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對中國邊疆的威脅持續加重。其時,俄國垂涎於東北地區,英、法兩國盤踞在西南,日本欲利用其海軍進攻台灣、朝鮮以及東南沿海。中國海陸邊防同時面臨威脅,就此展開了“海防”和“塞防”之爭。面對複雜的邊疆形勢,鄭觀應從地理位置和防禦對象上,提出了東北到西南再到全域,防俄宜先,英、法次之,合縱連橫的防禦思想。儘管其邊防思想存在時代局限性,但是對晚清乃至民國的邊防事務有積極的影響,促使人們轉變傳統的守土觀念,為解決邊防的輕重緩急問題提供經驗,並推行了邊防建設與經濟發展相結合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