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賞文章

魅力非凡的《德齡與慈禧》

何冀平創作的《德齡與慈禧》從1998年首度由香港話劇團製作開始,至今已走了二十七年的路。該製作在香港文化中心劇場首演時,是以三面舞台、不足四百觀眾的模式演出;筆者當年有幸曾參與,初讀劇本便知道那是難得一遇的新創。不出所料,首演旋即讓觀眾驚豔。隨著《德齡與慈禧》的成長,其魅力越發迷人,更有不少改編版本以不同載體登場。

今天的《德齡與慈禧》,依然慧黠靈巧,良善可親,就如同德齡本人一樣,才情兼備,且擁有不凡的經歷和人生。也許,已稍稍和二十七年前初遇的那位略有不同,可幸優秀的經典作品始終如一,經得起時間的推敲,依然賞心悅目。

與其說《德齡與慈禧》是歷史故事,不如說她是一部關於女性、權力和情感的作品。何冀平通過這兩位歷史上的真實女性,不但展示了清朝末年宮廷內部的權力鬥爭、女性在歷史中的位置及其命運,也融合了歷史背景和人物內心世界,對清朝末期的政治、文化和社會有所觸及。作者創作了眾多歷史人物之間的對話,觀眾可以從這些對話中,閱讀到角色關係的微妙變化,及他們之間的角力,並體會了一眾角色在宮廷僵化制度下的孤獨及痛苦。而當德齡,這位由外國回來的少女進入宮廷及發揮其影響力後,角色之間的張力更為強烈。德齡擁抱的價值觀和她的人文關懷精神,甚至讓垂死的大清帝國彷彿露出一線曙光。

劇中的慈禧太后,也許比觀眾從歷史課堂上知道的更人性化。作者寫她與女官德齡在新舊思想的碰撞下,一步步建立信任的忘年情誼,鋪陳得落落大方,真摯動人;寫慈禧與兒子光緒皇帝,即使有母子之情,卻不敵於殘酷的權力鬥爭,兩個人物的較勁雖然高下立見,卻仍然火花四濺。劇中寫慈禧和榮祿之間的情,更進一步塑造了這位被視為強勢和冷酷的幕後操控者,也不過是一個需要愛的女子。還有寫光緒和皇后隆裕的針鋒相對,互中要害,絕非一般夫妻的家庭戲碼,而是兩個被制度壓得透不過氣的遇溺者拼命喊出的一聲哀號。

作者:潘璧雲
劇場及文字工作者。中文文學碩士。曾任香港話劇團全職演員及經理(戲劇文學及項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