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嗎勒案是鴉片戰爭結束後不久發生的一起嚴重國際事件,它一度引起在華列強的干預和國際社會的紛亂,造成中國、葡萄牙、澳門兩國三方關係史的逆轉。案發很大程度上是亞嗎勒等力圖推行澳門殖民戰略使各方矛盾激化所致,也反映出這一時期清朝當局將民眾放在外交前置地位的思路,“以暴制暴”在當時的危機狀況下已具有很大的或然性。案發後,葡澳當局乘機侵奪中國在澳門的權利,而清朝有關當局的應對則過份軟弱,使中國對澳主權在清朝君臣若無知覺的情形下又有了重大喪失。
1849年8月22日,澳門總督亞嗎勒(Ferreira do Amaral)被刺。這是葡萄牙人佔據澳門三百多年來遇刺身亡的最高官員。非但僅此,由於案發正值鴉片戰後澳門事態處在極度敏感時期,一時導出諸多變故,事件引起國際社會的強烈關注,並造成中國、葡萄牙、澳門兩國三方關係史的逆轉。葡萄牙學者薩安東(António Vasconcelos de Saldanha)評說:“實際上,這是鴉片戰爭以來在華發生的最嚴重的國際事件之一,且不說謀殺的非係一普通‘夷酋’,受害者乃一主權國家的駐華代表。因為它是一交戰性質的國際衝突,帶來了生命損失,造成了對中國領土的軍事佔領;六艘西方軍艦停泊在澳門港內;外國軍隊登陸;外國列強代表以致中華帝國最重要省份總督外交照會的形式,向中華帝國當局發出了公開的恫嚇!”中國學者費成康指出:事件發生後,“葡萄牙殖民者侵奪中國在澳門各方面的主權,使開埠三百餘年的澳門終於在實際上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美國學者馬士(Hosea Ballou Morse)、宓亨利(Harley Farnsworth MacNair)指陳:“中國由於戰爭失利而喪失了香港;現在又由於一次暴行而斷送了澳門主權。”各國學者的評說未必完全精當,但足可見亞嗎勒事件對時局的重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