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說“鬼論起於漢末”,所謂鬼論就是“泰山治鬼”之說,亦即以泰山府君為標誌的泰山冥府。顧炎武說“元、成以上無鬼論”,即認為泰山治鬼沒有傳統文化為依據。近年來有學者試圖從漢以前的傳統文化中尋找泰山治鬼的根據,但所舉事例均難立足。本文認為泰山治鬼應該始於東漢之末,正與鎮墓文中“太山”的出現時代相同。錢鍾書先生在《管錐編》中說:“經來白馬,泰山更成地獄之別名。”雖然是指佛經的翻譯借用了中國本土的“泰山治鬼”說,卻是第一次把“泰山治鬼”與佛經文化聯繫起來。受此啟發,我認為泰山治鬼之說其實是借用了佛經“太山地獄”的觀念,把地獄之“太山”改易為東岳之泰山。泰山冥府產生的主要推動者是民間的巫術之士,而以地下冥府取代天帝治冥的民間需要則是根本的內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