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著名人物的成長,不是一朝一夕的促就,而是要經歷漫長歲月的磨煉才能完成的。而青少年時期的思想蛻變則是其基石,尤顯光彩。葉挺(1896-1946)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1914年12月至1916年底,19歲的葉挺在湖北陸軍第二預備學校就讀。那時正值陳獨秀創辦主編《新青年》之際,熱血沸騰的青年,受到《新青年》新思潮的影響,他點讚《新青年》“首以提倡道德為旨,欲障此狂波,拯斯溺世,感甚感甚!”他以找到了知音為幸!於是針對當時的黑暗的社會的嚴重不滿,他向《新青年》寫了這封信,實際上這是一封反映葉挺的要言妙道的論文,凸顯青年葉挺滿腹經綸、功底深厚的特性。他運用精緻的古典文體,言簡意賅,引經據典、說古論今、談東議西;張揚聖賢、橫掃諸教,認為他們盡是“贅撫陳言,於覺悟真諦之義,究未盡晰”。於是他勇敢地提出了自己的比之中外古今人皆無出的救世主張:“僕敢信獨步單方,唯覺悟二字。除此二字,別無良藥。此二字實吾敗群之還魂丹也”。為此,他反復提醒人們,要注意“覺悟”的真與假,啟迪世人要維護真正的覺悟,明了覺悟的重要性與緊迫感;認為必須提高覺悟、才能除舊迎新。葉挺無愧是一面青年旗幟、一位救國先鋒。這篇誕生在105年前的“醒世良言”版的遺作,是一篇討舊社會檄文,也是迎新世紀的宣言,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