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祥正對莊子、屈原的模擬源自於少年得志以及與兩人相似的心路歷程;繼承《詩經》現實主義傳統,學習杜甫、白居易的創作,源於當時社會的普世價值和儒家傳統責任感;對陶淵明、王維的欽羨是在江湖與魏闕、仕與隱矛盾掙扎之後的最終選擇;漢魏五言詩滲透出的生命意識、時空觀念又使得他的詩歌中閃耀着理性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