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市)人,明代後期的書畫大家。以他為代表的“松江畫派”(亦稱“華亭畫派”),在明代後期的山水畫中影響極大,而他提出的“南北宗”理論及書畫理論至今仍影響着中國書畫歷史,且著有《容臺集》《畫禪室隨筆》《畫旨》《畫眼》《學科略考》《四印堂詩稿》等。他的書法俊逸瀟灑,字裡行間結構嚴謹,疏宕布白,並以生、拙之氣自成一家而領軍晚明書壇。董其昌寫畫則擅長山水,主張以書法的筆墨入畫,他用文人理念和審美意識,形成了自己的書畫風格。並融入“禪”“雅”“淡”的旨意,為之後的歷代書畫家所推崇。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今天,我們讀其畫,觀其書,雖說是“淡”“雅”,卻是令人興奮,令人震撼,往往會有一種隨其筆鋒靈動而身心舞動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