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西尼两幕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

角色及演员

6/10 20:00

费加罗(男中音):张小孟
罗西娜(女中音):吴虹霓
阿玛维瓦伯爵(男高音):马泰奥.马奇尼
巴托罗(男中音):李鳌
巴西里奥(男低音):罗俊颖
贝塔(女高音):赖珏妤
公证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7/10 20:00

费加罗(男中音):丁一宪
罗西娜(女中音):吴虹霓
阿玛维瓦伯爵(男高音):王川
巴托罗(男中音):李鳌
巴西里奥(男低音):罗俊颖
贝塔(女高音):赖珏妤
公证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8/10 15:00

费加罗(男中音):张小孟
罗西娜(女中音):翁若佩
阿玛维瓦伯爵(男高音):马泰奥.马奇尼
巴托罗(男中音):李鳌
巴西里奥(男低音):罗俊颖
贝塔(女高音):赖珏妤
公证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8/10 20:00

费加罗(男中音):丁一宪
罗西娜(女中音):吴虹霓
阿玛维瓦伯爵(男高音):王川
巴托罗(男中音):李鳌
巴西里奥(男低音):罗俊颖
贝塔(女高音):赖珏妤
公证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其他演员:杨彬黄嘉丽潘梓霖谭青澜

剧情简介

第一幕

在十八世纪的西班牙塞维利亚,贵族青年阿玛维瓦伯爵爱上了美丽的罗西娜,他假扮为名叫林多罗的穷学生,来到罗西娜的住所外向她表白。但罗西娜受到其监护人巴托罗医生的严加看管。在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阿玛维瓦乔装成一名醉酒的士兵,要求住进巴托罗家中,借机向罗西娜传递讯息,并因此引发了一场骚乱,也引起了巴托罗的怀疑。

中场休息

第二幕

阿玛维瓦再次出现在巴托罗家中,这次他又乔装成一名音乐教师唐.阿隆索,以原来的音乐老师巴西里奥生病为由,来为罗西娜上课,借机与后者密谋当晚私奔,因为巴托罗也计划在同一天晚上娶罗西娜为妻。期间几经波折,虽然私奔未遂,但阿玛维瓦还是在费加罗的帮助下,抢先一步与罗西娜成婚,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目介绍

意大利喜歌剧自十八世纪早期诞生以来,就凭借其清新自然的风格、生动风趣的基调、贴近日常生活的题材而广受欢迎。从裴高雷西、帕伊谢洛到莫扎特再到唐尼采蒂、威尔第,形成了意大利喜歌剧的辉煌传统,其中罗西尼(1792-1868)无疑是这一谱系中最“正统”的代表人物:他以《结婚证书》出道,凭借《阿尔及尔的意大利女郎》获得国际声誉,一生所写的歌剧约四十部,当中有近一半剧目为喜歌剧。如今他上演率最高、流传最广的作品当属《塞维利亚理发师》。

此剧是罗西尼的第十七部歌剧作品,他在1816年仅用不到三周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两幕歌剧,同年2月20日首演于罗马。此剧取材自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话剧“费加罗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莫扎特同样经典的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事》改编自其中第二部),由切萨雷.斯特比尼撰写脚本。而在此之前,意大利作曲家乔瓦尼.帕伊谢洛和弗朗西斯科.莫拉基分别在1782年和1815年采用同一题材创作了两部歌剧,但唯有罗西尼的作品进入经典保留剧目之列。

意大利喜歌剧没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没有悲剧英雄牺牲,也没有众神干预人类的命运,而是在普通人的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中揭示人性,讽刺社会。此剧的情节包含了喜剧传统中的典型要素:乔装与欺骗、误解与和解、多端诡计与多重反转。如今的观众依然能在费加罗“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处世方式中,在巴西里奥关于谣言本质的精妙诠释中,获得共鸣,会心一笑。

此剧的声乐特色集中展现了喜歌剧的风格惯例和意大利美声艺术的魅力。罗西尼卓越的旋律天赋让每个角色都有令人过耳难忘、彰显其性格特征的唱段:罗西娜美妙绚烂的花腔技巧,巴托罗谐谑滑稽的“絮絮叨叨”,阿玛维瓦伯爵一人分饰三角的高难“演技”,以及剧中多次出现、所有角色都必须驾驭的“急嘴歌”,可谓异彩纷呈,相得益彰。

剧中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没有分明的英雄与反派,每个人都各怀心思,各谋利益。这样的人物关系和戏剧冲突的最佳载体莫过于重唱,这种音乐形式能够在丰满的音乐织体中展开人物对话,也可以同时呈现多个角色各自的心理活动,甚至同一句台词、同一个音乐主题在不同人物唱出时,被赋予了“一语多关”的意义。此剧两幕中最复杂、精彩的戏码均以重唱形式出现,将全剧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此剧的序曲亦是广大乐迷耳熟能详的经典名曲,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出。但此曲并非罗西尼为此剧所作,而是出自他1813年问世的正歌剧《帕尔米拉的奥雷里亚诺》,后来还被用于他的另一歌剧《英国女王伊莉莎白》(1815)。因而乐曲的主题材料与《塞维利亚理发师》主体部分的音乐并无关联。即便如此,这首序曲还是为整部歌剧奠定了轻松戏谑的恰当基调。此外,我们可以在全剧各处听到作曲家的标志性手法——“罗西尼渐强”,即同一乐句在长时间多次反复的过程中逐渐加强力度,这个看似简单的手法在罗西尼笔下屡试不爽,效果卓著。

文:刘丹霓

艺术家及团体简介

廖国敏,指挥

澳门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澳门国际音乐节节目总监及香港管弦乐团驻团指挥。曾获美国《费城询问报》誉为“令人瞩目的指挥奇才”,2014 年在法国巴黎国际史维特拉诺夫指挥大赛勇夺亚军及观众大奖,并获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委任为助理指挥,为该团史上首位华人助理指挥。

廖国敏活跃于国际舞台,近期重要演出包括在香港管弦乐团的音乐会中为国家主席习近平献艺;获邀指挥维也纳交响乐团,为该乐团乐季音乐会上首位华人指挥;其他合作乐团包括美国底特律交响乐团、法国国家电台管弦乐团、马赛歌剧院乐团、韩国首尔爱乐乐团、日本 NHK交响乐团、东京都交响乐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莫斯科爱乐乐团、拉脱维亚国家交响乐团等。

马丁.林博,导演

剧场导演,参与歌剧、音乐剧及其他剧场制作,也从事写作。2003 年毕业于丹麦国立表演艺术学院导演专业。2005年至2017年担任丹麦Mungo Park剧院的艺术总监,十多年间与北欧多国具有才华的年轻艺术家合作,以不同的形式制作了多部创新戏剧作品。

自2017 年起,专注于制作歌剧、音乐剧及其他大型剧场作品。他执导的歌剧《恶童》(Intet)获丹麦表演艺术界的重要奖项——2021年雷姆特奖之最佳歌剧奖。

琳娜.柯曼,执行导演

曾于丹麦奥登斯剧院担任助理导演,其后在奥登斯国际音乐剧院担任演员和歌手,由此开始从事专业剧场工作,包括各类台前幕后的工作。1997年至2016年间在位于哥本哈根的贝蒂.南森剧院工作,期间首次与该剧院的导演彼得.兰达尔合作,并参与多套戏剧、歌剧、轻歌剧及音乐剧等制作。自2016年起,担任丹麦皇家剧院的人事总监;在2017-2018演出季,她协助马丁.林博于该剧院推出《塞维利亚理发师》,并先后参与该作品在以色列歌剧院及台中歌剧院的演出。

陈仕弦,助理导演

歌剧导演,其作品以传达文本精神及音乐诠释为出发点,融合生命经验和社会关怀,创造年青世代对于歌剧艺术的崭新观点。启蒙于声乐家及歌剧导演曾道雄,其后以助理导演身份参与多部歌剧的制作,合作对象包含西班牙拉夫拉前卫剧团和德国柏林喜歌剧院等。他的导演风格多元,能够融合中西文化所长,诠释出具有当代意义的作品。近年着重于亲子歌剧制作,期望将歌剧艺术带给更多的观众,为此亦有探索在古迹、学校、美术馆等不同空间进行演出。

乌莱克.格,灯光设计

丹麦灯光设计师,1975年出生于哥本哈根。2001年毕业于丹麦国家表演艺术学院。在表演艺术领域涉猎甚广,主要在北欧的剧院工作。他曾在丹麦皇家剧院为不同导演的歌剧、芭蕾舞剧、音乐剧和话剧制作提供灯光设计,包括《风流寡妇》、《波西米亚人》、《蝴蝶夫人》、《费加罗的婚礼》、《歌厅》和《玛蒂尔达》。他亦曾与歌剧导演玛莉亚梅.克莱芒合作制作以下剧目《希罗的阿基里斯》、《灰姑娘》、《玛莉亚.史都华特》、《安娜.波莉娜》、《唐吉诃德》和《精灵女王》。

莱格.尤伦德,布景及服装设计

丹麦布景和服装设计师,生于1968年。早年就读于丹麦设计学院,又曾赴美国纽约学习,1995年毕业于丹麦国家表演艺术学院。她为各类型演出提供布景和服装设计,包括现代舞、芭蕾舞、歌剧、戏剧、音乐剧等。她的作品遍及丹麦、瑞典、挪威、德国、荷兰、美国、哈萨克斯坦等地。她曾与西迪.拉比.谢尔卡乌、伊丽莎白.林顿、埃伦.拉姆、提姆.罗希顿、洛依德.里金斯、丹尼尔.玻尔等导演和编舞家合作。她最近参与了重新设计哥本哈根蒙马特爵士俱乐部项目。

里昂纳多.卡塔拉诺托,大键琴手、声乐指导、排练钢琴伴奏

毕业于佩斯卡拉音乐学院,专攻指挥,师从指挥家多纳托.伦泽蒂。自1993年开始在意大利参与歌剧制作,担任助理指挥,多次获邀参与罗西尼歌剧节,并获邀到欧洲各地的剧院参与演出。他定期受邀到沈阳音乐学院和日本各地教授意大利歌剧,擅长教授抒情歌曲。他亦曾为中国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弄臣》、《爱情灵药》、《费加罗的婚礼》和《诺玛》担任声乐指导。

澳门乐团

澳门乐团是本地的职业音乐表演团体,融汇中西文化,演绎古今经典。前身为澳门室内乐团,1983年由圣庇护十世音乐学院区师达神父等创建,2001年起扩建为双管编制的管弦乐团,定名为“澳门乐团”。

自2022年2月1日起,澳门乐团由特区政府全资拥有的澳门乐团有限公司负责营运。乐团自2023-2024乐季起由廖国敏担任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乐团经常与众多国际知名音乐家、指挥家及艺术团体合作,为市民和游客带来高质素及不同类型的古典音乐活动 。

演员

张小孟,男中音(饰 费加罗)

瑞士苏黎世歌剧院签约艺术家,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及美国曼哈顿音乐学院,其后在茱莉亚音乐学院深造。2018年参与美国旧金山歌剧院梅罗拉歌剧计画,同年入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声乐比赛半决赛。他的演出经验丰富,演出剧目包括《丑角》、《弄臣》及《唐璜》等,亦常以独唱家的身份在音乐会演出,包括在新加坡及中国参与谭盾《敦煌.慈悲颂》演出。

丁一宪,男中音(饰 费加罗)

曾担任德国德累斯顿森柏歌剧院驻院独唱家,演出不同时期的剧目均能得心应手,表现广受好评。毕业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其后于德国慕尼黑音乐戏剧学院取得歌剧、神剧/艺术歌曲文凭。现为台湾艺术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他经常受邀到欧洲各国及韩国各大剧院演出,曾与多位世界著名指挥家和音乐家合作,包括指挥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法比奥.路易斯、亚瑟.费希、女高音艾迪塔.格鲁贝罗娃、安娜.涅特列柯、男高音尼尔.希科夫、男低音雷内.帕佩等。

吴虹霓,女中音(饰 罗西娜)

英国皇家歌剧院签约艺术家、星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2018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声乐比赛得奖者。2018年入选英国皇家歌剧院杰德.帕克青年艺术家计画,是史上首位入选该项目的中国女歌唱家。演出剧目包括《灰姑娘》、《玫瑰骑士》、《费加罗的婚礼》、《菲德拉》、《浮士德》和《卡门》等。她曾应邀参与谭盾《敦煌.慈悲颂》演出,在2020-2021乐季在中国各地巡回演唱该作品。其后,她重返英国皇家歌剧院的舞台,足迹遍及欧美。

翁若佩,女中音(饰 罗西娜)

200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琵琶第音乐学院颁发硕士学位,同年10月获得第四届建华爱乐古典菁英奖(声乐组)首奖。2007年5月赴日本横须贺参加新声歌唱大赛,荣获亚洲区优胜。2009年5月通过匹兹堡交响乐团征选,与该团及维也纳歌剧院合唱团同台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此外,她曾获世界级指挥家维莱里.格杰夫邀请赴俄罗斯马林斯基剧院演出。2010年出版个人第一张圣乐专辑《遇见祢》。

马泰奥.马奇尼,男高音(饰 阿玛维瓦伯爵)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2009年于意大利才艺表演节目《Amici di Maria De Filippi》亮相,由此开始其演唱之路,在国际乐坛建立其声誉。他曾获邀至世界各地的著名歌剧院和音乐厅演出,包括意大利米兰史卡拉歌剧院、帕尔玛皇家歌剧院、德国莱比锡歌剧院等。演出剧目包括《灰姑娘》、《威廉.泰尔》、《爱情灵药》、《蝴蝶夫人》、《费加罗的婚礼》等。此外,他亦曾获邀参加不同的艺术节庆活动,包括罗西尼歌剧节、布雷根兹音乐节和唐尼采蒂歌剧节等。

王川,男高音(饰 阿玛维瓦伯爵)

首位在意大利米兰史卡拉歌剧院舞台担纲主演的中国男高音。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米兰威尔第音乐学院,曾在多个国际声乐大赛中获奖,并于2020年入围英国广播公司卡迪夫世界声乐大赛。2021年登上诠释罗西尼歌剧作品的殿堂级舞台——罗西尼歌剧节,演出《兰斯之旅》;同年9月在史卡拉歌剧院参演舞剧《玛蒂娜》的世界首演。此外,他曾在史卡拉歌剧院及国内外重要的歌剧舞台演出《灰姑娘》、《塞维利亚理发师》、《爱情灵药》和《弄臣》等作品。

李鳌,男中音(饰 巴托罗)

低男中音歌唱家,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参与美国旧金山歌剧院梅罗拉歌剧计画,并曾为该剧院的签约歌唱家。此后,他曾先后签约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芝加哥歌剧院及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出剧目包括《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女人心》、《唐璜》、《爱情灵药》及《卡门》等。近年获得奖项包括2018比利时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音乐大赛声乐比赛第三名、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第一名。

罗俊颖,男低音(饰 巴西里奥)

活跃于舞台,声乐技巧精湛,曾获日本歌剧咏叹调大赛首奖,又曾获乐评称赞其“深沉浓郁的歌声及超群的存在感”。他能以意、法、德、俄、日、中、英等多种语言演唱,曾担纲演出三十多部歌剧,也曾受邀与多个著名乐团合作。现为日本藤原歌剧团团员,并任教于东吴大学。出版作品有俄语艺术歌曲专辑《醉入拉赫曼尼诺夫》,并参与录制焦元溥及多位著名音乐人共同制作的《乐读普希金》CD套书。

赖珏妤,女高音(饰 贝塔)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事李静美、杨艾琳;毕业后随即考取台湾两厅院第一届歌剧工作坊。2010年获英国皇家音乐院音乐硕士学位,师事女高音阿曼达.鲁克罗夫特、罗莎.曼尼恩,2023年于台湾师范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演出剧目包括《爱情灵药》、《魔笛》、《憨第德》、《糖果屋》、《卡门》、《茶花女》、《女人皆如此》、《睡美人》等,并曾获邀至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地巡回演出。

李兆康,男中音(饰 公证人/警官)

澳门声乐协会音乐总监。现任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音乐系兼任讲师,曾任澳门演艺学院声乐导师。毕业于东吴大学音乐系硕士班及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学士班,师从薛映东、丘玉兰及孟浩文。他曾多次参与澳门国际音乐节歌剧节目演出,并于2019年获澳门乐团邀请担任《莫扎特搞边科》音乐会独唱。此外,他定期举办独唱会及制作声乐演出。

制作团队

舞台技术指导:曾嘉生
舞台监督:李立菁
助理舞台监督:邹昌荃
舞台监督助理:林炜盛
舞台技术人员:徐鸿诚林孝谦
灯光设计执行:陈庆雄
灯光技术指导:曾羿佳
灯光技术人员:童伟伦黄彦文
服装管理统筹:张嘉玮
服装管理人员:蓝翊慈周佳霖邹庭瑄郭承达
发型化妆统筹:洪心愉
发型:蔡宛琪谢明真蔡筱贞
化妆:卢靖雯陈欣妏

澳门乐团

指挥
廖国敏

助理指挥
叶政德

第一小提琴
后则周(代理乐团首席)
王笑影(代理乐团副首席)
王粤 ++
杨柯岩
王灏
邢慧芳
李文浩
梁木
陈琰乐
周琛
曹慧
吴宇彤 *

第二小提琴
李娜 **
韦特.普拉锡格
郑丽琴
徐阳
郭康
施为民
陈进 *
翁浩然 *

中提琴
肖凡 **
吕潇
李峻
张祎恬
李月颖
陆仲坤
袁菲菲

大提琴
吕佳 **
张太阳
阎峰
拉狄.奈华德
鲁岩
钟国玉
邝葆莉

低音提琴
蒂博尔.托特 **
陈超
张小笛 *
周慧怡 *

长笛
翁斯贝 **
林怡君

双簧管
开赛 **
Park Minyoung

单簧管
Tomoyo Kobayashi ##
李启健

巴松管
容正先 **
朱武昆

圆号
赵展邦 ##
何宇涵
阮卓轩

小号
Sergey Tyuteykin ##
Kyoko Burns *

长号
赵汉权 ##

定音鼓
曾晓文 ++

打击乐
冯陈梓惠
蔡淑芬 **


** 声部首席
++ 代理声部首席
## 客席声部首席
* 客席乐师

免责声明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仅为本项目提供协调及技术协助,一切创作内容及由项目成员表达的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局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