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按語:陳季同是晚清時期外交官, 在派駐歐洲之際讀到了法國作家若該的著作《在寶塔的國度》。若該在這部著作中描述了他遊歷中國的上海、廣州、澳門、香港以及湖南、貴州等地的情景, 在夾敘夾議中發表了不少觀感。讀過若該此著的陳季同敏銳地認識到, 有必要讓西方人更多地了解中國, 更有必要讓中國人了解西方人對中國的看法, 而若該的《在寶塔的國度》便是這方面的佳作。因此, 陳季同不但熱情地與若該交往,而且為他的這部著作寫了《序言》, 希望“ 若該的書能為友善大廈奉獻一塊結實的基石”。若該與陳季同的文字交往距今已經百年有餘, 然而《在寶塔的國度》以及陳季同的《序言》讀來依舊生動而令人深思。因此, 將該書第十章《澳門》中有關風土人情和民生經濟的內容節譯出來, 以饗讀者。隨後, 附上陳季同的《序言》之譯文,以及二人之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