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年冬季刊

詳細資料

標題
伊比利亞文獻資料中關於MACAU的由來
作者
洛瑞羅(Rui Manuel Loureiro)著╱黃徽現譯
簡介

一般說來,澳門的開埠是各種因素相互作用和補充的直接結果。首先是葡萄牙人為尋求一系列的和廣泛的物質利益及宗教利益,特別是為了接近“天朝”,於1511年征服馬六甲後便開始出現在遠東的大海上。其次是葡萄牙航海家於1542或1543年發現了日本,從而促進了南中國沿海港口城市商業的日益蓬勃發展,再就是當時中國的廣東省內存在妷有利於同外國人進行和平交流的機遇。

葡萄牙人的澳門商埠大約出現於1557年,其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清楚。在此前兩年,葡萄牙商人經常來廣州灣的一個人煙稀少的小島浪白滘(Lampacau)做生意,並利用澳門半島作為定期去中國南方大都市廣州的中途停靠站。這個被命名為“MACAU”(馬交)的船舶碼頭當時位於在該地區一個荒無人煙的或者說是人煙稀少的毫不起眼的地方。但在以後的幾十年中,由於葡萄牙人的經營,它獲得了飛速發展,直至發展成為亞洲海岸線上的一個重要港口城市。

這個“天主聖名之城”的形成,始終是學者們研究最多的一個課題,是葡萄牙人在中國出現這段歷史中最含糊不清的歷史問題之一,因為有關的文獻相對缺乏,所以在這個問題的研究中出現了種種羅曼蒂克的實際上缺乏根據的說法。正因為如此,或許利用現存的15世紀伊比利亞文獻中的大量資料來解開當時在珠江口崛起的這個葡萄牙人定居點的謎團是很有意義的。

關鍵字
-
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