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傳教士馬禮遜的譯著《漢學時光》一書包含了七種不同類型的通俗文學作品的英譯文,據考證其內容實際是中國宗教文獻。書中的〈釋氏源流〉和〈道教源流〉譯文出自《三教源流》一書,從其譯文可見馬禮遜對兩教的認知程度。馬禮遜譯〈道教源流〉部分在歐洲產生了廣泛的討論,鮑狄埃、柯恒儒不滿其譯文,故而將其重譯為法文,並引起歐洲漢學界更多關於《道德經》的討論。儘管馬禮遜的譯文不佳,顯示出其知識的不足,但對早期歐洲漢學有不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