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春季刊

詳細資料

標題
古為今用,重新演繹
作者
勞倫斯.駱(Laurence Loh)著╱盛力譯
簡介

對有形遺產進行計劃評定以及分析該遺產可能存在之利用方式時,應考慮以下前提:對一處建築物或者樓宇所能施用的最為持續最具適應性的再利用乃是遵循一種和該建築物誕生之時建造意圖最為接近的方式。該處建築的設計自其孕育階段之始便包含了自身所處社會特定的文化、背景、工程、容量、需求特性。若非人類突遭巨變,某些基準,尤其是那些自然中相對普遍存在妷的基準,幾乎將會是恆古不變的。若能喚起該遺產具有的歷史延續感,那麼成功的機率便會增大。

在此我們要探討的是可持續性問題,需要高瞻遠矚,保有一種持續包容的利用心態。我們並非正在考量通常可以忽略許多因素的一種短期專案。世上總會有存在於規範外的特例。在此,我並非在鼓吹一種規範,而僅僅是在提議,這是一個好的起點,是一條展開本人分析過程的途徑。

關鍵字
-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