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序言(一)


序言 (二)


圖錄


主頁



收藏是指對具價值的古今物品的收集、保存、分類及維護,是一種本能的、普遍的現象,並隨著歷史的推進而自然形成及發展,在任何國家和任何時代均可找到相關收藏活動的痕跡。古代埃及人在底比斯(位於今埃及中部)修建大型的宮殿及圖書館,用以收藏來自各地的珍寶及典籍。中世紀歐洲基督教對於聖物的收藏十分考究,如聖徒慣用的物品,某殉道者的裹屍布或駭骨碎片等,會放進用黃金和白銀打造的精美聖匣裡。

文藝復興時期,佛羅倫斯的美第奇家族和歷任羅馬教皇熱愛收藏藝術品,當時歐洲大部分享負盛名的藝術家均曾替他們工作,他們可說是最早對藝術家給予贊助的資助者,而這一傳統一直延續至現今的藝術收藏家。因此,收藏並不單單是把珍貴的藝術作品在較完好的條件下保存下來,同時為藝術家提供經濟上的支持,讓他們能持續地進行藝術創作。而收藏家對藝術的喜好及品味,在某程度上左右著藝術家的創作,故藝術收藏在藝術的發展上擔任一個不可或缺的地位,與藝術創作有著息息相關的關係。

至於東方,據文獻記載,中國的收藏歷史可追溯到三代,當時已有對禮器的收藏;及後至唐、宋時,收藏之風更盛,權貴或文人雅士喜愛收藏一些珍貴稀少物品,以便日常把玩欣賞。自此,器物的收藏與探究更顯精細。現時尚存的古代藝術品,大部分是透過一代代收藏家保護及傳承下來,這些藝術精品折射出各個朝代的精神氣質、文化、審美情趣及社會風俗等。

“永是清歡─港澳收藏精品展”展出港澳兩地十一位收藏家的藏品,包括:午憩樓、欣所遇齋、珍秦齋、何樹基、倚晴軒、砳齋、黃如楷、勝紅齋、晚華堂、黎榮樂、翰墨軒,展出作品共逾一百件(套),展品種類以書畫為主,尚有工藝品,包括瓷器、竹木器、文玩等及青銅器;每件作品均具有獨特的文化意義,承載著中國五千年的藝術傳統。期望藉著是次展覽,讓公眾欣賞到這些難得一見的藝術品,了解到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博大精深,從而領略到藝術文化傳承及維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