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

海峽兩岸語言對比的人文趣味

楊渡

     “錢櫃”的故事

     十一年前,以《古船》和《九月寓言》知名的山東作家協會主席張煒,來臺北擔任駐市作家。有一日我們相約,去新竹找報導文學作家祖慰 —— 他從法國來臺灣擔任交通大學藝術講座教授。

     上車後,張煒有點不好意思地說:“等一下我們有機會經過甚麼地方可以換錢,你停一下,我去換個臺幣。臺北市政府給的零用金用完了,我手上沒臺幣用。

     ”我答:“沒問題。”

     他以詢問的口吻說:“昨天晚上本來想去換錢的,我從臺北國際藝術村出來,走呀走的,看到了一家‘錢櫃’,我以為可以換錢,進去一問,才知道不能換。現在才知道,臺北的錢櫃不能換錢。那我可以去哪裡換錢?”

     張煒的臉色很正經,語調平和,如同他的小說一樣嚴謹。但我一想到他一臉純真的走到錢櫃大廳的櫃檯要換錢,就已經忍不住了,最後終於大爆笑起來。哈哈大笑完後,我才說:“那是一家KTV的店,專門唱歌用的啦。換錢還是去銀行吧!”

     他也笑起來說:“臺灣真怪,錢櫃不能換錢,卻是用來唱歌;那銀行還是銀行麼?”

     後來我們去買水果,準備帶去新竹請祖慰吃。他東看看,西看看,發現一個很怪異的東西,淡綠色,表皮上有佛陀似的顆粒,摸起來有些軟,聞起來有濃鬱菓香。他說,未曾見過,不知此為何物?我說,這叫“釋迦”,取其形狀如釋迦摩尼的頭,菓香特別濃,祇是籽多,如佛法哩!

     那一年我們在新竹交通大學校園吃的釋迦,特別濃鬱。張煒的錢櫃故事,也讓我難以忘懷。十一年前可能錢櫃在大陸的店還不多,作家也不上娛樂場所,才有這個“美麗的誤會”。

     這個故事說明兩岸交流過程中,有許多趣味的誤解與笑話。尤其最近四、五年來,臺灣開放大陸人士觀光、自由行,許多臺灣的風土人情,就成為大陸人士口中的謎語與驚喜。

     例如: “ 青蛙下蛋” , 在臺灣居然可以吃?“棺材板”真是用棺材做的?“燒仙草”是燒甚麼仙人的草?“便當”便的是甚麼“當”?“卡到陰”,是不是真的卡到甚麼部位?“跳蚤”也有“市場”嗎?

     語言與社會生活

     語言是社會生活的產物。兩岸的分隔,始於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成為殖民地,雖然1945年至1949年曾短暫統一,但內戰隨即興起,隨後的兩岸分裂迄今六十餘年。這一百多年的分隔,讓兩岸從歷史經驗、教育內容、文化傳承、民間信仰、人文習俗等各方面,都顯示出相當明顯的差異。而語言,更是兩岸差距的烙印。

     這便是為甚麼中華文化總會與大陸的教育部語言運用司一起合編《兩岸中華語文大辭典》的時候,發生許多趣事的所在。

     我不擬用論文的方式來探討,而是以經驗之談,與諸君分享這種對比的趣味。

     風土民情

     首先,最明顯的差異來自風土民情。由於大陸經歷文革,民間信仰與民俗活動逐漸消失,傳統文化的根基相對薄弱。但臺灣卻保持了諸多儒、釋、道的信仰與習俗。臺灣的廟宇,大大小小有兩萬多家,這還不包括個人私設的神壇。再加上臺灣特有的移民社會特質,結合了海洋文化與民間信仰,它就變成了臺灣文化的特色。例如電音三太子、東港燒王船、媽祖遶境、放天燈、龍舟賽、行天宮收驚等,都是大陸朋友少見的文化現象。更且,這些年來,臺灣重視在地文化的耕耘,這些傳統民俗活動被賦予新時代的意涵。媽祖遶境幾十公里,成為最多民眾參與的文化創意嘉年華;電音三太子跳起了街舞,彷彿神明在街道與年輕人狂歡;天燈成為情人節的祝福;至於鹽水蜂炮,早已成為觀光的亮點。

     這些充滿民俗風情的語詞,正是瞭解臺灣文化的必要關鍵詞。

     同時,臺灣有相當多的佛教信徒,法鼓山、慈濟功德會、佛光山、中臺禪寺等,各有信眾幾十萬上百萬,每年活動驚人。其佛教語言的使用也往往普及一般生活中。例如前一段時間馬王政治衝突中,王金平就曾引用佛經說“他們都是我心目中的菩薩,那麼他們給我逆增上緣”。

     宗教對臺灣語言文字的影響,明顯可見。

     歷史因緣

     其次,臺灣以閩南族群為主,保留了許多閩南文化的特色。這些原本無字,或有字的語言,由於廣受歡迎,且更能表達某一種真實的生活,於是常常被拿出來使用。諸如:龜毛(形容一個人小心眼、小氣、難搞),番仔火 (火柴),槓龜(落空),嗆聲 (直接對立對罵之意) 等等。它們既保留了閩南語的特性,也反映臺灣文化的特質。而且一如澳門之名緣自“媽閣”的說法,臺灣也有一些有趣的地名,是緣自歷史所遺留的。

     例如:臺灣北海岸有一個名叫“三貂角”的地方,人們總是感到奇怪,此地有“貂”這種動物嗎?但真實的故事更特別。它來自17世紀西班牙人佔領北臺灣的時候,為了想紀念當時西班牙首都,故取名聖地牙哥 (San Diego),當時來臺的閩南人依照閩南語發音,成為“三貂仔角”,再轉成中文字,以國語發音,原意就不可解了。

     還應該特別留意的是1949年之後,隨着國民政府遷臺,帶來二百多萬大陸各地(尤其是江浙一帶)的人口,江浙口音與南腔北調,逐漸混合成一種融合的語言。舉例言,“窩心”在臺灣是指內心溫暖、舒服;但在大陸,是指內心很不舒服不痛快,近乎“鬧心”,意思完全相反。我求證於前輩,有一個老前輩說得中肯,他說,本來臺語無此詞,這是江浙人的習慣說法,臺灣受其影響。這就是文化大融合對臺灣的影響。

     而這些不同地方的口音,後來逐漸與臺灣在地的語言生活融合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某一種日本式的軟性腔調的影響) 最後就成了現在臺灣電視臺所常常見的各種“國語口音”。大陸文化界的朋友笑稱是:“臺灣口音”,以有別於大陸各地的方言口音。至於它有甚麼特色,一說是有點“軟”,有點“綿綿柔柔的”。總之,歲月推移,它已與一開始提倡的北京話不同了。

     社會制度

     最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社會制度與生活,也造成兩岸語詞的差距。政治、經濟、學術名詞、生活習慣等,都有很大的不同。據我們的初步調查,在學術名詞的使用上,雖然都是援引歐美學術的專業用語,但兩岸的名詞差異量,要詳細比對起來,會達到三十萬詞條以上。目前兩岸仍祇先處理學術名詞的對照(即中英文及兩岸對照),而未及做名詞的解說。

     而政治制度與社會生活差異,也會帶來各種對比。

     臺灣年年有選舉,就不免有許多選舉的語言,為大陸人所不熟悉,卻是瞭解臺灣所必須的。諸如:椿腳、買票、拜票、亮票、監票、掃街、走路工、大聲公等等。這些選舉的特殊文化,如果不是在臺灣生活一陣子,還真不好理解。最有趣的是“背書”。曾有大陸朋友問:為甚麼馬英九要幫某某人“背書”,他是總統耶,怎麼去幫人“背書”?

     我說,就是幫那人的忙,像在支票後面簽名,endorse 的意思吧!

     “但,總統耶,去幫一個後輩‘背書’?”他仍不解的問。

     後來我才弄明白,大陸的“背書”,祇是純粹把一本書啃起來;臺灣的“背書”是一種票據才有的用語,本來意指把名字簽在他人的支票後面,以示信用保證,後來延伸為替某一個人的信用做保證。

     其它如“掃街”。大選時候選人為了拜票,沿街放鞭炮,高喊“凍選凍選!”(當選之意),一路走過去,和民眾握手,這叫“掃街”。2008年大選時,我跟隨着候選人全臺灣跑,就看見沿街群聚的民眾伸長了手,等着和心中的偶像候選人握手。為了趕時間,候選人已經無法慢慢握,祇能把手伸出去,掃過一整排的手。幾條街掃下來,他的手常常有快扭折的感覺,而且白襯衫的袖子不到三十分鐘就又髒又黑了。

     如是“掃街”,以二十幾天時間,掃了全臺灣,你可以想見這選舉有多累!

     外來文化的影響

     當然,更為深層的來看,兩岸同受外來文化影響,外來語的差異更多。

     四百年來,臺灣經過荷蘭人、西班牙人、日本人的統治,保留了許多外來文化的影響。日本五十年的殖民統治,影響尤深。它遺留在臺灣的常民語言之中。諸如:便當 (北京叫盒飯),阿沙力 (為人很豪爽的意思),紅不讓 (本意是棒球全疊打,後來引伸為大獲成功的意思),運匠(司機),卡拉OK,都是日本語融入臺灣在地生活的例證。

     另一種是來自風土人情的差異。例如臺灣人習慣在年終,即農曆十二月十五日,吃“尾牙”,在大陸就無此習俗。此外如原住民的豐年祭,拜拜要“跋杯”,講一個人“口條好”,是指一個人口齒清晰,言詞流利,而不祇是指他的舌頭長得好。而九把刀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裡,有一句臺詞說“我們老師很機車耶”,也讓大陸的網友很迷惑,在微博上問“機車”是甚麼意思?這些對比,也顯示了某種人文與風情,極富趣味性。

     小結:同中有異,異中趨同

     當然,兩岸也有諸多互相學習的所在。

     如“山寨”(以前叫倣冒),“小三”(以前叫情婦,第三者),“嗆聲”“打拚”交互的影響。最近,大陸的小米機在臺灣開始流行,以後必然也會成為專有名詞的。

     去年二月,中華文化總會在臺北出版了“兩岸每日一詞”,將一般兩岸的生活用語,做了對比呈現,得到好評。2012年的兩岸漢字藝術節,則特別由曾經駐臺的大陸媒體記者與文化人,針對大陸人士所不瞭解的臺灣用語、別具意味的風土民情加以編輯,加上有趣的註解例句,而成為最新版本的“兩岸生活小詞典”。坦白說,如果不是這些北京的記者編輯多次開會討論,努力回憶臺灣種種,得出這些動名詞,我實在很難想像,原來大陸朋友所不解的臺灣語言,竟是這些。畢竟,臺灣人太習以為常了。

     此書名字“臺北道地地道北京”也特別有對比的意味。因為臺北稱讚一個人很夠意思、夠義氣,叫“很道地”(臺灣話也可用“達底”來形容),但北京話叫“這人很地道”,而這“道”字,還必須是輕音。一樣的字,微微的不同,卻顯示了微妙的差異。語言多美妙,輕輕一聲,意味完全不同。

     要瞭解臺灣,要到臺灣旅遊,由深具民間性的風土人情着手,是最有趣的。

     最後歡迎您來臺灣玩。可以看風景,可以看人文,可以看最古老的故宮文物,更可以瞭解語文的差異,享受不同文化的樂趣。

* 楊渡,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曾任《中國時報》副總主筆、《中時晚報》總主筆、輔仁大學講師、國民黨文傳會主委,主持專題報導電視節目“臺灣思想起”、“與世界共舞”等,現任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著有詩集《南方》、《刺客的歌》,散文集《三兩個朋友》、《飄流萬里》,傳記《簡吉:臺灣農民運動史詩》、《紅雲 —— 嚴秀峰傳》,報導文學作品《民間的力量》、《強控制解體》、《世紀末透視中國》以及戲劇研究《日據時期臺灣話劇運動》等十來種。

本冊第 185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185-18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