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時代的號角
——詩人華鈴的生命樂章

傅玉蘭

    華鈴(1915-1992),原名馮錦釗,生於澳門。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崛起於中國詩壇,於上海“孤島時期”獲“時代的號角”之譽。十多年間曾輾轉流離於滇、桂、黔、渝、滬及港、澳等地,發表了大量的新詩及譯作。出版作品有《玫瑰》、《向日葵》、《滿天星》、《牽牛花》、《火花集》及《華鈴詩文集》。本文作者透過研究詩人的手稿、詩集、照片、信函等資料,全面介紹華鈴其人、其詩及其時代。

     1915-1935   早歲光陰   文武全材

     華鈴,原名馮錦釗,1915年5月5日生於澳門[註:真正出生日期應為該年的7月11日。“我生辰是1915年農曆5月29日,5月5日是便於記憶而已。”(1985年5月6日致馮平西函)。] 原藉廣東新會。華鈴自幼體弱,3歲即隨長輩習武。小學在澳門漢文學校就讀,12歲時已能背誦長篇古文及古詩百餘首。

     1929年,華鈴於廣州知用中學寄宿讀書。在校內讀到許多新詩、譯詩、散文詩、小說、戲劇等。他的武術根底,也讓他在初中校慶表演得了國術獎。早歲起便已是文武全材的料子。華鈴14歲開始新詩創作,第一首為〈姑娘我怎能愛你〉,受到在該校兼課的中山大學張一凡教授的誇獎。

     1932年,華鈴就學於上海大夏大學附中。在高中階段,華鈴游泳出色,贏得上海公開賽童子甲組背泳及捷泳冠、亞軍,以特優成績被提昇為詩人華鈴的生命樂章大學部泳隊選手,江南八大學游泳代表。1934年,他更成為浙江省運的雙槓體操運動員,橫渡錢塘江的亞軍,被省長委任為集訓學生游泳教官,並出席運動會表演雙槓。

    華鈴18歲開始學小提琴,每天拉5、6小時。也學習唱歌,19歲成為之江大學歌唱班的男高音。同年,華鈴因奔祖母喪,自上海回澳,輟學一年。

    華鈴1929年漢文學校畢業證書

 

 華鈴早期詩作手稿〈弱者的哀音〉(1931年)

     1935-1940   青春樂章   時代號角

     1935年,華鈴就學於上海之江大學,同年轉學復旦大學外文系。華鈴除學習勤奮外,還有數不盡的課外活動。

     華鈴20歲正式學習唱歌,老師是著名歌唱家胡然。胡然認為華鈴嗓子好,琴也拉得好。 胡然寫詩,也欣賞華鈴的詩,並鼓勵他寫詩。華鈴成為復旦大學歌唱班的男高音,樂隊第一小提琴的次席。當時,著名音樂家陳歌辛擔任復旦大學管弦樂團指揮,與華鈴成為好友,並曾多次為華鈴在音樂會上伴奏。

     華鈴也跟隨吳曉邦學舞。就在習舞的地方,認識了閔蘆衣,成就了一段終生的良緣。兩人於1937年年底在上海結婚。

     華鈴寫詩,早期以愛情內容為主,青春的情懷,交織出情感的樂章。1935年,華鈴寫新詩〈給五月〉, 獲詩人陳子展教授激賞,以〈並不自殺〉為題,於 6月3日發表在上海《立報》,使用原名馮錦釗,並加按云: “此詩可與魯迅先生的〈我的失戀〉那首〈擬古的打油詩〉詩同讀。”這首詩為現見華鈴最早發表的作品。

     1937年,華鈴從復旦轉讀國立暨南大學外文系三年級,開始了他詩歌創作的黃金期。同期,華鈴認識了一大批師長和同學,春風化雨,互勉砥礪,成為華鈴的終生好友。他們是師友陳子展、李健吾、鄭振鐸、孫大雨、方光燾、顧仲彝、王統照、錢君匋、陳歌辛、胡然、吳曉邦、葛朝祉等;同學和朋友有黃子祥、徐微 (舒岱)、吳岩 (孫家晉)、林柷敔、張可、歐陽文彬等。他們是當時我國文學和藝術界的一時俊彥。

     同年11月,上海進入孤島時期。在緊張的時局和一眾文藝師友的氛圍中,華鈴的文學活動更趨積極,詩歌內容更趨多元化、生活化,宣傳愛國抗日。孤島時期上海文人和學生紛紛以筆為刃,辦報辦雜誌,以宣傳愛國抗日。進步刋物有《文學集林》、《大英夜報》、《一般》、《譯叢週報》、《文藝》等等。華鈴與同學合編《文藝》旬刋,並首次以“華鈴”為筆名發表新詩。筆名“華鈴”取義於其詩作《牽牛花》──“我是朵牽牛花,看去像隻鈴;祇是不會響,我是隻啞的鈴。[⋯⋯] 渺小的一隻啞的鈴 (花之鈴)。”又,按其自稱:“‘華鈴’之前加‘馮’(姓),為馮華鈴 ── 諧音‘梵啞鈴、梵華鈴’ (Violin 之音譯),用紀:習小提琴有年,魯鈍無成,不勝憾恨;而實未忘情之意。”

     1938至1939年間,華鈴頻繁發表新詩、英詩翻譯和引介國外文學作品。他還陸續在香港、湘、桂、渝等地報刋發表作品。

     華鈴的導師李健吾(筆名劉西渭),著名文學批評家、作家、戲劇家及翻譯家,曾在香港的《星島日報》星座欄內,以正式名字李健吾發表《華鈴詩人論》,推崇華鈴的詩:“[⋯⋯] 有節奏,一種非人工的音籟;字句不求過分的捶鍊;意義不求過分的深切,然而一種抒情的幻想流灌在裡面,輕輕襲取我們的同情。不像典雅的《紅燭》[註:聞一多詩集之一],巧妙多在文字的精緻;不像一般的詩歌 ,放縱熱情和文字游戲;不像任何書呆子,流浪人;有熱情,不太奔放 ,有音響,不太繁碎。這裡是語言,是一切生活裡面的東西,無以名之,名之曰本色。[⋯ ⋯ ] 華鈴先生具有晶瑩的開始!欠的是一些些深,廣,熟。” ─― 李健吾 (1938年)。

     1938年7月30日,在王統照主編的《大英夜報》內刋登了華鈴的〈再會了,歐裕昆!〉。此詩極受王的重視,在 “編者按”中指出:
     “明白如話”[⋯⋯] 一句句讀下去使人感念;使人覺得是詩而不是話。[⋯⋯] 寫新詩不一定非如此寫不可,但在易讀易感的效果上說,這卻是一條大道。

           在《大英夜報》刋登的〈再會了,歐裕昆!〉(1938年)

 

    

華鈴大學畢業照 (1939年)

                                 

     華鈴的國立暨南大學畢業證書 (1939年)

並在給華鈴的信內說:
     你的詩清麗有詩思,如能善用純粹白話從深遠處寫意,必更有進益。[⋯⋯] 你的詩不乏才思,郤需學力,這是我的簡單的直言,以為然否?

    華鈴整編了他的詩作,於1938年12月及1939年6月共出版了四本詩集《玫瑰》、《向日葵》、《滿天星》和《牽牛花》。計劃中尚有的《勿忘儂》和《曇花》,最後因時局危殆,未能印行。

     1939年華鈴大學畢業,便匆匆離滬赴春城,擔任雲南省立昆華中學英文專任學科教員。翌年因言論過於激烈,遭到解聘 ,返回老家澳門。

     華鈴在上海孤島時期如日中天的詩歌創作和愛國熱情,以及他詩集的出版,猶如清越高揚的樂曲,引來文壇不絕的廻響和評價,老師鄭振鐸更把他的詩譽為“時代的號角”。

     以下為部分 “迴響” 和評價:
     華鈴君是位年青的詩人,極有希望的文藝家。[⋯⋯] 想不到他這兩三年來,竟這樣努力,寫成了這樣多的作品,預備接連出六本集子 ── 這不但是表示華鈴君這兩三年來努力的成績,並且表示他將來後果的大有希望。[⋯⋯] 詩是感情的流露,是文藝的一種有力的火,[⋯⋯] 我們需要強有力的熱情的激發!詩人是站在時代最前線的,也就是這個原因,我希望華鈴君向這條路線上去發展他的天才。

                                                                                                       ──顧仲彝 (1938年)

     我才讀到你的〈蟑螂〉,是篇好詩,是篇好詩!

                                                                                                      ── 孫大雨 (1938年於暨南大學)

     華鈴 [⋯⋯] 細膩的地方耐人玩味,粗豪的地方雄渾、博大、深刻。

                                                                                                      ── 黃子祥 (1938年 )

     華鈴的詩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 一 、音樂性 。這是他自己歡喜音樂研究音樂之所以然吧。 二、真實性。“沒有東西是美的,祇有真。”你瞧他就用小孩子直白的字眼,給你藝術家的故事,哲學家的思索。這不是難得還有甚麼是難得?

                                                                                                     ── 林柷敔 (1938年 )

     有的詩人不寫詩,有寫詩的不是詩人。華鈴是詩人,華玲寫了詩。

                                                                                                    ── 舒岱 (徐微) (1938年 )

    華鈴的詩大部份精緻細膩,耐人玩味,像供在華堂上的琳瑯的小擺設;但天才不是局限於一隅的,華鈴同時也給我們雄偉粗曠、博大深刻的東西。

                                                                                                    ── 易默 (黃子祥)

     我們曾經有過不少有為的詩人,深感到詩的語言的貧乏和困澀,努力想把實際生活的語言入詩,這是非常好的企圖,可是他們往往失敗。[⋯⋯] 華鈴先生的詩,在這方面是頗有成就的,我想他不是把語言來代替原來的詩的用語,卻是從語言中去產生他的詩來。所以,在他的詩中,我們能得到一點語言和語言間的自然流露。這一點很重要,華鈴先生在這上面的努力很有值得我們注意和參考的地方。[⋯⋯]我要說,華林(鈴)先生的語言是很活潑的;雖然,那是一種知識分子的語言,然而它卻能吸收和容納了許多旁的語言成分。[⋯⋯] 方言,甚至許多 ‘流氓’意識童稚意識的語言都能融會和運用,這大大地豐富和活潑了他的語言。

                                                                                              ── 蔣鍚金 (《 華玲詩四種 》,1939年)

     1940-1952   浪跡天涯   長歌大地

     華鈴返回澳門後,曾想回上海工作,但因謀事不易,遂仍留澳生活。

     1940年,華鈴寫成長詩〈給葉芝〉,自喻為最大的一篇作品。1941年,完成譯著〈雷昂阿特

   

      

     譯作〈雷昂阿特達文西傳〉刋登於澳門《學術》雜誌 (1941年?)

 

  

 

        

〈炭〉初刋於1943年重慶的《大公報.文藝週刋》第97號,再於1950年1月刋登於青年學叢《走向新生》第一輯

達文西傳〉,並在澳門《學術》雜誌上發表了三章。另又寫訖數學論文〈運籌學〉。這一時期,華鈴在澳門、上海、湖南和桂林等地繼續發表譯作和新詩。

     1941年,華鈴在澳重新習武,並在澳門開設第一家華人健身館。在練武高峰期,他上臂比小腿大吋半,胸比腹大11吋,自言是破世界紀錄。1942年,他創辦馮氏英專,並兼任廣大附中英文教員、中德中學體育科教員,教授太極拳。

     華鈴在澳重遇知用中學同學勞元熙和林秀菊夫婦,彼此生活坎坷。勞元熙(白丁)是畫家,他為華鈴的詩〈龜〉、〈蟑螂〉 和〈戀歌〉創作了數幀木刻插畫。

     約於1943年,華鈴與同學韋韶王、歐裕昆等相約浪跡到桂林,得同學鍾思的六姊鍾羽及楊秋人夫婦的收容。他的得意詩作〈橋〉、〈炭〉、〈再也無心跋涉〉等作於這一時期。

     在桂林,華鈴曾任桂林美術專科學校英文教員,廣西省立桂林中學、國立漢民中學英文教員,並在廣西省立藝術弦樂團客串第一小提琴(次席),也曾參加桂林藝術館交響樂團一年。約於1944年,蘆衣也自澳門前往桂林與華鈴會合。

     當時桂林是戰時的大後方,大批著名的作家、藝術家及學者相繼來到桂林,文人薈萃,盛況空前。大量文學刋物和文藝副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文藝團體組織各種各樣的抗日救亡運動,在桂林掀起高潮。各種展覽、詩歌朗誦會、歌詠會、街頭詩、音樂會、千人大合唱及遊行等經常舉行。

     華鈴在桂林重見陳歌辛。其間華鈴曾演唱二次,由陳伴奏。華鈴為籌款,參加胡然老師《長歌》(黃自作品) 的演出,在桂林一家電影院演唱,由陳歌辛伴奏。在桂林萬人大合唱中,華鈴客串獨奏。著名的歌唱家姚牧以華鈴的詩〈咱們〉譜曲,改為〈曙光、月色、吭歌〉,在桂林獨唱會中演唱,其後也收錄於《姚牧獨唱歌集》內。

     在致好友雷柏齡之子雷崇普函 (1982年) 中,華鈴這樣描述他在桂林的景況:
     [⋯⋯] (小) 提琴是我招搖的一面小銅鑼,我仗着它走江湖賣狗皮膏藥。[⋯⋯] 桂林中學半年,算是安定的。〈雨〉是宿處的描繪;屋子頂上掉下死耗子活生生的蛆,還沒寫上哩!一個月明之夜,我在環湖的路上邊走邊拉琴;一個美軍知音,走過來往我口袋裡塞錢。(我沒看就一把退還他)無疑我是他眼中的一個叫化。(好氣、好笑;他倒是出諸好意)

     1944年7月桂林大撤退,華鈴隨漢民中學遷校。在貴州榕江師範學校,一連兩晚舉辦兩場“華鈴個人詩作朗誦欣賞會”。華鈴日間在校園中展出詩作手稿,並幕後作小提琴廿曲輪廻演奏。

     在同一函內他寫道:
     [⋯⋯] 從桂林斷斷續續徒步差不多走到重慶;背着行囊、單着一祇眼(眼痛,一祇閉着);日走70至90里公路、山路、田間小徑[⋯⋯]。宿站上我靠着乾草堆拉小提琴,土人聽罷,嘆聲:琴奏得不壞,可憐是個獨眼的!

     1944至1946年間,華鈴曾在重慶花溪清華中學和李家沱兵工署子弟學校任英文教員,因言論過激,遭到解聘,轉而回到上海生活。他曾在上海錫華中學及楊樹浦中學任教。至1948年,又遭解聘,轉赴香港生活。他在香港官立工業學院夜校任英文講師及香港漢文學校英文教員,至1952年,復被解聘,便決定回澳門生活。自此,華鈴

  

    

創作於1943年6月5日於桂林的〈再也無心跋涉〉,刋登於1947年6月1日《文藝復興》月刋第3卷第4期6月號

步入他人生的另一階段,繼續撰寫一篇又一篇起落宕蘯的生命樂章,直至終老。

     這十多年間,華鈴在雲、桂、黔、渝各地浪跡,生活顛沛流離,但勤奮依然,從未停止詩歌創作和譯作,並在各地發表大量作品。他的詩名,備受注目,文壇讚譽之聲,迴響不絕:
     [ ⋯ ⋯ ] 都能表現作者倔強無淚的性格。[⋯⋯ ]滿腔的熱情,往往不是流出來的,而是迸出來的。

                                                                                             ── 陳汝惠(《詩人華鈴》,1942年)

     我是從來不愛新詩的,但卻給你寫的詩吸引住了,真沒想到你詩寫得那麼好 !

                                                                                             ── 柳無垢(1942?年於桂林 )

     瑪耶可夫斯基的長詩〈好〉有四種譯本我都看了,就數華玲譯的出色。

                                                                                             ── 黃寧嬰 (1942?年於桂林 )

     這篇〈滚〉誰寫的?好大的魄力!”

                                                                                             ── 田漢( 1943年於桂林 )

     我從來就沒讀過像〈給葉芝〉這樣的好詩,你真的非好好寫不可呀!

                                                                                             ── 歐陽予倩(1943年於桂林)

     詩人華鈴有着一種令人難於置信的率直與天真。[⋯⋯] 一個屬於貝多芬型的一點粉飾都沒有的藝術家。[⋯⋯] 它們底來源是生活。[⋯⋯] 再沒有比這使我們感到更親切的了:平凡而崇高。

                                                                                             ── 許光銳(《華鈴底道路》,1946年)

     華鈴的詩檏實無華。詩如其人。‘華鈴’就是牽牛花的‘花鈴’,看似平淡最奇絕。華鈴善於從平凡的事物中發現奇絕的詩意,捕捉那最本質的東西。他的詩裡有一股清新的氣息 。

                                                                                             ── 許光銳(《回憶華鈴》,1994年)

                                  馮氏英專的招生廣告

     1952 -1980   歸隱濠江   另闢蹊徑

     華鈴回澳門初期, 在家裡教英語和小提琴。1953年,華鈴復辦馮氏英專。其後使用老家的大屋作課室,首創全部錄音教學,並以自創的馮氏音標教授英語。其間,他曾在澳門綠邨電台樂隊客串小提琴,完成了《改良英語音標》、《英文成語精選》及《英文散文選註》,並教導三子平南和幼女平北拉小提琴。

     華鈴原擬出版詩集《火花集》,一直在等候老師鄭振鐸寫序,但老師於1958年遇空難身亡,詩集的出版便擱置下來。

             馮氏英專所用教材

     華鈴因主辦馮氏英專,身兼教、職、工,包辦備課、錄音、寫講義、招生、收費,工作過勞,累倒大病之後,實行“武藝復興”,勤加習武。約在1960年代中期,英專學校開始走下坡,也因校舍老屋出售拆遷,約於1960年代末或至1970年代初,學校被迫停辦。

     1964年8月,華鈴舉家回國探親,往廣州探訪親屬及朋友楊秋人、鍾羽等;再往上海,重見許光銳、歐陽文彬、吳岩(孫家晉) 、葛朝祉、鍾思(時為民生公司總公程師);後往北京探訪李健吾、吳曉邦、黃子祥、馮金辛等師友。

     1967至1968年間,華鈴完成了《世界語錄精華》編寫《今千字文》。1975年,華鈴正式退休,在家中潛心讀書寫作並練武。自言:“體力狀態巔峰, 重創1942年紀錄,‘上臂大於小腿吋半’!”

     華鈴嚐試重新聯繫文革後斷了音訊的師友,但未獲回應。

   1976年,華鈴沉醉於古體詩及對聯等的研究,嘗購買字帖,每天讀帖十數小時,並另闢蹊徑寫舊詩和對聯。1978年起,因種種意外事件和改寫詩作等,招致失眠、胃病,健康急轉直下。至1979年底,他才與好友歐陽文彬、黃子祥和恩師李健吾等陸續回復通訊。

     華鈴踏入1960年代後漸少寫作新詩,這一時期的新詩有:〈虎〉、〈打雷〉、〈古松〉、〈你、我〉、〈都有你在〉、〈故事〉、〈北風裡的池塘〉、〈螞蟻〉、〈甘草〉、〈歐金玉〉、〈賽狗場〉等。華鈴將注意力轉而往研究寫作舊體文、不押韻的舊詩和對聯,直至晚年。偶尚有寫作新詩及短文。

     儘管華鈴已致力於舊詩及楹聯的寫作研究,在其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手稿中,卻有這樣一篇情感細膩的散文:


     初夏午後

     四十年前我獨居的亭子間,門上“卜卜”有響門聲響。門輕輕推開,進來的是她。她走

華鈴與蘆衣攝於家中 (1973年) (馮平北提供)

 

與長子平東及兩孫兒等合照 (1970年代) (馮平北提供)

進了我的房門,她隨手帶上了門。她進了我心房,我可沒把心房關上。不像是約好,我記得歡迎她的是一聲“哦”!相對凝視。她鼻子微有汗珠,是戶外的太陽,是內醞的青春。雙頰總是紅潤。自自然然就找到了適合的坐處,能言的眼睛代勞了許多喉舌,主人偏勞了,話題沒天氣的份兒。天上地下沒個完?不是,完了,又是接下。話中沒“你”沒“我”,盡是“他”、“她”。說故事談詩,詩裡故事,故事裡的詩。間中引經擬典,博引旁及,說者津津,聽者不倦。燈亮了,相與窗前,凝眺一會兒街景。送出門,送下樓,送到車站。有時送返家門閘口。路上話不多,總是默默,併着走。打道回府了,一招手,一點頭。七月八月九月,隔天,隔三兩天,就是如此。水不倒一杯,沒一招待小食糖粒,奇怪就是不飢不渴,話有如此津津有味者。更奇怪的是,彼此間從沒喊過彼此的名字。是不知怎麼喊才是?是無須,也許因為“呃”也不曾招呼過,因為注意力不曾渙散。不聲不響不面對之時也似乎一樣。怎麼分手,是我離開,是她沒來,不重要。也就記不清了。

     卅年前又是初夏,又是隻身獨處亭子裡。門上可沒她獨特的“卜卜”。她再沒工夫上我門來。

     1980-1992   暮年壯志   餘音裊裊

     華鈴自1980年初開始與國內師友恢復通信。他如飢似渴地透過一個個的聯繫,陸續找回失去的舊友。1980年代初,國內剛開放改革,人民的生活還非常艱苦。在得知眾師友生活上的難處時,華鈴毫不猶豫地對他們施以援手 ―― 儘管自家生活非常儉樸,他對所有師長和親友,都盡力提供金錢和物資的援助。他大量滙款、寄葯(白內障、降膽固醇、降高血壓血管硬化、補眼、營養品)、送贈電器、家俱、鋼琴、攝影機、音響器材、錄音帶、書籍、香煙等當時內地稀缺的物資,甚而擔保好友之子出國等。他古道熱腸,助人始終如一,直至晚年。

     1980年,華鈴對自己的文學生涯突滿懷豪情壯志,彷彿要為他生命的這段日子奏出一闕最錦繡的樂章!華鈴自言此舉為“詩、樂、藝三結合運動"―― 把他的詩與音樂和藝術結合,以擴大流傳。這是由於他與國內方面恢復接觸,適逢機遇所形成的想法。

     華鈴在澳門蟄居幾達三十載,其間專注於英語教學及他所熱愛的武術和舊體詩的創作。在恢復與師友的聯繫後,華鈴意識到國內的文藝界其實並沒有忘掉他這個“孤島時期"的詩人,在《新文學史料》刋物內,還有人一再提起他。這令他在文壇再露角頭的希望重燃。

     儘管華鈴在這階段已很少寫新詩,但他非常認真地整理、修改并自我分析1930年以來的詩作,編成《華鈴五十年詩作與分析》,分寄各親友師長,徵求意見,希望能夠出版。

     1981年3月,上海文學研究所陳夢熊致函華鈴,擬將其詩集編進《上海抗戰時期文學叢書》 ,請他把1937至1945年的詩稿加以整理,作出版之用。這無疑是一記強心針,不單祖國的文學界沒忘掉他,還要為他出詩集,這正是他人生文學事業的一個機會。在各方有利的條件下,華鈴全情投入開展他的“詩、樂、藝三結合運動"。

     在“樂”的方面,因華鈴精通小提琴,也曾學唱歌,對音樂有深厚認識。他的老師李健吾早就認為他的詩“有節奏,有音響",而好友林柷敔亦盛讚他的詩有“音樂性 "。他力促讓人把自己的詩作譜曲。

     華鈴的表弟,江西著名的作曲家及指揮家張翼,尊敬華鈴並欣賞他的詩,在數年間,為華鈴譜曲二十首,輯成歌集二輯,並請江西省文藝學校教師,為華鈴詩歌演唱及錄音。

     張翼還聯同華鈴的好友葛朝祉,上海音樂學院教授,乘1980年8月江西省音樂家協會於廬山舉辦講習會之機,向上海音樂學院副院長丁善德、副教授桑桐、陳銘志、陳鋼(陳歌辛之子)、北京羅忠鎔等著名作曲家及教師,介紹華鈴的詩作,並邀請各人譜曲。約於1981年中,幾位大師為華鈴詩譜曲的有陳銘志的《蟑螂》,桑桐的《愛情》和羅忠鎔的《牽牛花》。

     陳鋼是華鈴故友之子,華鈴自1980年8月起與他開始書信往來,並請其譜曲。1981年11月,華鈴還曾在香港兒子平東家與陳鋼見面,當時陳鋼剛從美國講學8個月後回國,經港作演講。香港友人于粦 (原名黃玉麟,著名作曲家) 帶同梁寳耳 (筆名程逸,香港《信報》專欄作家,精於音樂)同來見面,大家相聚甚歡。

     但其後華鈴期望最殷,並曾答應譜曲的陳鋼,拖延數載後,才於1985年10月19日給華鈴寄來他的詩〈謝〉的曲譜草稿。經歷多年的時間,華鈴早已對陳鋼失望,這是他頗引以為憾的一件事。

     “樂”的方面,還有一位深為華鈴所欣賞的作曲家 —— 勞元熙之子勞樂。他為華鈴的詩譜曲最多。勞樂有音樂才華,但生活坎坷,寧願當三輪車“苦力",也不隨波逐流。1981年春節,華鈴前往廣州探訪勞元熙,勞樂祇在春節的幾天,便譜了13首華鈴的詩,成為一抒情歌集,還請夫人張平珍演唱。3月,勞樂又譜成另一歌集及一大型歌劇咏嘆調獨唱,長達數百小節,有正式的鋼琴伴奏。華鈴稍後把《歌集》及錄音帶分寄上海、江西、港澳及維也納等友好,徵集意見。三

              勞樂1981年春節所譜的歌集

 

1980年攝於廣州,(左)華鈴、(中)楊秋人、(右)廖冰兄

 

講座留影,左起:吳岩、歐陽文彬、葛毅、馮平北、華鈴、葛松、葛朝祉 (葛毅與葛松是葛朝祉的兒子)

數年間,勞樂為華鈴詩譜曲70首,大部份由張平珍演唱及錄音,送予華鈴。華鈴在生活和精神上對勞樂作出了許多的支持和鼓勵。

     華鈴“樂"的計劃,不單在上海、北京、江西和廣州展開,香港方面的好友于粦,在刋物《聯合音樂》上,也可看到于粦與華鈴詩合作的歌曲。梁寳耳也曾一度有意為華鈴譜曲,但其後因事忙,最後還是婉拒了。華鈴也認識了香港著名演員黎萱(後易名黎宣),中國“電影之父”黎民偉之女兒,朗誦名家黎鏗之妹,答應為華鈴的詩作朗誦及錄音。至1985年,華鈴收到黎宣為詩集作朗誦的錄音帶,共約90餘篇。

     華鈴的“詩、樂、藝三結合運動"中“藝"的方面,有這樣的一些情況:
     1980年華鈴在廣州重見美術學院的楊秋人,並請其協助為詩作作畫。透過楊秋人,華鈴認識廖冰兄。廖是著名的漫畫家,作品諷刺時弊,抨擊社會不良現象。華鈴與廖冰兄均是性情中人,二人頗為投契,廖冰兄為文壇不夠重視華鈴而抱不平,曾表示要加以協助。其後碍於改革開放,廖的工作非常忙碌,並深以年邁無力為好詩插圖為憾,至1986年8月,最後以畫作《怒牛圖》相贈。

     1982年,好友勞元熙及老師李健吾均先後逝世;1983年初,楊秋人也病逝。對痛失師友,華鈴無不感到哀傷。

     華鈴稍後請老同學林秀菊(勞元熙之妻)協助發表詩作及尋覓合適的藝術家為詩作插圖。最後,林秀菊請到廣州市彫塑工作室的藝術家俞暢,為華鈴的詩作畫了幾幅素描。在澳門的朋友圈,華鈴也極力尋求協助,如請畫家甘長齡、攝影家李公劍等,為他的詩作添加藝術創作,包括作畫、攝影和唱歌等。

      此外,華鈴還希望自己的詩能被翻譯為俄、日、英等外語,以助傳播。數年間,他多次邀請親友翻譯他的詩,但均未能如願。

     華鈴在1980年代中期前,除盡情投入“詩、樂、藝三結合運動"外,對自己的研究和創作更精益求精。1982年,他編成《聯與聯話》、《書翰集》、《雜文、隨筆集》、《華鈴抒情歌集》、《華鈴詩歌集》。1984年,華鈴完成《運籌學》(數學論文)的修訂,還接受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現代文學史資料滙編》編委會之邀,提供資料入編《中國現代文學作者筆名索引》。

     這一階段他在學術上的心路歷程是複雜而多變的。他對自己所選的路向有他的觀點,儘管還是絕對艱辛無比的。在1983年給表弟張翼的信內,華鈴寫道:“[⋯⋯] (19)69年寫《新千字文》之後,與中斷音訊十數載,一一成就顯赫的師友恢復聯繫之後,下筆大大的凝‘滯’了!(凝煉不成,出來的毛病)‘信’,怕丟人,如此,同樣下筆維艱。開頭我全數歸究‘衰老’,末後,我終於明白:泰半還是由於‘心理壓力’。”“‘詩集’與‘對聯’裡的附錄,百分之九十比‘詩’、‘對聯’本身的創作艱苦得多。雙倍不奇,十倍者亦有之!好些信也寫得比論文辛苦!這才真的叫誰也不會相信;我叫這現象為‘新千字文的後遺症’。” 給弟弟錦海的信,華鈴認為:“[⋯⋯] 喜歡上對‘絕聯’,能看到的對對上了[⋯⋯] 正好適合我‘聯想力概括力’這两大特長。沒有一對巧對我做不出。”給馮金辛的函內,他說:“《新千字文》是空前絕後之作,修改不少名作。”

     華鈴是如此廢寢忘餐地投入工作,加上出版及各項事情的進展高低起伏,毫不順利,令他情緒焦慮不安,以致身體健康日漸轉壞。1980至1985年,他百疾纏身:失眠、心悸、神經衰弱,心臟也不好,下肢風濕;繼而嚴重神經衰弱,坐骨神經痛等。華鈴除了晨運,足不出戶。感到生命有限,常感煩燥。為改善健康情況,他起勁鍛練,曾告訴朋友馮金辛:“在澳氹大橋上成了‘名人’,在三號風球裡亦赤裸上身濶步疾走,使路人側目。”好友為他如此過度的鍛煉擔心不矣,並加規勸。

     華鈴的終生好友並在經濟生活上最着力幫忙的好友雷柏齡,於1985年10月7日在黑龍江病逝,這令華鈴傷心不已。

     儘管健康情況每況愈下,而詩集出版和“三結合運動”又不暢順,華鈴在這數年間,還有些事是值得高興的。他的老師孫大雨,國內名重一時的英詩翻譯高手,在1986年,把華鈴的詩〈橋〉和〈潮頌〉翻譯了英語,這令華鈴感到快慰。

     1984年11月,華鈴認識了香港詩人、詩評家及教授黃維樑。數年間書信往來頻繁,談詩不綴。黃譽華詩:“豪氣干雲,多情多采,韻工趣多”。華鈴頗為看重他的評語。

     1986年8月3日,華鈴應西南聯大上海校友會、北大校友會等的邀請,前往上海主講《學詩一得》。華鈴重見一班老朋友,並作出演講。他事前準備充足,演講內加插了黎宣的朗頌,也播放了各名作曲家為他的詩所創作的歌曲,其中還有他引以為傲的女兒平北,在維也納音樂學院畢業時以他的詩所譜的三首歌。在8月4日的餞別宴上,王元化還當著孫大雨、歐陽文彬、張可、凌智及馮平北等面前,背誦了他的詩〈大樹之歌〉。華鈴在這次演講會上,第一次見到欽鴻,成為好友,日後欽鴻為他詩集的編輯和出版,奔走幫忙,寫文章宣傳推介,實在是肝膽相照的朋友。

     華鈴晚年的對外活動,還包括了於1986年12月16日應江西海外聯誼會之邀,參加在深圳舉行的聯誼活動,與蔡省三、曹雲霞和余也魯等結緣。

     至1986年後,華鈴對事業的雄心壯志已被時間磨損泯滅, 加上健康不佳。他在給妹妹錦珊的信內透露了他晚年的時不予我的無奈心境:“[⋯⋯] 廿二、三歲之時一度得意而不以為意(我生性疏懶,本少徵逐名利之心),乃至暮年禁不住挑逗,居然也來個“結集”與人爭一日之長短。[⋯⋯] 老牛破車,力與願違,頗有吃力不討好之嘆。在武俠小說泛濫,爭奪紙張、爭奪讀眾之秋,向稱“猪頭骨”的新詩集,能險勝出關,真個付梓可能不外二千至三千那麽一回事。[⋯⋯]過去、現在、以至未來的世界,都是那批勇於做夢、不怕恥笑的準傻瓜造成的;不過才具有別、時勢不同、運氣有好壞、勇氣──傻勁的強度,也有所不同就是了。“時間”是人類最大的敵人,無敵的敵人!”

     至1988年,華鈴健康更趨惡化,瘦損廿多磅,已少寫信。他坐骨神經痛加劇,還加上有麻痺症。

     在華鈴晚年的日子,尚有魏中天在1987年邀請華鈴和其他朋友,包括澳門的畢漪汶校長等,撰寫〈我的母親〉文章,以紀念對母親的愛。文章於1990年5月由香港中國文化館編輯出版的《我的母親》新二輯內刋出。該輯內包括了粵、港、澳和國內著名人士的文章,其中也有馬萬祺、欽鴻和歐陽文彬等的撰文。

           欽鴻介紹華鈴的文章〈新詩史上閃光的一頁〉,1988年10月29日刋於《西安晚報》

     1989年12月,《火花集》由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成為《上海抗戰時期文學叢書 》 第四輯內10種著作之一。

     1992年6月1日,華鈴逝世。

     1994年11月,《華鈴詩文集》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欽鴻主編。

     2011年7月26日,蘆衣逝世。

     1915-1992   詩人華鈴   美哉善哉

     華鈴寫過了他生命的樂章,飄然遠去。可他的人聲、詩聲和人們對他善良真誠的人生的讚嘆之聲,還在到處迴響,祇要仔細地傾聽,我們還能聽到那裊裊的餘音。

     詩人華鈴有着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率直與天真。一見面,他就和我滔滔不絕地談論他自己底詩(他對於自己的詩有一種瘋狂的熱愛)。[⋯⋯] 一個屬於貝多芬型的一點粉飾都沒有的藝術家。[⋯⋯] 他同時是一個書翰家。

                                                                          ── 許光銳(1946.6.15《華鈴底道路》手稿)

     “真─善─美”三位一體一直是我的信仰。[⋯⋯] 我的宿願是做個帶給人們快樂的歌者。人類還有比‘給人們援助,給人們高歌’更高貴的事業嗎?

                                                                           ── 華鈴(1946.7.29《一封公開的信給老師及其他的工作上的朋友》手稿)

     好多年來,我下樓開信箱取報紙取信之餘,往往在門口左右作一番張望,心想你會在門口走過,那多好!(我會得如何大叫一聲,撲將前去,跟着自然就是亂七八糟的說過不停;跟着我上街市買一條大大的‘大頭魚’。你過去總是請我們吃大魚的⋯⋯)許多人把我看作老長不大的孩子,我想會是真的,你不覺得我滑稽嗎?願我們間的情誼永固!多多保重啊!保重!

                                                                           ── 華鈴(1981.10.20致雷柏齡函)

     詩人給我的印象和認識是:旗幟鮮明,愛憎分明,表現了中華民族愛國者的真摯感情和偉大精神── 從他的青年時代一直到如今始終如一。可敬!可佩!然而作者又一位十分熱愛生活,非常富有生活樂趣的、詼諧、幽默、風趣的人。可愛!可親!為人的真誠和正直,坦率和謙遜。⋯⋯在許多詩篇的字裡行間都流露出這種可貴的感情和態度,令人尊敬!

                                                                          ── 張翼(1980.10.25張翼致華鈴函)

     我愛詩人天真始終不泯,時常寫出童心的詩意,感情的微妙處。語言明白如話而仍不失為詩,毫無矯揉造作的通病。詩後的題記,恕我直言,似乎多了一點兒,有時不說更好,讓讀者自己嘴嚼去,李先生寫評論,不是有個《咀華集》嗎?不必束縛讀者和評論家的思考。

                                                                         ── 吳岩(孫家晉)(1981.1.20吳岩致華鈴函)

     我的一篇非常重要的小品〈苦〉,B63里面的“他、她”,苦惱了我卅多年!如何在朗誦中表達得清楚哩?想過用聽得出男女性別的名字,但非“太土”則太“洋”,效果糟得簡直不像話!但結果我終於解決了!這是我今年的一個大大的收獲。我高興得不得了!〈苦〉你聽我介紹過嗎?可以說是一篇‘總情詩’。我大膽地說,空前絕後,不會有人寫得出來!

                                                                         ── 華鈴(1981.3.24致馮平南函)

     白丁(勞元熙)與華鈴,莫逆之交也。白丁之畫,飽含詩情,華鈴之詩,富有意境,簡潔,凝煉,含蓄,有充沛生命力。溯 (19)30年代,我們重聚於馬交,白丁曾為華鈴之詩作插畫。歲月流逝,幾經亂離,由少壯以及垂暮,白髮頹首,彼此幸得相見於 (19)80年代第一春,恍如隔世,悲喜可知。然白丁之畫,已盡燬諸十年浩劫中。惟獨華鈴尚珍存其插畫一二於《華鈴詩集》裏。予輒以為來日方長,相親未晚,白丁亦欣然相許於榴花照眼之5月,再試頹刀為華鈴作插畫。逆料願未竟已與世長辭,予既不諳詩畫,然死者之願,長懷念已。明日平珍遠行在即,予午夜夢迴,五內俱焚,為之耿耿,因草就《華鈴詩集讚》,權作代庖,用報白丁生前知己耳。讚曰:詩味濃郁,豪宕開闊,酣暢淋漓,浩氣磅礡;點染咏歌,異彩神奪,意境寬廣,哲理蘊藉。

                                                                        ── 侶陶 (勞元熙之妻林秀菊)

     華鈴在信旁之批注:“閱之動容,味之無極。"侶陶書贈,壬戌年夏至榴花照眼時節。

                                                                        ── (1982.6.22林秀菊致華鈴函)

     我不管,不知道什麽詩不詩。我把渺小的生命中體驗到的、深切感受到的裁剪下來:圓的圓、扁的扁、醜的醜、美的美、剛的剛、柔的柔 [⋯⋯] 如實交代;不錯‘十年成一句’地也學人推敲;追求的可不是‘典雅’而是“逼真”。擬說:“好詩是逼真的”,那似乎別無選擇,我的詩也就祇好── 不好也算,“是好的了”。

                                                                       ── 華鈴(1982.8.16致雷崇釗函)

     我的詩因為寫得太淺了,特別來得難懂。有自負的聰明人,覺得我的附錄多餘;很抱歉,他們也就註定永遠不懂了![⋯⋯] 我沒有個人的才能,朋輩中數我最笨;學問更是不濟。因為從小就愛愣愣地躭於暝想。[⋯⋯]話說回來,不開玩笑,華鈴的詩卻老實不壞。因為那不是搖筆頭搖出來的貨色,而是一片段、一片段的生命。(過去我如此說,今天我對你如此說,將來我對後代也如此說。因為那是事實。

                                                                      ── 華鈴(1982.8.16致雷崇釗函)

     我爹小販出身,13歲失怙、失學,養老母、幼弟。媽入門之後,勤儉持家,稱典範。我幼承庭訓:飯碗不留顆粒。

                                                                     ── 華鈴(1983.1.20-2.9致良安(張翼)函)

     蘆衣嫂說你就是愛聽好話,說你在她眼中是個孩子,老天真。[⋯⋯] 華鈴之可貴就在天真,華鈴的詩就是他情的表現,情的吐露,無論對愛情、對自然、對人民都一無飾偽。[⋯⋯]可惜你多方面的才華(詩、小提琴、男高音、健美運動以及造詣極高的英語)祇把音樂細胞遺傳給了小兒子和小女兒。

                                                                     ── 施雄白(1983.11.17施雄白致華鈴函)

     我國詩歌,向來重視音樂性,自《詩經》時代即如此。先生多情多采,所作正合譜曲而歌。[⋯⋯] 先生詩作,甚得我心。《新詩者何》諸詩,盡新詩之味,可摘之句頗多,如‘妙手慧根,一念捕捉;雲遊天下,心勞日拙!’又如‘莎士比亞,十四行吧?華鈴口占,也來一下’,韻工趣多,且豪氣干雲,正是有為者之本色。⋯

                                                                      ── 黃維樑(1987.2.1致華鈴函)

     他對於詩作,卻不無謙和的態度。儘管他不會輕易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但確有道理者,他不僅俯首服膺,而且將批評者引為摯友。他對自己詩作的認真與苛求也達到驚人的程度。[⋯⋯] 他認為,詩人為了對自己,對讀者負責,應當不斷修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以臻完美。如今,當我們翻開他的詩稿本時,不禁對他這種虔誠、刻苦和認真的創作態度,油然而生無限的敬意。⋯

                                                                       ── 欽鴻(1991.7於南通四風樓,《華鈴詩文集》頁8)

     他天天寫詩,天天談詩,見了他認為志同道合的同學,就牢牢抓住不放,談詩,談他的詩,談他寫詩的甘苦,讓你非心服口服不可。── 吳岩(孫家晉)(1993.5於上海

                                                                                                                      《華鈴詩文集》頁310)

     華鈴的詩,無一絲一毫的矯揉造作,是詩中的真品。華鈴的詩,無一字一句的故弄玄虛,是詩中的善質。華鈴的詩,無一肢一節的假險醜陋,是詩中的美粹。

                                                                   ── 錢今昔(1994.7.3於華東師大錄玉軒《華鈴詩文集》頁323)

 

* 傅玉蘭,復旦大學博物館學博士。現職澳門文化局,從事博物館策劃、學術研究及編輯等工作。

 

 

 

 

 

 

 

 

 

本冊第 134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134-153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