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所見的古代疍民文獻記載,基本上都是非疍民文人的敘述,當事者本身幾乎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此類疍民歷史都是他人的形構,並非歷史的真實。中國古代文人憑藉自己的政治經濟文化優勢,通過自己的作品給人呈現的疍民的主要形象是:他們是蠻夷,他們多為盜賊,疍民婦女多為娼妓。疍民被看作蠻夷,是因為他們的文化與文人們自視為正統的儒家文化格格不入。文人們視疍民多為盜賊、娼妓,則是以偏概全的錯誤。文人們將疍民的負面形象不斷放大,給他們貼上“蠻夷”“盜賊”“娼妓”的標籤,使得處於社會底層的疍民的處境愈加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