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隆與上海交響樂團

曲目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
《沙皇的新娘》序曲

拉赫曼尼諾夫(1873-1943)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作品 43
鋼琴:左章

中場休息

莫扎特(1756-1791)
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K. 219 “土耳其”
I. 空闊的快板
II. 慢板
III. 輪旋曲:小步舞曲速度
小提琴:柳鳴

伯恩斯坦(1918-1990)
《老實人》序曲

曲目介紹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沙皇的新娘》序曲

林姆斯基-高沙可夫(1844-1908)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民族主義音樂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雖然主要以絢爛多彩的管弦樂作品享譽西方樂壇,如廣為人知的交響組曲《天方夜譚》、《西班牙隨想曲》等,但在其有生之年他將更多的創作精力投入歌劇領域,共寫有十五部歌劇作品,廣泛展示了其豐富的樂隊寫作技藝和多元的人聲寫作風格。

四幕歌劇《沙皇的新娘》是他的第十部歌劇作品,改編自俄羅斯戲劇家列弗.梅伊的同名話劇,故事發生在十六世紀中葉著名暴君伊凡四世(即“伊凡雷帝” )統治時期,以其第三任妻子瑪爾法在新婚不久後便離世的史實為藍本,講述了平民女子瑪爾法的愛情悲劇。1899年首演於莫斯科“私人歌劇團”,該劇團由俄羅斯企業家薩瓦.馬蒙托夫出資建立於1885年。歌劇的序曲主要由兩個頗富俄羅斯風情的主題構成,第一主題局促不安、充滿動力,暗示著全劇的情感衝突及其最終導致的死亡結局;舒緩如歌的第二主題象徵著劇中主人公美好熾烈卻短暫易逝的愛情。

文:劉丹霓


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作品 43

拉赫曼尼諾夫的音樂常被掛以“浪漫主義晚期”的名號,但他卻與同時代的作曲家相去甚遠——在十九世紀末,他沒有選擇如理察.史特勞斯式帶著詩意的歇斯底里,或是馬勒式悲愴與帶著烏托邦的幻想,而將這種直指全人類精神世界的思考轉化為對自我的沉浸;進入二十世紀後,面對紛繁複雜的新音樂形式,“無調性”、“十二音”等新作曲技術的創造,以及印象主義、表現主義、新古典主義等流派風格的湧現,拉赫瑪尼諾夫始終堅守柴可夫斯基作品傳承之深刻的抒情性與戲劇性的浪漫主義情懷,其血液中流淌著斯拉夫民族民間小調的抒情悠長,使其被冠以“俄羅斯浪漫主義最後的輝煌”之稱。

拉赫曼尼諾夫常因他“炫技鋼琴家”的身份而被忽略其卓越的創作才能,但無論是從他的小型作品如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畫練習曲,或是大型作品如歌劇、交響曲、四部鋼琴協奏曲等,都可以窺見他孕育在浪漫主義背景下獨特的自我。作於1934年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雖誕生於一戰與二戰之間,但我們似乎很難從音樂中找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在拉赫曼尼諾夫身上留下的印記。這部被看作為拉赫曼尼諾夫“第五鋼琴協奏曲”的作品,結合了獨奏協奏曲氣勢磅礴的交響性和繁複華麗的炫技性,以及狂想曲莊重宏大的史詩性和邏輯嚴密的敘事性。單樂章的變奏曲帶有明顯的組曲傾向,主題分裂出的二十四個性格變奏如同細胞般相互聚集合為一體,三組變奏就像是三個不明顯間斷的樂章連續發展,暢快淋漓。核心細胞——派生出二十四個變奏的主題則來源於帕格尼尼第二十四首隨想曲,在樂隊與鋼琴的協作下如同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落入石盤又回濺四射。

相較於同樣改編自帕格尼尼此作的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題變奏曲》、李斯特《帕格尼尼練習曲》,拉赫曼尼諾夫的這一“再創作”如同一顆大樹:樹幹部分——主題貼近原作,保留了其精巧與氣勢恢宏;獨創性地在變奏中生發出新的枝葉——變奏十八中如歌的旋律採用了倒影手法,攝人心魄,如天堂中洗滌心靈的光影,純淨直抵人心。吸取天地之精華的碩果——借用中世紀末日經《震怒之日》,帶入濃烈的宗教儀式感。

歷史上曾有學者將拉赫曼尼諾夫的創作當作反面教材,稱其“缺乏創意和才華——風格上模仿柴可夫斯基、作曲技法上保守地沿用浪漫派後期風格”,又稱其作品為“感情氾濫、膚淺庸俗的現代主義模仿產物”;更有批評者認為“不出半世紀,他的作品將被棄如敝屣、乏人問津”。儘管歷史上有這樣的批評,但時至今日,時間讓我們見證了拉赫曼尼諾夫的價值。


莫扎特: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 K. 219 “土耳其”

莫扎特的《A大調第五小提琴協奏曲》是他在辭去薩爾斯堡的宮廷職務,成為“自由音樂家”後創作的。該作品規整精緻、強弱對比明顯。作曲家的創作手法十分精妙,注重小提琴的音色,獨奏小提琴的主體地位極為明顯,有活潑靈動的感覺,高音部分色彩豐富。該作品的難點在於莫扎特作品講究的發音、穩定的速度、作品中樂段的塊狀感、音量的對比等,這非常考驗演奏者對該作品的整體把握。


伯恩斯坦:《老實人》序曲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伯恩斯坦登上米蘭史卡拉歌劇院的指揮台,在歌劇舞台大放異彩。與此同時,他也創作了不同規模的歌劇作品。1953年,劇作家莉莉安.海爾曼向他建議把伏爾泰的《老實人》搬上舞台。伯恩斯坦說服海爾曼把這本小說改編為新古典風格的輕歌劇,而非她原先構思的話劇加上配樂。伏爾泰的這本中篇小說講述了天真、單純、善良的年輕人憨第德和他的情人遭遇的一連串不幸,並質疑了萊布尼茲式樂觀主義(“這個世界是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最好的”)。

1956年《老實人》在百老匯首演失利,或許因為作品主題對於觀眾來說過於高深。伯恩斯坦後來將這部作品改編成多種版本供不同演出地點使用,但令《老實人》聞名於世的還是作品的序曲。1957年1月26日,伯恩斯坦在一場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會上將之作為音樂會的序曲演出,使作品旋即成為廣受歡迎的音樂會開場曲。

這首序曲以輝煌的配器和出色的打擊樂效果著稱,作品分為三個部分,特別活潑的開頭之後是較慢而抒情的中段,最後是興奮激動的尾聲。


第二至第四首曲目介紹由上海交響樂團提供

藝術家及團體簡介

余隆,指揮

出生於上海的音樂世家,畢業於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現任中國愛樂樂團藝術總監、上海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廣州交響樂團終身榮譽音樂總監、香港管弦樂團首席客座指揮、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交響樂團聯盟主席。

2010年獲評為“年度中國文化人物”,2013年獲頒中華藝文獎,同年獲中央音樂學院頒授榮譽院士,以表彰其對中國音樂發展的貢獻。此外,他被國外媒體稱為“中國古典樂壇最具影響力的人物”,曾獲頒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勳章、美國大西洋理事會全球公民獎及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桑福德獎章等榮譽。

左章,鋼琴

富有想像力和感染力的鋼琴演奏家,媒體稱讚她“充滿激情和魅力,綻放著年輕的光彩”,以及“純粹藝術之強大,激情和扣人心弦的代表”。她曾與國內外多位著名指揮家及多個樂團合作演出,並曾在英國威格莫爾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舉行獨奏會。此外,她曾參與BBC 逍遙音樂會、琉森音樂節及香港藝術節等重要藝術盛事。

2019年簽約環球音樂後,與著名指揮家帕佛.約菲及英國愛樂樂團合作錄製專輯,由古典音樂唱片廠牌德意志留聲機發行。2022年5月,古典音樂唱片廠牌迪卡唱片發行了左章的獨奏專輯《旅行歲月》。

柳鳴,小提琴

中國青年小提琴演奏家,2014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師從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徐惟聆。自2020年9月起,擔任上海交響樂團樂隊首席。

柳鳴曾於多個國際賽事中獲獎,包括第二屆香港國際小提琴比賽以及首屆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並為後者賽事中唯一進入決賽的中國演奏家,獲得古典樂壇的關注。2019年獲得第二屆哈爾濱音樂比賽小提琴組一等獎。2022年她參與了上海電視台紀錄片《追尋上海的猶太遺韻》之拍攝工作,並舉辦了《猶太音樂的迴響》音樂會。2023年6月,擔任上海交響樂團2022-2023樂季閉幕音樂會的小提琴獨奏。

上海交響樂團

前身為1879年成立的上海公共樂隊,1922年改稱上海工部局樂隊,1956年正式定名為上海交響樂團,是亞洲地區歷史最悠久的交響樂團。除了是最早廣泛介紹西方音樂、最早演奏中國管弦樂作品、最早培養中國音樂人才、最早培養中國交響樂聽眾的樂團外,上海交響樂團是首個登上美國卡內基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廳及瑞士琉森音樂節舞台的中國交響樂團,同時也是首個由古典音樂唱片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唱片的中國交響樂團。

在跨越三個世紀的跌宕起伏中,樂團始終秉持國際視野和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踐行以音樂溝通世界的使命,銳意成為一個匯聚全球頂尖藝術家,以及最能代表中國音樂詮釋能力的世界級樂團,致力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樂團現任團長為周平,音樂總監是余隆。

上海交響樂團

音樂總監
余隆

名譽總監
陳燮陽

駐團指揮
張潔敏

助理指揮
張櫓

樂隊首席
李沛
柳鳴

樂隊副首席
張松潔

第一小提琴
Yoonso Cho
黃娜
李文婷
劉磊
馬謙藝
潘沂
時震宇
蘇婷
孫攬月
王俊皓
王巍
熊宇
于任超
張亞楠
鄭濤

第二小提琴
繆樂駿 *
竺玟佳 *
杜藝 **
陳怡
黃鴻
黃漪璐
李霞
劉莎
羅暢
田俊俊
汪娜娜
王韻
武奧列
徐青
楊蠶
嚴多加
尹躍豐

中提琴
巴桐 *
施貞莉 **
陳越
郭瑋琦
李響
馬軻
朴紅
喬丹
孫澤昊
王柏淳
王冠
王琳
俞海鋒
張思遠

大提琴
黃北星 *
朱琳 *
陳少俊
陳曦輝
胡存淵
黃韻彥
趙長宏
劉於靖
陸金虎
徐佳佳
趙麗媛
鄭舒頤
周潤青

低音提琴
張明 *
錢博文 *
Haruna Ashizawa **
祁建棟
瞿旭東
沈雲軒
王小睿
鄔金榮
張凱旋
朱順華

長笛
胡喆 *
Bartolomeo Audisio *
張澤婧 **
劉琳(兼短笛)
黃芳俞(兼短笛)

雙簧管
張欣 *
滿晶毅 **
陳奕伶(兼英國管)
盛中原(兼英國管)

單簧管
戴樂 *
孫俊楠 **
吳昱如(兼小黑管)
李聰(兼低音單簧管)

大管
陳定遠 *
成敏 *
陳瑞婕 **
胡彧(兼低音大管)
藍英捷(兼低音大管)

圓號
郭忠寶 *
Peter Solomon *
施潔亮
鍾卓寧
林峻
朱挹語

小號
夏非 *
Stefano Flaibani *
姚天浩 **
李笑男
王禎

長號
郝杰 *
林家賢 **
張華明 **
曹琛森(兼低音長號)

大號
Alexander Filippov

定音鼓
Enrico Calini *

打擊樂
顧愷
鄭巍 **
方琦(兼鍵盤樂器)
付藝霏
施春莉
王綱
章昕如

豎琴
孫之陽(兼鍵盤樂器)
陳蕾(兼鍵盤樂器)


* 聲部首席
** 聲部副首席
聲部副首席兼負責人

免責聲明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僅為本項目提供協調及技術協助,一切創作內容及由項目成員表達的任何觀點,均不代表本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