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月份牌研究極少關注到畫中人物的來源,杭穉英畫中的人物來源更是無人做過較為詳細的分析。其作為月份牌畫家的代表人物,畫面人物面容表現出較多的相似性。當時社會對藝術尤其是人體藝術存有偏見,廣告繪畫地位同樣低下,因此畫中模特並非正常的寫生與臨摹。通過分析可知,畫中模特原型的一部分應來自於畫家親人。此外,從杭穉英的書信、手稿與畫面簽名可知其名應為“穉”,至於內地普遍使用的“稚英”則是文字簡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