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汶(Ambon)、哈魯庫(Haruku)、薩帕魯阿(Saparua)及努薩勞特(Nusalaut)諸島的基督教村,目前的名稱與散見於16世紀前半葉造訪這些島嶼的葡籍耶穌會士的書信及報告中的基督教村名非常相似。這些島上的穆斯林村莊的情況,也大抵相同。在荷蘭對這些島嶼長達三百 年之久的統治下,基督教與穆斯林村莊的分佈,似乎未發生過任何根本變化。自16 世紀以降,就安汶- 里斯(Ambon-Lease)諸島的村莊分佈而言,時間似乎凝固了三百餘年。
令人倍感興趣的是,在此期間,穆斯林於16 世紀前半葉,不斷地從鄰近的希圖(Hitu)騷擾基督教村莊,而在該世紀的後半葉,來自特內特島(Ternate)的艦隊又不停地攻打上述村落及葡人要塞。在那個時期,幾乎每年都有襲擊、圍攻或撻伐之類的事件發生。然而在衝突之後的間隙,葡籍耶穌會士得以在安汶-里斯開闢出一個過去乃至現今仍然居住着基督徒的社會地理區域,而穆斯林通常也保持了他們村莊的完整性。在葡人的貿易、艦隊及政治相對集中的北馬魯古(North Maluku),類似的配置卻從未成為現實。本文的主題便是探討為何安汶- 里斯會發生上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