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之夜

澳门中乐团

曲目

顾嘉辉(1931-2023)/改编:伍卓贤
上海滩

王丹红(1981- )
云山雁邈

刘长远(1960- )
二胡协奏曲《梦释》
二胡:陆轶文

中场休息

王辰威(1988- )
澳门明信片
第一乐章 妈阁庙
1. 海浪之韵
2. 船遇飓风
3. 妈祖护佑
4. 敬奉妈祖
第二乐章 大炮台
1. 荷军入侵
2. 守卫澳门
3. 葡荷交战
4. 击退众敌
第三乐章 议事亭前地
1. 引子
2. 怀旧
3. 变迁
4. 融合

埃里克.沃森(1946- )
澳门之夜(世界首演)

阿尔贝尼斯(1860-1909)/编配:戚浩笛
手碟与民族管弦乐队《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
手碟:郑瑀

邹航(1975- )
佛跳墙

曲目介绍

顾嘉辉/伍卓贤改编:上海滩

原曲为同名电视剧《上海滩》的主题曲,是粤语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作。


王丹红:云山雁邈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
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此曲是作曲家应广东民族乐团委约,创作于2005年。此曲取材自著名潮州筝曲《胡笳十八拍》。乐曲围绕《胡笳十八拍》的主题作了发展、变奏、重构,并于高潮处完整再现这一主题,在调式上也吸收了潮州音乐中“重六”与“轻六”的发展关系,同时也力求再现汉唐大曲遗风及潮州音乐恢弘、大气之美。


刘长远:二胡协奏曲《梦释》

此曲是作曲家应上海民族乐团委约,创作于2011年。其标题“梦释”有两个含义:一是要将各种梦境释放出来,二是要用音乐解释这些梦境。

全曲分为十个段落,十段音乐将会连续演奏,每个段落表现不同的梦境:
一、梦思,梦中的思念;
二、梦欢,梦中的快乐;
三、梦恋,在梦中对情人的留恋;
四、惊梦,梦中的惊恐、惧怕;
五、梦中挣扎,试图摆脱强大的束缚,与命运争斗,大声地呐喊;
六、哀怨之梦,在梦中的哀怨、哭诉与叹息;
七、梦幻,在梦中的幻想;
八、梦中的感叹,对人生的感叹;
九、跳跃的梦,梦中的欢快跳跃
十、若梦似醒,恍惚在梦中,又好像已经醒来……


王辰威:澳门明信片

明信片以标志性的图像承载某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背面书写旅游者的个人体验,寄送给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作曲家以澳门三个著名地标创作三个乐章,引用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音乐动机,体现澳门独特的历史和文化。

第一乐章《妈阁庙》陈述妈阁庙的传说。

1. “海浪之韵”展示了澳门海岸壮丽的自然风光,取材自广东乐曲《平湖秋月》。
2. “船遇飓风”描述一艘福建船在澳门海域遭遇飓风,取材自福建童谣《天乌乌》。
3. “妈祖护佑”以一串古筝刮奏象征“护航海神”妈祖显灵,引导船员穿越惊涛安全靠岸。
4. “敬奉妈祖”以对位技法结合了《平湖秋月》和《天乌乌》,表述福建人民为了感恩,在澳门建造了妈阁庙。葡语“Macau”就源自“妈阁”。

第二乐章《大炮台》叙述了1622年的葡荷澳门之战,取材自同时期(即文艺复兴晚期)葡荷两位作曲家的管风琴曲。

1. “荷军入侵”取材自斯韦林克的《半音幻想曲》及《A小调托卡塔》,荷兰海军誓要攻下澳门,巩固其东亚海上贸易通道。
2. “守卫澳门”取材自古艾路的《第一音第一提恩多曲》,讲述澳门人在缺乏守军的弱势下,众志成城抵抗侵略者。(“提恩多曲”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独有的管风琴曲式。)
3. “葡荷交战”对位性地结合了《A小调托卡塔》及《第一音第一提恩多曲》的音乐动机,营造出两军交战的激烈场面。
4. “击退众敌”引用《半音幻想曲》的下行半音阶描绘荷军败退的场景,同时《第一音第一提恩多曲》凯旋的鸣声表现澳门人以少胜多。随后笙组吹出管风琴般的华彩,乐章在欢庆的气氛中结束。

第三乐章《议事亭前地》得名自澳门的市中心。

1. “引子”引用法多进行曲《这就是里斯本》(土生葡人翻唱为《这就是澳门》)表达《澳门明信片》的核心思想——这就是澳门。
2. “怀旧”引用土生葡人歌手小罗萨里奥1970年葡语歌曲《澳门,我的家》的开头动机,传达葡人文化中的“saudade”情感。(“saudade” 常被认为是无法翻译的,它包含了怀念、怀旧、思乡、向往等意思)。柳琴和琵琶以葡萄牙结他的风格加以伴奏。
3. “变迁”模仿葡萄牙传统法多音乐风格。乐曲逐渐加快变明亮,仿佛旧的黑白影片转变成彩色。
4. “融合”将广东乐曲《旱天雷》和《平湖秋月》的素材改写成一首欢快的法多进行曲,达到中葡音乐风格“混血”性的融合(即乐曲同时具有广东和葡萄牙特征),并推向高潮的尾声。

文:王辰威


埃里克.沃森:澳门之夜

夜幕降临,城市各处洋溢着兴奋和欢乐。华灯璀璨、餐馆喧嚣、游人如鲫,还有从远处传来乐声妙韵,无不令人心驰神往。这夜的节庆气氛深深吸引着我们,激发我们的活力。四周的声色光影在呼唤:“来吧!一起来!与我们一起庆祝!”

乐曲由三部分组成:短小柔和的引子展示作品的和声材料,接下来的第一部分节奏明快,生动地描绘出车水马龙的现代都市和令人兴奋的节庆活动,让人仿佛置身于五光十色、节奏急速的繁华都市。随后,乐曲转入宽广的抒情旋律,并发展至高潮,然后逐渐减弱,过渡到更缓慢、更具传统色彩的第二部分。乐曲的发展提醒我们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在过去几个世纪,这座城市经历了无数令人雀跃欢腾的时刻,但同时这座城市也是个宁静安定之所,让无休止的步伐得以憩息。沿着旧城区的街道漫步,或是乘着月色在海傍徜徉,也许会有一场偶遇、一次重逢,甚至是一场浪漫的邂逅⋯⋯可是,从远方传来的乐声和五光十色的夜生活再次呼唤我们,把我们拉回热闹的氛围之中。这短暂的憩息和追忆使我们焕然一新,在乐曲的最后一部分,我们再次沉浸在节庆氛围中。

文:埃里克.沃森
(翻译自英文原文)


阿尔贝尼斯/戚浩笛编配:手碟与民族管弦乐队《阿斯图里亚斯的传奇》

乐曲原为三乐章钢琴作品《西班牙之歌》的前奏曲乐章,后来被收录于《西班牙组曲》。虽然乐曲原为钢琴曲,但可能由于原版乐曲有受到结他演奏法的影响,因此这首乐曲的结他改编版流传更广。

本场音乐会演出的改编版本为双手碟和民族管弦乐队所作。此曲旋律优美,手碟独特的空灵音色展现出丰富表现力。乐曲首部分的主题旋律如梦似幻,中间部分轻柔舒缓但蕴含激情(展现西班牙人热情奔放的特征),再现部优美抒情。手碟和民族管弦乐结合,将乐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推至高峰。


邹航:佛跳墙

作曲家由名菜“佛跳墙”获得灵感,秉承精工细作的精神,创作出这首潮州锣鼓乐。作曲家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在织体、和声、配器、复调等方面着手,独具匠心地将至今还流传于潮汕地区的古老“二四谱”唱念(二三四五六七八)读音生动地再现于乐曲中。


曲目介绍由澳门中乐团提供

艺术家及团体简介

刘顺,指挥

著名音乐教育家、指挥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紫禁城室内乐团音乐总监兼指挥、广东民族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

数十年潜心于民族音乐教育、研究与传承,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中汲取传统文化之精髓,在古今与中外跨时空多维度的研究中,开展了对当代民族音乐时代创新的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95年所创建的《当代民族室内乐》课程填补了中国音乐专业教育该领域之空白。

其艺术足迹遍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多次受邀赴外地参与著名的音乐节及指挥乐团演出。此外,他又曾受邀实践中西室内乐合作,与多位作曲家共同创作了不少作品,合作对象包括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及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等著名音乐院校。

陆轶文,二胡

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青年二胡教师、中国音乐家协会民族弓弦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理事。2012 年获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二胡青年组最高演奏奖,2015 年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全国民乐(二胡)比赛金奖。

启蒙于王向阳,先后师从刘捷、陈春园及二胡大师闵惠芬,陆轶文是极具演奏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二胡艺术青年领军人物之一,以独奏家身份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并常与国内外的音乐家和乐团合作。她的演奏技艺精湛、音乐表现自然流畅、舞台感染力强,且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擅长于驾驭不同题材与体裁的作品。

郑瑀,手碟

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国家二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外聘教师,PAS(中国)打击乐艺术协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北京大学民乐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民乐团特聘专家。

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获硕士学位。先后师从中国著名打击乐演奏家及教育家方国庆、焦山林及王以东。2012 年参加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获传统器乐合奏组演奏奖,又曾于大阪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奖。曾参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演出,并曾参与多套影视作品的录音工作。他曾在中国各地举行多场打击乐独奏音乐会,而其音乐足迹遍及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多国。

澳门中乐团

澳门中乐团成立于1987年,秉持“扎根澳门,面向世界,融汇中西,传播文化”的理念,呈献紧贴时代精神的中乐艺术,让澳门乐迷聆赏精彩作品,让中乐走近澳门大众,同时向世界宣传澳门形象。自2022年2月1日起,乐团由澳门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澳门乐团有限公司负责营运,未来将持续提升专业水平,为市民和游客带来高质素及不同类型的中乐艺术。

澳门中乐团

高胡
张悦如(乐团首席)
孙婳然
蔡锋
张馨月
杨静怡

二胡
刘馨然 *
董礼治
姜晓东
田杰
贾雪飞
贺偲文
李凯琳
郭有根
甘嘉隆
蔡晓琳

中胡
李峰 *
谢博闻
许惠子
夏军
王驰
蔡玉洁

大提琴
韩洋 *
陈水英
梁俊恒
梁荣琛

低音提琴
姚远征 **
姚尧

扬琴
李可威 *
陈晓蓉

柳琴
魏青 *
田玥

古筝
苏文扬

琵琶
邓乐 *
李彤

中阮
林洁 *
周思雨
刘芳菲
艾芳舒

大阮
朱文耀

三弦
林泽延

竖琴
梁卓媛

梆笛
韦子东 **

曲笛
钱青
苏子亮

新笛
林家禾

高音笙
贾磊 *
钟佳霖

中音笙
李明阳

低音笙
梁仁昭

高音唢吶
田丁 *
郭双喜

中音唢吶
张凯

低音唢吶
张轰

低音管
吴亚欣

敲击乐
李畅 *
王娟
邝葆贤
何家盈
高首约
林宸君


* 声部首席
** 代理声部首席
客席乐师

免责声明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仅为本项目提供协调及技术协助,一切创作内容及由项目成员表达的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