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传奇

久石让与日本世纪交响乐团

曲目

舒曼(1810-1856)
D小调第四交响曲 作品120
I.   非常缓慢地—活泼地
II.  浪漫曲:非常缓慢地
III. 谐谑曲:活泼地
IV. 缓慢地:活泼地

久石让(1950-)
中提琴传奇

中场休息

贝多芬(1770-1827)
C小调第五交响曲 作品67
I.   热情的快板
II.  稍快的行板
III. 谐谑曲:快板
IV. 快板

曲目介绍

舒曼:D小调第四交响曲 作品120

十九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舒曼(1810-1856)一生共创作有四首交响曲。《第四交响曲》的初版写于1841年,由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于同年12月首演,并不成功。十年后,作曲家对乐曲进行了相当程度的修改,将之作为其第四部交响曲出版问世(虽然从创作时间而言应是他所写的第二首)。修改后的版本于1852年12月30日在杜塞尔多夫由作曲家亲自指挥首演,反响热烈。

此曲在很多方面包含了舒曼管弦乐创作中一些最具创新性的手笔。首先,全曲虽然采用传统的四乐章布局,但四个乐章一气呵成、连续演奏,在此前的交响曲创作中鲜有先例。其次,四个乐章的主题材料之间充满了精妙的联系,共同编织成一张动机关系的网路。其中来自第一乐章的三个乐思在全曲中占据重要地位:一是乐曲开头由弦乐和巴松管在中音区奏出的迂回蜿蜒的主题,该主题也出现在第二乐章和谐谑曲的三声中部;二是进入快板部分后富于动力性的第一主题,该主题后成为谐谑曲乐章首尾部分的基础,并在通往末乐章的过渡段落中再次出现;三是由木管和铜管奏出的号角音型,末乐章的主要主题即源自这一乐思。核心乐思的每次出现都经过富于匠心的转型和变化。乐曲从开头小调性的沉郁忧思到最终的欢乐凯旋,呈现出巨大而良好的叙事脉络和情感线条。这些手法一方面印证了舒曼的创作观念,即一首作品无论是单乐章还是多乐章,都应当展现出连贯内聚的叙事形式,对过往的音乐有所反思,同时也朝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行;另一方面,这些手法也反映出十九世纪的交响曲作曲家对组织结构性和有机统一性的新的追求。

文:刘丹霓

久石让:中提琴传奇

《中提琴传奇》于2022年“音乐未来”系列音乐会第九季中首演,现改编为中提琴与乐团协奏曲。原文曲名中的罗马字母“Saga”指人的内在本质、天性或习惯。它的英语发音会令人联想到中世纪北欧的英雄传奇,有史诗式冒险故事的意味。虽然是一个不经意的选择,但我相信是一个适合的词。

全曲由两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是节奏明快活泼的嬉游曲,第二乐章是和声分散、情感较为丰富的作品。我本想把第二乐章写得通俗易懂,用作加演曲目,但节奏甚为复杂,演奏起来并不容易。

文:久石让

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 作品67

德国古典主义大师贝多芬(1770-1827)的九部交响曲中,别称“命运”的《C小调第五交响曲》或许是最家喻户晓的一部。这首贝多芬中期代表作写于1804至1808年,1808年12月22日首演于维也纳河畔剧院。全曲由四个乐章组成。第一乐章完全建基于众所熟知的四音“命运动机”,主部主题激昂有力,具有不屈不挠、势不可挡的气势。随后圆号奏出命运动机的变体,导向抒情明朗的副部主题。第二乐章(降A大调)是一首双主题变奏曲。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宽广深沉,单簧管和巴松管奏出的第二主题具有雄浑壮阔的英雄性格。随后是对两个主题交替进行的六次变奏。第三乐章呈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由两个对比性因素构成:弦乐奏出的低沉压抑、略带迟疑的主题与管乐奏出的以“命运动机”节奏型为基础的号角主题。三声中部以赋格对位手法谱写而成,具有不可遏制的力量。再现部结尾直接导入光辉灿烂的第四乐章。该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主部以雄伟壮丽的凯旋进行曲开始,情绪欢快的副部主题以三连音节奏为主。发展部结尾处第三乐章的号角主题悄然再现。庞大的尾声中回顾了之前的多个主题材料,最终通过多达29个C大调强奏和弦,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圆满结束全曲。

文:刘丹霓

艺术家及团体简介

久石让,指挥

久石让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在日本国立音乐大学就读时对极简音乐产生兴趣。1982年发表首张个人专辑《Information》,自此开始独奏家生涯,至今已发行近四十张独奏专辑,包括《极简旋律》(2009)、《Melodyphony》(2010)和《极简旋律IV》(2021)。

从1980年代初开始,久石让凭电影配乐声名鹊起。曾与动画导演宫崎骏多次合作,创作了十部电影的配乐,包括《风之谷》(1984)、《龙猫》(1988)、《幽灵公主》(1997)和《风起了》(2013)。他为北野武执导的《坏孩子的天空》(1997)和《花火》(1998)等电影所作的配乐亦为他赢得国际声誉。他曾为全球超过八十部电影制作音乐,作品获奖无数,更七度获日本电影金像奖最佳音乐奖。

久石让也是出色的钢琴家和指挥。2004年7月成为新日本爱乐世界梦幻交响乐团的音乐总监。其“久石让的音乐未来”和“未来经典乐团”音乐会系列极受欢迎。近年指挥了古典音乐作品,并创作了多首当代音乐作品,包括《The East Land Symphony》(2016)、三支圆号协奏曲《边界》(2020)和《第二交响曲》(2021)、《Metaphysica》(第三交响曲)及《中提琴传奇》(2022)。

曾与菲利普.格拉斯、大卫.朗、尼克.穆礼和米沙.麦斯基等,以及香港管弦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和伦敦交响乐团等合作。现为日本国立音乐大学客席教授、新日本爱乐乐团音乐合作伙伴、日本世纪交响乐团首席客席指挥,由2023乐季起担任西雅图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2009年获日本政府颁发紫绶褒章,他对当代音乐的独特贡献和持续不断的音乐创作力备受世界肯定。

安东尼.塔梅斯提,中提琴

塔梅斯提是享誉国际的中提琴独奏及室内乐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能演奏出丰富优美的音色。他的演奏曲目涵盖巴洛克时期到当代,并首演了大量新作,反映出他对当代音乐的热爱。

他在2023/24乐季继续活跃于国际舞台,包括与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到欧洲巡演,与柏林爱乐、纽约爱乐乐团和荷兰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作首演,担任韩国统营国际音乐节驻节艺术家,以及首演久石让的《中提琴传奇》。他常与丹尼尔.哈丁、帕禾.耶维、克劳斯.麦凯莱、安东尼奥.帕帕诺和基里尔.佩特连科等指挥合作。

塔梅斯提出生于巴黎,师从吉恩.苏兰、杰西.莱文和塔贝亚.齐默尔曼。曾获多项大奖,包括2004年慕尼黑ARD国际音乐比赛中提琴组第一名。他所用的是由安东尼奥.史特拉迪瓦里于1672年制作的第一个中提琴,由Habisreutinger基金会借出。

日本世纪交响乐团

日本世纪交响乐团于1989年在大阪府创立,最初命名为大阪世纪乐团,2011年独立后更名为日本世纪交响乐团,并于2022年12月庆祝成立三十三周年。乐团现由三位音乐大师执棒,包括首席指挥饭森范亲、音乐顾问秋山和庆,以及自2021乐季开始担任首席客席指挥的久石让。乐团每年在大阪交响音乐厅举办九场音乐会,并定期在大阪府丰中市立文化艺术中心上演“大师系列”。此外,乐团近年专注于“海顿马拉松”,致力演奏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全部交响曲并于音乐会现场录制专辑,凭借优雅细致的演绎而备受好评。

日本世纪交响乐团

第一小提琴
﨑谷直人(客席乐团首席)
上敷領藍子
佐藤文隆
関晴水
巖埼友美
廣津智香
下谷智子
道橋倫子
宮下絢子
山森温菜

第二小提琴
池原衣美
高橋宗久 #
尾崎未佳
日比淳一
中屋響
中谷真美
奥谷睦代
三輪めぐみ

中提琴
長石篤志 *
増永雄記 #
飯田隆
永松祐子
木田奏帆
山本紗帆

大提琴
北口大輔
末永真理
高橋宏明
望月稔子
渡邉弾楽
一樂恒

低音提琴
村田和幸
内藤謙一
丹澤加奈子
三井脩平

长笛
永江真由子
伏田依子
遠藤慎

双簧管
宮本克江
川人大地

单簧管
持丸秀一郎
吉岡奏絵

巴松管
安井悠陽
赤土仁菜
高島翔大

圆号
西本葵 *
岩井理紗子
矢野めぐみ
三村総撤

小号
小曲俊之
佐藤元昭

长号
西村菜月 *
三窪毅

低音长号
笠野望

定音鼓
安永友昭

敲击乐
廣川祐史
古川翔也

竖琴
中埜未奈子

钢琴
沼光絵理佳


声部首席
# 助理声部首席
* 客席声部首席

免责声明
此项目之创作内容及由项目成员表达的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