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夏季刊

詳細資料

標題
明清肖像畫研究
作者
趙啟斌
簡介

明清肖像畫藝術是明清中國人物畫、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所有中國畫門類中始終沒有中斷發展歷史的一門繪畫藝術,具有鮮明的表現手法、藝術特色和獨特的中國文化特色。中國繪畫藝術在歷史上大致經歷了三次大分工:第一次是在六朝時期,山水畫從人物畫中獨立出來;第二次是在晚唐、五代時期,花鳥畫從人物畫、山水畫中分離出來;第三次是在宋元時期,肖像畫作為專門畫科從人物畫中獨立出來。明清肖像畫之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顯然得力於這一次繪畫大分工。明清肖像畫藝術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而且,在接受外來文化中廣泛地吸收營養。明末以來“波臣派”畫家對西方繪畫技法的吸收以及清代宮廷肖像畫家採用西法進行的肖像畫創作,均是肖像畫領域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功典範。明清肖像畫與山水畫、花鳥畫相比,其歷史命運有着顯著的不同。評估明清繪畫整體成就,明清肖像畫不能缺失。深入研究、認識明清肖像畫的藝術特徵和價值,對於重新評估明清繪畫的整體藝術成就,具有重要意義。明清肖像畫藝術經歷了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是在中國特定文化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一門繪畫藝術。由於明清肖像畫的創作主體主要為民間畫工,而明清時期是山水畫、花鳥畫佔據主流的時代,明清肖像畫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在歷史上沒有獲得應有的重視。明清肖像畫藝術是明清時期繪畫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美術史研究領域不應忽略這方面的成就。本文結合有關文獻和歷史文化背景,試對明清肖像畫藝術略作論述。

關鍵字
-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