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存有關清代以前中外關係史的一些繪畫,既有西方畫家之作,也有中國畫家之手筆,都是當時與中外關係有關的帝、王、官、農、商、工、僧各色人等的工作、貿易、生活乃至戰爭等一系列的城鄉場景和風光等真實寫照,因而也是研究中外關係史的形象資料,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特別是在照相術的發明及傳入中國使用之前,其無疑是當時中國最多而又真實的一種歷史圖片。可惜以往沒有人從歷史學的角度來對之作系統的研究分析,以至目前所見對於有關畫面的內容說明文字,不是過於簡略空洞,就是明顯出錯。例如,澳門文化司署1990年印行的《中國貿易畫Ⅱ》的一套明信片中的說明文字、澳門市政廳1995 年出版的《昔日鄉情》所載的一些繪畫的說明文字,以及一些專門的學術論著的插圖的說明文字等,都有這類毛病,在學術界造成一定程度的誤導和缺陷。至於照相術傳入中國後所拍攝的一些早期照片,不少論著在用作插圖時也常犯同類的錯失。筆者不揣淺陋,試圖以史解畫照,又以畫照證史,作一些求真探討。不當之處,敬請方家賜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