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英國新教牧師,1807年被倫敦傳道會派遣來華傳教,是第一位來華的新教傳教士。在華傳教凡二十五年,卒後葬於澳門,被稱為新教在中國傳佈的開山鼻祖。在華期間,他開創的翻譯聖經、編印字典、建立學校、創辦刊物、開設醫館等被稱為“無聲而有效”的文字傳教策略,被其後的新教傳教士乃至天主教士所承繼發揚,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抹下了濃重的一筆。但長期以來,國內外學界和宗教史界對馬禮遜的研究遠遠不夠,“事實上一百多年來有關馬禮遜牧師的著作確屬不多,而中文的編著更少”,尤其是“他促進中西文化的交流的事業,則往往為人所忽略。”鑒於此,本文試通過對上述五個方面的考察,來概述馬禮遜對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貢獻,請方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