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春季刊

詳細資料

標題
郎世寧的非“臣字款” 畫
作者
聶崇正
簡介

郎世寧自康熙五十四年(1715)來到中國之後,直至去世,就再也沒有回到歐洲去,終老於異國它鄉。郎世寧在中國留下了大量作品,其畫風影響到清中期宮廷繪畫的面貌,形成了“中西合璧”的新風格,郎世寧的創作已經成為中國藝術史的一個組成部份了。由於郎世寧是在清朝的宮廷內作畫,所以他的絕大部份畫幅上,署款都按照一定的格式書寫,如“臣郎世寧恭畫”、“臣郎世寧奉敕恭繪”等,在畫家的姓名前必定冠以“臣”字,表明這些畫幅是專門為皇帝而畫的。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臣字款”畫。胡敬在《國朝院畫錄》一書中所收錄的郎世寧作品一共有五十六件之多,其中包括合筆的兩件,就都是“臣字款”的畫幅,這些作品都由《石渠寶笈》的初編、續編收載著錄。不過,筆者在收集、整理郎世寧所有的畫作資料時,發現尚有個別的郎氏作品,並非是按照以上的格式署款的,它們雖然祇是極其少量的作品,但這卻是一個很有趣並值得研究的現象。下面便將筆者所見郎世寧非“臣字款”的畫幅羅列於後。

關鍵字
-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