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韓國傳統音樂,令人不禁想起那些坐在地上演奏的宮廷音樂,或是穿著韓服的小鼓女樂師。然而,“踢高鼓樂團”(TAGO)卻以其獨特風格,展示了一群力量澎湃的年輕鼓手。他們以“敲擊照亮世界”為口號,通過鼓樂和各種創新有趣的表演,生動地呈現韓國的傳統文化,並以源源不絕的活力探索朝鮮民族的根源。
踢高鼓樂團的創作靈感源於韓國傳統農耕社會的信仰與文化。他們的表演中融入了祖先清晨的祭祀、對海神的膜拜,以及以圖騰面具象徵的氏族神祇,展現了多樣的韓國傳統儀式,無論是獨奏還是群奏,皆充滿原始的精神。在這些瞬間,觀眾能感受到鼓手在力量與專注中達到的忘我境界,彷彿置身於薩滿的儀式之中。
視覺與動感的饗宴
踢高鼓樂團的演出絕不僅僅是一場音樂會,而是一場充滿視覺、動感和戲劇性的表演。樂手的化妝服裝、多媒體動畫,甚至飾演鼓神的女舞者,無不呈現出美輪美奐的視覺效果。這些元素融合了傳統與現代,展現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時尚感。鼓手們不僅技術精湛,還靈活地將舞蹈、武術、默劇和唱誦融入表演中,讓每一個動作都充滿力量與美感。
當中一個環節更突顯了鼓手精湛的技藝,當他們戴著綁著長絲帶的帽子,伴隨著激昂的鼓聲,快速轉動頭部,舞動著絲帶,展示一種獨特的絲帶舞。他們既要擊鼓,也要以頭部控制絲帶,既有力量,也有美感,令人目不暇接。
創新與傳承的結合
踢高鼓樂團展示了多種傳統的韓國鼓,包括大鼓和杖鼓,每一段演出都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體驗。他們自創的律鼓敲擊樂器,利用鐵板模仿口簧琴的“哇哇哇”音色,並加入銅鈴、電子鼓等多樣的敲擊樂器,形成了獨特的音樂風格。他們的唱誦也巧妙融入現代藍調音樂,隨著音樂的變化,多媒體圖案也隨之舞動,讓整場演出充滿趣味和活力。
踢高鼓樂團不僅是韓國音樂的傳承者,更是文化創新的先驅。他們以獨特的表演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傳統與現代完美結合,讓每位觀眾都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
文:蔡嘉雯
蔡嘉雯博士研究範疇為西洋音樂學及電影音樂,亦撰寫藝評,現任職香港演藝學院。蔡氏之學術論文見於音樂學的期刊,亦著有《西方音樂簡史:一齣歷史的戲劇》一書。她去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撰寫武術電影音樂之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