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報應是晚明天主教與本土宗教進行對話的重要議題之一。天主教在一神論的框架下,主張超自然神的賞善罰惡,並有較為縝密的神學論證,與中國本土宗教就善惡標準、報應主體、報應結果等方面展開了交流與對話。文章首先梳理儒家的感應理論,其次分析佛道教的善惡報應觀,再次討論天主教的賞善罰惡觀點,並分析中國本土宗教對天主教一神論的賞善罰惡觀的回應,最後總結天主教的賞罰理論與儒釋道善惡報應觀之間的異同。天主教與晚明勸善運動中儒釋道,在“有意為善”等方面存在着共通之處,但對於善惡標準、報應主體、個體在報應中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異,從而引發了中西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但天主教的賞罰觀的進入無疑進一步豐富了晚明以來的中國宗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