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医生

圣玫瑰堂针对性截水注射系统 圣玫瑰堂针对性截水注射系统
 

文物病了也要吊点滴?

在医院看见病人吊点滴,是正常不过的事,原来文物建筑生病了,文化局的修复团队也能透过“吊点滴”的方式,帮助文物“康复”。

位於板樟堂前地上的玫瑰堂建於一五八七年,是圣多明我会 (道明会)在中国的第一所教堂,整座教堂富丽堂皇,特别之处是其建筑材料中的青砖体积是普通青砖的两倍,属於特制青砖,早期使用黄泥砂批荡及灰水涂层。由於澳门地下水源含盐丰富,玫瑰堂经历长年累月的洗刷,墙体受结晶盐损害,批荡严重粉化剥落,引致各种风化现象形成。

 

修复团队曾尝试使用低压注射方式进行维护,但成效并不理想,建筑物仍有空鼓、剥落、脆化和结晶盐出现,而教堂墙身有一米厚度、青砖密度颇高,墙身盐水饱和,为修复增添不少难度。然而修复团队并不因此灰心,经过周密的研究及分析,同时发挥创意智慧,研发了“针对性滴定系统”,尝试以吊点滴的形式为青砖注入“治疗液”,经过测试後,成功为青砖截水除盐,效果理想。故此团队采用此为修复方案,玫瑰堂墙身吊点滴,蔚为奇观!

 

莲峰庙修复後 莲峰庙修复後

人心雕龙

在文物修复工作中,如果愿意一层一层地解构文物的“心”,原来真的会发现深处的秘密。位於莲峰庙有两幅灰塑壁画,文化局的修复团队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壁画深处暗藏斑烂丰富的颜色,经过小心翼翼的处理,妥善还原及保存灰塑,原有色彩得以重见天日。

 

莲峰庙内天井位置的两幅传统灰塑壁画,腾龙跃鱼栩栩如生,早前壁画表面出现剥落、脆化和有添加现代乳胶漆的情况。经仔细检查後,发现壁画表面共有十多层剥落的颜料。修复团队首先把不相符的现代乳胶漆除去,尽量表露原色,在细致地研究层层颜料的分布後,发现壁画上原有的颜色状态良好、色泽丰富。因此修复团队决定保留原灰塑壁画颜色,采用传统灰砂材料作填充,进行加固及修补,再用矿物灰水补色,以透气矿物保护液对灰塑画表面进行保护,让她展现原有色彩。

可见,文物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宝库,文物经历过风吹雨打,或许暂时失去原来面貌,但只要通过人心细致的观察,用心考究,才能窥见她的真正需要,在层出不穷的修复方式中,找到最适合的一个方法。

 

大三巴夯土修复後 大三巴夯土修复後

爱我,别摸我


屹立在大三巴旁的旧城墙遗址,昔日起保护防卫作用,随着历史变迁,围墙渐渐失去原有功能,时至今天更活像一本历史教科书,每天默默地向游人诉说过往的故事。随着大三巴区人流增加,有时游人尝试触摸这幅古老的城墙,但原来轻轻一摸,竟然会对她造成巨大伤害。

 

旧城遗址以夯土建造而成,但传统夯土制作方式几近失传,使用材料亦十分罕见。近年大三巴附近人流络绎不绝,游人的触摸对旧城墙造成伤害。原因是夯土是以手制木枋把天然材料物理性地挤实而成,没有经过任何煅烧或其他化学性质转变,因此触摸会使墙身的砂石剥落。假如成千上万的游客每人一摸,造成的伤害不言而喻。

澳门气候潮湿多雨,如果采用现代材料保护夯土,会失去透气能力及黏结力,从而风化脱落,更加影响城墙上的夯土情况。最後修复人员参考外国文献、邀请本地曾制作过夯土的工艺家提出意见以及科学分析夯土成分,配比出和夯土性质相若的物料,填补在旧有夯土的表面作保护。新的夯土同样容易剥落,所以也不可随便触摸。

目前本澳主要城墙有大三巴围墙以及山顶城墙两处。和大三巴围墙的夯土对比,山顶城墙物料坚固,采样不容易,加大了城墙修复难度。文物保护工作亟需全民参与,要爱护我们的围墙和城墙,敬请不要触摸。

 

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青砖也敷mask?


美容是爱美一族的日常重要工作,现在不论男女都会敷mask保养皮肤。敷眼、嘴、手和脚mask不足为奇,但大家是否听过原来文物也要敷mask?

文物修复有不同窍门和方法,针对不同建筑特性来对症下药,是修复人员秉持的宗旨。位於庇山耶街的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主要分为大殿和陈列馆两部分,过去一直受到海水倒灌的困扰,因此存在墙内盐水积聚问题。面对这种情况,一般需要对墙身进行截水除盐,以免墙身受到进一步腐蚀,影响结构。然而,陈列馆和大殿墙身的构成材料不尽相同,陈列馆内的墙身可以使用经过改良的石灰批荡除盐疏水,防止墙内盐分结晶;但以青砖建造而成的大殿,由於需要保留青砖的建筑特色,这种批荡方法并不可行。

於是,修复人员灵机一触,采用另一套除盐系统──“敷mask”(纸浆除盐法Salt Scavenging paper pulp)。其原理是将一种特制纸浆浸湿後铺在大殿的青砖墙上,随後用抽湿机把墙身上纸浆的水分抽出,从而把其黏附着青砖内的盐分吸收,达到除盐效果的同时,亦保留了青砖墙的建筑特色。

因此,即使处於同一地理环境下,始终需要针对建筑特色,采取不同修复方法,随便运用不适合的方法,可能会本末倒置,对文物造成伤害。就好像大家保养皮肤一样,针对不同的肤质,采用恰当的保养方法,才能有效果呢!


正在“敷mask”的墙

 

沙梨头旧式住宅:文物修复“色色”相关


坐在巴士上经过沙梨头海边街,总被两旁古旧的建筑物所吸引。其中,建於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沙梨头海边街六十九至八十一号并排七间的旧式住宅,为本澳典型上居下舖的连幢式骑楼建筑,具有文物保育的价值,在进行修复时,修复人员保留了它们立面的原貌,并重新上色,希望能还原这七间建筑物当年鲜艳的色彩。

由於这幢建筑物地处海边,经年累月以後,风化情况严重,故此修复过程复杂。在修复前,建筑物的墙身上还生长着野草植物,说明建筑里有储水现象,情况不容乐观。因此,需要在多项加固工程完成後,才可对墙体以传统灰水涂料进行修复,然而,传统灰水涂料在现今已十分罕见,其制作技巧及施工程序差不多已在澳门失传。但是,由於湿气过重的缘故,使用现代涂层又会让墙体不透气,更加破坏建筑物。

为了让立面重现色彩,修复人员於路环空旷地段,利用石灰石及禾秆草等传统物料进行“沤灰”,这种灰水和原灰砂墙体较相融,具有良好透气性,在建筑物的立面采用灰砂批荡和矿物灰水作保护,可提升墙体抵御高温潮湿的沿海环境。而室内的灰水涂层颜色相对柔和,在多次试验後,某些墙身需使用墨水取代矿物颜料,尽量还原原有颜色。

所以,大家现在经过沙梨头看见这七间色彩鲜明的建筑物,是修复人员长时间计划及思考妥善的修复方案之成果。有老居民指出,修复後的建筑物外表,的确和当年一样,这让她想起了童年时的回忆。能重现文物的原有色彩,文物修复果然要尽力做到“色色”相关。


修复前 / 修复後

 

沙梨头更馆:重现打更岁月


对於年轻一辈来说,也许没听过“打更”这种生活体验。以前,更夫敲更报时,整夜可闻,锣声更更不同,以让人辨识时间。除报时外,更夫还负责巡逻,每遇火警及盗窃,也协助救火捉贼。

途径沙梨头麻子街五十二至五十四号古老平房,看到门楣上镶嵌有“更馆”二字,这就是更夫们准备打更工作的地方。随着打更行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更馆亦逐渐式微,很多不复存在,仅存於麻子街的更馆亦日久失修。在修复前,工作人员发现屋顶和一面墙体倒塌,发现了白色底的门牌,因添加了现代乳胶漆,导致表面灰塑文字有剥落情况,亟待需要修整。

修复人员首先用传统中式屋顶的建造方法进行修补,随後采用完整的旧砖重砌倒塌的墙体。在修复更馆立面时,除去现代乳胶漆後,发现门额上拓有「更馆」二字的灰塑剥落,故以灰砂修补缺失,再涂上传统灰水,重现灰塑昔日的模样。而在更馆的後半部份,可以看到这间建筑原来是依靠着一块连上白鸽巢公园的庞然大石而起。修复人员解释,靠石头兴建可以让建筑物更加稳固,而中国风水里面,石头给人一种好的兆头。但是由於石头连着山体,下雨时雨水会顺流而下直达建筑内部,於是修复人员在石头的周围挖了一条去水渠,把雨水引流至户外。

文物修复有一个要点──“修旧如旧”,真实反映文物一砖一瓦在那个年代的原貌。正如麻子街更馆一样,今天他们可能已完成了历史的任务,成为了时间的见证,藉着修复能协助还原古建筑的面貌,让人们了解当年澳门的生活状态。尽管文物受损情况不一, “文物医生”都会肩负起使命,妥善保护修复,让文物建筑得以传承後世。


修复前 / 修复後

 


庆祝澳门申遗成功十周年澳门电台专题节目《修旧如旧》、《文物医生》


两个有关澳门文物建筑修复的电台节目,以专题形式介绍文物建筑修复的小百科,从文化局专业修复人员的亲身经验中了解多个澳门文物建筑修复背後的故事。

《文物医生》

介绍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及玫瑰堂之修复工作
已於6月29日下午四时十五分於澳门电台节目《升呢一大班》时段内播出,
节目重温 :www.tdm.com.mo/c_video/play_audio.php?id=5784


《修旧如旧》

由6月29日起,逢星期一至五,中午十二时、下午三时、五时以及晚上十时半後於澳门电台播出:
www.tdm.com.mo/c_video/radio_pgm.php 
点选“电台节目” ->“文化教育节目” ->“专题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