔣勳於本月二十七日下午三時在澳門科學館會議廳主講“文化大師講座系列”之“美的覺醒”。讓我們在感動於蔣勳的文字之餘,更有機會親身領敎這位儒雅文士的風采。

 

五感試煉場──「人間肉身」蔣勳共讀會後感

作者/大蔥

晚上被車聲騷擾難以入睡的時候,我就會閉上眼睛,想像自己浸泡在童年的溪水裡。 吸收了一整天陽光的溪水,溫柔地撫摸我的肌膚,像母親的手。水面閃閃爍爍,泛著夕陽金色的光芒;溪兩旁密密的兩行樹延伸著,一直到遠處交匯成一個點;晚霞落在遠山上,變幻著色彩,紅的黃的紫的,是其中有名字的顏色,但更多無名的色彩交織渲染。天空是一匹仙人織就的彩錦,絢爛卻抵擋不住黑夜的來臨,漸漸黯淡下去。我躺在溪水裡,嗅到水在蒸發的氣味,跟下雨後的泥土的氣味相似,有股幽香,都讓人安心。

並不是全然的寧靜,小魚會從身邊遊過,溪底泥沙裡還有個小蟹、貝殼、釘螺、水草等組成的熱鬧世界,我總會撿上幾個好溪那種小小的金黃色的貝殼回家, 趁爸媽炒菜,丟進鍋裡,爸媽也(只好)笑著接受這增加的鮮甜滋味。在溪裡,我會把水底的泥沙撈起,塗抹自己的身體,彷彿也是水底某一種生物。冥想致此,睡意就會濃重地襲來……

睡前的冥想幫助我入睡,這些童年時期的真實體驗,讓我找回在忙碌日子嘈雜環境裡容易遺失的寧靜。現在都市裡的孩子越來越難以接觸到這些原生態的自 然,那些體驗通常都是值得回味一生的。這讓我急於寫下來與他們分享。他們自出生便居住在“發展主義”盛行的城市裡,遠離山林和溪流,大部分都從電視電腦裡的視頻圖片裡,各種人造的模擬自然的場館裡進行虛擬的自然體驗。這種間接的體驗方式是平板的或粗糙的:你嗅不到森林裡的泥土味,也感受不到自然流動的溪流親吻肌膚的觸覺感動,你與其他生物隔離,甚至你看到的也─只是攝影師為你挑選的畫面或者是人對自然粗暴地簡化了的拙劣模仿。

比如,用浸泡在游泳池來代替自然的溪流,你看到的是水一味的藍色(就是池底瓷磚的顏色),游泳館裡的各種標準化的設施;你聽到的絕大部分是一起享用 池水的人們鼎沸的交談聲和在場館裡的迴響;水的觸摸還是會讓你感覺舒適,但是卻有種膩膩的說不出來的感受,通常還要沐浴淨身;聞到的空氣裡有氯氣刺鼻的氣味,醫學報導說那是鼻敏感的元兇之一。沒錯,你創造了一個比自然溪流更加方便安全的游泳場地,但是對於你的五感卻是極大的損失。

不知你是否仔細看過一片葉子的脈絡、一朵雲的形狀、一顆樹伸展開來的枝幹、一片雪花的輪廓,它們都無比精妙地令人讚歎。我們只能用模糊的形容詞去形 容他們,幾何裡也找不出相對應的名詞。數學裡為了研究這些極度精細的結構,曼德博羅還在上世紀開創了分形幾何這一個學科。但是科學家無論怎樣試圖去精確的描述自然,也都只能是不斷的接近,卻無法到達。

大自然是如此的難以捉摸,蘊含著無窮豐富的五感體驗,讓你的眼耳鼻舌肌膚都一一打開,體驗最絕妙的感動。而今,越來越多的原生態被粗暴地改造成平板蒼白的模式,只不過是為了某些人短期的經濟利益,實在讓人扼腕。
但也有一批人們,他們沒有被發展主義蠱惑,反其道而行之,將被涵管化的溪流挖出來重見天日。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成功將烏佛斯頓的一條地下化的 小河挖出來恢復生機;同樣來自英國的藝術團隊Platform把城市當有機體,為了恢復倫敦“水都”原貌,創作了《靜靜的河流》,試圖讓泰晤士河的四條支 流“重見天日”(周靈芝《生態永續的藝術想像和實踐》)。而且,這種讓河流恢復原貌的行為在歐美已經成為了新的趨勢。

並不是否定人類的創造,也承認游泳池之類都是很棒的發明,給人們提供了方便的健康休閒活動。只是把溪流弄髒填平地下化,再去興建配備游泳池的高檔社區,真的,值得嗎?也許,我們應該像前文所提的藝術家那樣,該換個思路了。

延伸閱讀:(聲色點擊)秋風起,好在人間讀蔣勳

 川井深一

 秋風起,好在人間讀蔣勳

十月最初的兩個周六,午後三點,和澳門新舊朋友在何東圖書館共讀蔣勳《美的覺醒》及其他。雖然是個面向公衆的共讀會,但個人私密的閱讀經驗仍不斷浮現,停留在我和參與者之間……

 “一個人一生也許只能捨給一座山罷……”

羊子那年從大度山給我寄來的明信片,一直收在身邊。“一個人一生也許只能捨給一座山罷。”她在信裡抄下,說是在蔣勳老師的課堂上偸寫的。對羊子來說,大度山承載了一生最美的時光,我說不知道老師是不是也這樣看大度山呢。

她給我的第一封信,抄了我小時候說的一句:“我們已經站在當初夢想的土地上了。”是這樣嗎?

不知道想要追尋甚麼,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騎着摩托車,衝到羊子所在的大度山上。是夜狂風暴雨,到了山上,雨已經變得很小了,整座山不停打閃電。我居然一點都不怕。

我站在羊子最初踏入夢土的界線,當時不確定自己所在的地方,今天回想起來,卻又十分確定了。

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我們還站在各自的土地,和十年前是同一條路。遇到閃電毫不恐懼的心情,到今天都是一樣。

明信片在身邊,陪我來到澳門。

 “一個人一生也許只能捨給一座山罷。”我現在知道蔣勳老師在講什麼了,可能也只是一點點。

涼涼的秋天,何東圖書館來了已經在路上、正在展開步伐的讀者。我們在花園裡,學着書裡“靜聽松風”,想尋找一些“不被聽到,可眞實在發生的動靜”。“蜘蛛結網。房屋變老,老屋的裂痕、樹的刻痕變大。樹在行光合作用。根抓握泥土。蒼蠅正在搓手搓腳。蜘蛛在擁抱啃咬獵物。灰塵黏在玻璃上。影子移動。蒲公英被風吹散了。植物在長高。樹葉變黃。螞蟻搬家。蚊子叮我……”少年時期即形成的大型視覺暫留,隱隱留在我的身體,成為今日我走向他人的橋樑,不同的靈魂來去其間。

還有一些動靜,沒有聲音。悲懼和歡喜,喪失和堅定。

川井深一

延伸閱讀:美、審美知覺與藝術欣賞

梁惠萍


 

  1. 美是一種感知經驗
    蘇格拉底(Socrates,469-399BC)年曾經說過“美是困難的”,因為美很難下定義,是主觀的,感受性的東西,似乎很難觸摸,無法用三言兩語表達。然而美又是容易的,因為它就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周圍和每一刻,重點是我們有沒有接收到和感受到。

    有一次坐巴士從氹仔去澳門的途中,車子經過大橋, 正藉黃昏,車上突然有人叫起來:“好美!”然後對着車窗外落日舉起手機拼命拍照,試圖捕捉最理想的角度,最美的一刻。 我看着窗外渾圓又火紅的落日正沉落在西灣橋上,的確很美。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說,“美在於無目的的目的性”,當人們在欣賞美的對象時,能在不涉及利害關係, 明確的目標或邏輯的概念, 而能產生一種主觀的心靈快感, 就是美;所以欣賞美在於心靈的體會。


     
  2. 開啟我們的審美知覺
    美學aesthetica這個字的希臘原文有感覺、知覺的意思。在十八世紀德國的哲學家包姆嘉登(A.G.Baumgarten, 1714-1762)把美學定義為感性認識的邏輯學、感性學,或者感性論。

    在蔣勳先生《美的覺醒》一書中,他用了五種感官:味覺之美、嗅覺之美、聽覺之美、觸覺之美、視覺之美等,闡述這些官能的知覺對美和美感經驗的關係及重要性,當中給我很多的啟發和反思。

    相信這是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美的經驗,對大自然四季的變化,日出、日落的美景所觸動; 或者一個下午陽光穿過樹梢,散射在地面的光影,一首你曾經聽過最美妙的樂曲、一段觸動你的文字或詩句、 一頓美味的晩餐、 和你所愛的人的一個擁抱……這些都是發生在我們生命周遭的一些美的經驗和記憶,而這種對美的主觀判斷感受,常為我們帶來說不出的愉悅感。

    可惜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太側重知識、資訊的傳遞和吸收,許多的官能感覺是被壓抑的,禁戒的; 加上現代生活在忙碌、功利及物質主義的社會裏,以致我們對這世界感覺、對美的知覺和感動都開始麻木、遲鈍,無法感受到美;因而也錯過了生命中許多美好的事物。

    筆者記得在讀藝術的時候,有一次上素描課,老師拿了一個布袋進來, 裏面裝滿各樣不同形狀質感的東西,叫我們閉着眼睛伸手拿一件物件,然後用手慢慢觸摸它的質感輪廓,感受它、想像它、然後把它畫出來。 原來平常慣用眼睛去看,所看到的東西都很具體和寫實, 但觸覺和聽覺就很不一樣, 它們是比較抽象的,當我們關閉一些比較具體的官能,抽象性的感受就會更強烈,這些被我們忽略的官能感受,需要我們去探索和啟動。

    我們靠這五種官能去接觸世界,從我們的直覺感知到愛惡的判斷都不是中立的,背後包含着個人主觀感受、經驗、知識和情感、社會和文化背景等,這一連串複雜愛惡的心靈判斷其實就是審美。

    例如有些人嚐到一些可口的菜餚時,感受到的不單是味蕾的化學反應,而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這是由味覺牽動的美感經驗:一種美好的回憶和聯想。

    記起在諗藝術的時候,有一個同學打算用嗅覺做藝術作品,啟發她靈感的是因為她曾當過護士,曾經接觸過一個因交通意外昏迷的病人,而病人醒來首先恢復的竟是嗅覺,一種熟識的氣味把他喚醒了。

     
  3. 美學、審美與藝術欣賞
    美常常和藝術聯想在一起,有理論認為 美是創造出來的,它是藝術的本質!

    而藝術最簡單普及的定義就是:具審美價値 而且能表達一定的思想、 內容、情感 ,透過人的特殊技藝與不同的材質(媒介)表達出來的產品(即藝術作品)。
        在人類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藝術得以從工匠的、實用性的功能中獨立出來,在於藝術家不斷在作品中提升審美價値與思想內容。

    至於美學則是在十八世紀中才在德國出現的一門獨立學問,是一種硏究美、審美與藝術本質與價値的哲學 ,可以說它是由藝術的發展而衍生的學問,但這種學問知識不能取代我們與生俱來的感知判斷。

    單純的審美可以有很廣泛的對象和主題,(如上述對大自然的美景)可以透過視覺、觸感的、 聽覺等去直接感受。而對藝術的審美和欣賞是另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牽涉直覺、感性、知性和想像。

    最基本去了解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方法有三個要點:就是透過作品的(一)形式(Form)、(二)內容(content)、(三)脈絡(context)進行探究。所謂形式就是作品的外觀, 即外在表現形式, 例如它是一件繪畫作品、是一件雕塑的、一幢建築物、攝影、錄像或形體表演等;這個就是可見的形式或者造型(Form)。 藝術家是如何地透過線條、色彩、空間、 明暗、韻律、結構等語言去經營,以致它能產生視覺上的美感,並且同時表達藝術家的思想情感呢。

    審美有很多時候是直覺的, 並不是沒有學過藝術欣賞的人就不可以欣賞藝術作品,雖然有時未知它想表達什麼,但從外在的形式(例如視覺語言)就可以令觀者產生愉快、不快、愛或者惡的情感。所以學習藝術欣賞的第一步不是知識,而是直觀:先開放自己的官能去看、聽、觸摸和感受。除此要發現作品美不美,還得用心靈去感受, 所以藝術欣賞和審美過程都是觀者對藝術作品的一個再創作過程。

    當然,形式——這些藝術語言, 都可歸納一些法則和理論,諸如什麼樣的結構、構圖、明暗、色彩、韻律可以誘發人什麼樣的情感。 至於內容(content)和脈絡(context)就涉及知識與理性層面,了解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影響藝術家創作的個人經歷、思潮,所處的社會和歷史背景等,還要投入想像力、同理心、才能體會作品的精髓。

     
  4. 當代藝術的危機——審美價値的瓦解

    而藝術與藝術作品本身就是要傳遞、分享美、思想和情感的載體,最終要令觀者產生共鳴; 我們之所以不理解美和藝術,不是因為沒有審美知覺或者缺乏知識, 而是感情長期被壓抑、封閉以致變得麻木。筆者也敎授藝術欣賞的課程,當中最困難的地方,不是講解複雜的思想內容和歷史脈絡等知識,反而是如何啟發學生們對外在事物的感知,並由審美判斷的心靈活動而衍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認知力。

    當代藝術其中一個危機就是審美價値的消溶,審美價値被輕視和扭曲,只用誇張的視覺效果,感官刺激去吸引觀者的注意,而欣賞藝術作品可能已經不是一種心靈上審美的享受,只淪落為一種感官的消費。在《藝術的終結》(The end of Art, Donald Kuspit)這本書內, 作者認為當代藝術已死,原因是他發現當今拍賣會上價値不菲的藝術品, 居然內裡找不到一點審美價値(元素)。 這種現象正反映社會及大衆的審美知覺和價値的衰落,人的心靈漸漸走向冷漠和麻木。

    所有對美的感知、感動和美感經驗都會成為個人成長的美好回憶,從而發展成對生命的欣賞和感恩,對人生的態度和盼望。所以我們必需重新檢視我們的敎育制度和社會,是否在不知不覺間扼殺了作為一個人成長的完整性,而我們是否又有一些時候,可以暫時放下一切目的性、功利性和理性,單純用我們的感知和心靈再去發現生命中、生活中的美呢?

    梁惠萍

延伸閱讀:美與生活

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我們無時無地不在吸收感受美。這些感官的經驗儲存在身體中,我稱之為“美的庫存”。

這些感覺經驗與來自頭腦分析的“知識”不同。

人類近代的學校教育傾向知識分析,知識變成考試題目,強迫青年學生記憶背誦,一路上來,中學、大學、碩士、博士,知識的不斷累積,變成生命的負擔,一個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在生命心靈的感受性上卻可能是零分。

許多人都發現“知識”並不等於“美”,高學歷的知識分子可能感覺不到春天的風,感覺不到沙灘的柔軟,感覺不到年老的母親需要體溫的安慰,“知識”使人冷漠無感,知識使人自大霸道,知識使生命僵硬如堅固打不開的蚌殼。但是我還是相信,貝殼內部是柔軟的,正是因為柔軟,害怕受傷,外面就形成偽裝的硬殼來防衛自己。許多高學歷者,許多大學教授,都如此。因此,近些年先進的國家談“IQ”,也談“EQ”,主宰知識的“智商”,必須有主管情緒感覺的“情商”平衡,才是完美的人格。

孔子說“為學日益”,追求學問,追求知識,要每一天增加(益),但是孔子接着說“為道日損”,生命的修行(道),必須每天減少(損)。

知識變成負擔,知識變成障礙,知識必須放下,才能回到感覺的豐富。

“美”對於孩子一點也不難,他們可以專注一朵花的開放,可以專注聽夏天的蟬聲,可以專心感覺母親溫暖的手,他們感覺到“美”,因為他們心靈單純。康德說:“美是無目的的快樂。”知識使人功利,充滿目的性,所以總是看不到美,感覺不到身邊無所不在的色彩與聲音的快樂。“美”是被“知識”綑綁的人最好的救贖,打開外面之是偽裝的硬殼,美就立刻顯現出來。

許多人談到“美”,會認為是藝術,看畫展,聽音樂,都是藝術,但是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認為宇宙天地,美無所不在,如果懂得看一朵花的色彩,懂得晚霞夕陽的光在視覺裡的流動,也一定懂了繪畫裡的莫內(Monet);如果聽得到海濤的聲音,聽得到海水潮汐漲退在沙灘上的變化,也一定懂了貝多芬,懂了德布西。

莊子是生活的藝術家,他無時無地不在感覺天地有大美,美就在我們身邊,但是要有感覺,你才看得到,也才聽得到。莊子對華人文化影響極大,解放了受知識束縛的心靈,蘇東坡的“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也是提醒美無所不在,一名漁夫可能生活在“江上清風”、“山間明月”中,而知識卻使我們遠離自然。

延伸閱讀:生活的悠閒

我有一個對漢字的新解讀,“忙”是心靈的死亡,“閑”是在門口看見了一顆樹,或是看見了月亮。

我的朋友常說:“好忙!”我就回答說:“你在門口多久沒有看見月光了?”

現代人藉着工業科技使生活更快更方便,也使生活“更忙”。有時候我們連規劃家人休閒度假也很忙,上網看資料,查閱風景區,了解交通狀況,一步一步都在細心安排,休閒變得很“忙”,並沒有放下平日生活的速度節奏,好像永遠在趕路,我們要去哪裡呢?我們身邊小小的事物都可以讓生命快樂起來,為何要捨近求遠呢?

高級餐廳的昂貴料理,或許不如一家人親自動手做的晚餐。

昂貴的名牌的衣飾,也無法取代母親為孩子織的一件毛衣。

一家人團聚的“家”,如果有親人的溫暖,比億萬“豪宅”更是有意義的“住”。

有時候不開昂貴的賓士車,能騎一騎自行車,或者步行,都可能是更美也更益於健康的“行”。“食、衣、住、行”都是生活美學,要靠自己做智慧的選擇,不能人云亦云。

“名牌”是一種“品牌”,重要的不在“牌子”,“牌子”只是一個符號,應該注意的是“品”這個字。

“品”是三個口,人類第一個“口”是吃飯,“吃”是飢餓時口腔的“乞”求,沒有尊嚴,也無法細細品嚐欣賞,我們的生活已經過了低等的飢餓,要懂得“品味”,“品味”不一定都是昂貴的“名牌”,許多人穿名牌衣服,戴名牌手飾,不一定好看,“品”是自己的風格,最好的品牌是自己從自我個性裡發展出來的特色。

要懂得品味生活,品味自己的生命。

我常說:“美最終是回來做自己!”好的“品牌”都是他人無法取代的,因此要懂得創造自己的生命風格才是永遠的“品牌”。

 

延伸活動

人間肉身──在城裡讀蔣勳《美的覺醒》


蔣勳著作共讀會
 

參加者在小花園裡尋找一些
我們聽不到聲音但是在 ”動” 的東西

 

蔣勳著作圖書展示專區

中央圖書館展示專區

何東圖書館展示專區

 

預約留座及查詢

主講者:蔣勳(著名作家、美學家)
講座主題:美的覺醒
日期:2013年10月27日下午三時至五時
地點:澳門科學館會議廳

講座以普通話進行

免費入場

座位有限,為免向隅,請儘早於辦公時間內致電 28366866 留座

講座報名名額已滿
感謝支持,講座報名名額已滿;如有不便,敬請垂諒!請已留座之觀眾當日提前十五分鐘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