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醫生

聖玫瑰堂針對性截水注射系統 聖玫瑰堂針對性截水注射系統
 

文物病了也要吊點滴?

在醫院看見病人吊點滴,是正常不過的事,原來文物建築生病了,文化局的修復團隊也能透過“吊點滴”的方式,幫助文物“康復”。

位於板樟堂前地上的玫瑰堂建於一五八七年,是聖多明我會 (道明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整座教堂富麗堂皇,特別之處是其建築材料中的青磚體積是普通青磚的兩倍,屬於特製青磚,早期使用黃泥砂批盪及灰水塗層。由於澳門地下水源含鹽豐富,玫瑰堂經歷長年累月的洗刷,牆體受結晶鹽損害,批盪嚴重粉化剝落,引致各種風化現象形成。

 

修復團隊曾嘗試使用低壓注射方式進行維護,但成效並不理想,建築物仍有空鼓、剝落、脆化和結晶鹽出現,而教堂牆身有一米厚度、青磚密度頗高,牆身鹽水飽和,為修復增添不少難度。然而修復團隊並不因此灰心,經過周密的研究及分析,同時發揮創意智慧,研發了“針對性滴定系統”,嘗試以吊點滴的形式為青磚注入“治療液”,經過測試後,成功為青磚截水除鹽,效果理想。故此團隊採用此為修復方案,玫瑰堂牆身吊點滴,蔚為奇觀!

 

蓮峰廟修復後 蓮峰廟修復後

人心雕龍

在文物修復工作中,如果願意一層一層地解構文物的“心”,原來真的會發現深處的秘密。位於蓮峰廟有兩幅灰塑壁畫,文化局的修復團隊在工作過程中,發現壁畫深處暗藏斑爛豐富的顏色,經過小心翼翼的處理,妥善還原及保存灰塑,原有色彩得以重見天日。

 

蓮峰廟內天井位置的兩幅傳統灰塑壁畫,騰龍躍魚栩栩如生,早前壁畫表面出現剝落、脆化和有添加現代乳膠漆的情況。經仔細檢查後,發現壁畫表面共有十多層剝落的顏料。修復團隊首先把不相符的現代乳膠漆除去,盡量表露原色,在細緻地研究層層顏料的分佈後,發現壁畫上原有的顏色狀態良好、色澤豐富。因此修復團隊決定保留原灰塑壁畫顏色,採用傳統灰砂材料作填充,進行加固及修補,再用礦物灰水補色,以透氣礦物保護液對灰塑畫表面進行保護,讓她展現原有色彩。

可見,文物的故事其實是一個寶庫,文物經歷過風吹雨打,或許暫時失去原來面貌,但只要通過人心細緻的觀察,用心考究,才能窺見她的真正需要,在層出不窮的修復方式中,找到最適合的一個方法。

 

大三巴夯土修復後 大三巴夯土修復後

愛我,別摸我


屹立在大三巴旁的舊城牆遺址,昔日起保護防衛作用,隨著歷史變遷,圍牆漸漸失去原有功能,時至今天更活像一本歷史教科書,每天默默地向遊人訴說過往的故事。隨著大三巴區人流增加,有時遊人嘗試觸摸這幅古老的城牆,但原來輕輕一摸,竟然會對她造成巨大傷害。

 

舊城遺址以夯土建造而成,但傳統夯土製作方式幾近失傳,使用材料亦十分罕見。近年大三巴附近人流絡繹不絕,遊人的觸摸對舊城牆造成傷害。原因是夯土是以手製木枋把天然材料物理性地擠實而成,沒有經過任何煅燒或其他化學性質轉變,因此觸摸會使牆身的砂石剝落。假如成千上萬的遊客每人一摸,造成的傷害不言而喻。

澳門氣候潮濕多雨,如果採用現代材料保護夯土,會失去透氣能力及黏結力,從而風化脫落,更加影響城牆上的夯土情況。最後修復人員參考外國文獻、邀請本地曾製作過夯土的工藝家提出意見以及科學分析夯土成分,配比出和夯土性質相若的物料,填補在舊有夯土的表面作保護。新的夯土同樣容易剝落,所以也不可隨便觸摸。

目前本澳主要城牆有大三巴圍牆以及山頂城牆兩處。和大三巴圍牆的夯土對比,山頂城牆物料堅固,採樣不容易,加大了城牆修復難度。文物保護工作亟需全民參與,要愛護我們的圍牆和城牆,敬請不要觸摸。

 

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青磚也敷mask?


美容是愛美一族的日常重要工作,現在不論男女都會敷mask保養皮膚。敷眼、嘴、手和腳mask不足為奇,但大家是否聽過原來文物也要敷mask?

文物修復有不同竅門和方法,針對不同建築特性來對症下藥,是修復人員秉持的宗旨。位於庇山耶街的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主要分為大殿和陳列館兩部分,過去一直受到海水倒灌的困擾,因此存在牆內鹽水積聚問題。面對這種情況,一般需要對牆身進行截水除鹽,以免牆身受到進一步腐蝕,影響結構。然而,陳列館和大殿牆身的構成材料不盡相同,陳列館內的牆身可以使用經過改良的石灰批盪除鹽疏水,防止牆內鹽分結晶;但以青磚建造而成的大殿,由於需要保留青磚的建築特色,這種批盪方法並不可行。

於是,修復人員靈機一觸,採用另一套除鹽系統──“敷mask”(紙漿除鹽法Salt Scavenging paper pulp)。其原理是將一種特製紙漿浸濕後鋪在大殿的青磚牆上,隨後用抽濕機把牆身上紙漿的水分抽出,從而把其黏附著青磚內的鹽分吸收,達到除鹽效果的同時,亦保留了青磚牆的建築特色。

因此,即使處於同一地理環境下,始終需要針對建築特色,採取不同修復方法,隨便運用不適合的方法,可能會本末倒置,對文物造成傷害。就好像大家保養皮膚一樣,針對不同的膚質,採用恰當的保養方法,才能有效果呢!


正在“敷mask”的牆

 

沙梨頭舊式住宅:文物修復“色色”相關


坐在巴士上經過沙梨頭海邊街,總被兩旁古舊的建築物所吸引。其中,建於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沙梨頭海邊街六十九至八十一號並排七間的舊式住宅,為本澳典型上居下舖的連幢式騎樓建築,具有文物保育的價值,在進行修復時,修復人員保留了它們立面的原貌,並重新上色,希望能還原這七間建築物當年鮮豔的色彩。

由於這幢建築物地處海邊,經年累月以後,風化情況嚴重,故此修復過程複雜。在修復前,建築物的牆身上還生長著野草植物,說明建築裡有儲水現象,情況不容樂觀。因此,需要在多項加固工程完成後,才可對牆體以傳統灰水塗料進行修復,然而,傳統灰水塗料在現今已十分罕見,其製作技巧及施工程序差不多已在澳門失傳。但是,由於濕氣過重的緣故,使用現代塗層又會讓牆體不透氣,更加破壞建築物。

為了讓立面重現色彩,修復人員於路環空曠地段,利用石灰石及禾稈草等傳統物料進行“漚灰”,這種灰水和原灰砂牆體較相融,具有良好透氣性,在建築物的立面採用灰砂批盪和礦物灰水作保護,可提升牆體抵禦高溫潮濕的沿海環境。而室內的灰水塗層顏色相對柔和,在多次試驗後,某些牆身需使用墨水取代礦物顏料,儘量還原原有顏色。

所以,大家現在經過沙梨頭看見這七間色彩鮮明的建築物,是修復人員長時間計劃及思考妥善的修復方案之成果。有老居民指出,修復後的建築物外表,的確和當年一樣,這讓她想起了童年時的回憶。能重現文物的原有色彩,文物修復果然要盡力做到“色色”相關。


修復前 / 修復後

 

沙梨頭更館:重現打更歲月


對於年輕一輩來說,也許沒聽過“打更”這種生活體驗。以前,更夫敲更報時,整夜可聞,鑼聲更更不同,以讓人辨識時間。除報時外,更夫還負責巡邏,每遇火警及盜竊,也協助救火捉賊。

途徑沙梨頭麻子街五十二至五十四號古老平房,看到門楣上鑲嵌有“更館”二字,這就是更夫們準備打更工作的地方。隨著打更行業漸漸退出歷史舞台,更館亦逐漸式微,很多不復存在,僅存於麻子街的更館亦日久失修。在修復前,工作人員發現屋頂和一面牆體倒塌,發現了白色底的門牌,因添加了現代乳膠漆,導致表面灰塑文字有剝落情況,亟待需要修整。

修復人員首先用傳統中式屋頂的建造方法進行修補,隨後採用完整的舊磚重砌倒塌的牆體。在修復更館立面時,除去現代乳膠漆後,發現門額上拓有「更館」二字的灰塑剝落,故以灰砂修補缺失,再塗上傳統灰水,重現灰塑昔日的模樣。而在更館的後半部份,可以看到這間建築原來是依靠著一塊連上白鴿巢公園的龐然大石而起。修復人員解釋,靠石頭興建可以讓建築物更加穩固,而中國風水裡面,石頭給人一種好的兆頭。但是由於石頭連著山體,下雨時雨水會順流而下直達建築內部,於是修復人員在石頭的周圍挖了一條去水渠,把雨水引流至户外。

文物修復有一個要點──“修舊如舊”,真實反映文物一磚一瓦在那個年代的原貌。正如麻子街更館一樣,今天他們可能已完成了歷史的任務,成為了時間的見證,藉著修復能協助還原古建築的面貌,讓人們了解當年澳門的生活狀態。儘管文物受損情況不一, “文物醫生”都會肩負起使命,妥善保護修復,讓文物建築得以傳承後世。


修復前 / 修復後

 


慶祝澳門申遺成功十周年澳門電台專題節目《修舊如舊》、《文物醫生》


兩個有關澳門文物建築修復的電台節目,以專題形式介紹文物建築修復的小百科,從文化局專業修復人員的親身經驗中了解多個澳門文物建築修復背後的故事。

《文物醫生》

介紹魯班先師木工藝陳列館及玫瑰堂之修復工作
已於6月29日下午四時十五分於澳門電台節目《升呢一大班》時段內播出,
節目重温 :www.tdm.com.mo/c_video/play_audio.php?id=5784


《修舊如舊》

由6月29日起,逢星期一至五,中午十二時、下午三時、五時以及晚上十時半後於澳門電台播出:
www.tdm.com.mo/c_video/radio_pgm.php 
點選“電台節目” ->“文化教育節目” ->“專題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