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年春季刊

詳細資料

標題
澳門的文化意義及其前景
兩者可否兼容?如何使之兼容?
作者
拉馬卡(Ferdinand J. Lamarca)著╱尚春雁譯
簡介

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中國後發生了很大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打破了博彩業巨擘何鴻燊(Stanley Ho)四十年來對澳門博彩業的壟斷,為兩家總部設在拉斯維加斯的博彩業大戶及何先生的一家新公司資金的流入鋪平了道路。這些投資對於澳門來說意味妷新的文化、新的城市格局、新的人群以及新的經濟運行模式。

何先生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向澳門的博彩業投資四十七億元,在葡京酒店(Lisboa)附近建造一座豪華酒店和一家專門開設高額獎金賭博的大型私人俱樂部,在南灣(Praia Grande Bay)附近建一個娛樂公園和一個文化村⋯⋯(南華早報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2002年2月第2版)。第二名中標公司銀河娛樂場股份有限公司(The Galaxy Casino)計劃在一塊九十三公頃的土地上投資八億美元建造威尼斯人度假勝地(Venetian Resort),該專案可能會在2005年竣工。(香港郵報Hong Kong iMail,2002年2月4日,第3版)。第三個中標公司永利度假村(澳門)股份有限公司(Wynn Resorts)將修建一個具有拉斯維加斯水平的、具有澳門特色的賭場(南華早報)。

現在所面臨的問題是,這些新的發展是否會對澳門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當地的文化精華產生不良影響?本文將首先探討澳門文化遺產的意義與澳門遠景規劃。從方法論來看,本文使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其“文化遺產管理和旅遊:各方合作模式”工程發展而來的方法,來分析澳門的文化精髓和它的遠景藍圖如何和諧並存的問題。

關鍵字
-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