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西尼兩幕歌劇《塞維利亞理髮師》

角色及演員

6/10 20:00

費加羅(男中音):張小孟
羅西娜(女中音):吳虹霓
阿瑪維瓦伯爵(男高音):馬泰奧.馬奇尼
巴托羅(男中音):李鰲
巴西里奧(男低音):羅俊穎
貝塔(女高音):賴珏妤
公證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7/10 20:00

費加羅(男中音):丁一憲
羅西娜(女中音):吳虹霓
阿瑪維瓦伯爵(男高音):王川
巴托羅(男中音):李鰲
巴西里奧(男低音):羅俊穎
貝塔(女高音):賴珏妤
公證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8/10 15:00

費加羅(男中音):張小孟
羅西娜(女中音):翁若珮
阿瑪維瓦伯爵(男高音):馬泰奧.馬奇尼
巴托羅(男中音):李鰲
巴西里奧(男低音):羅俊穎
貝塔(女高音):賴珏妤
公證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8/10 20:00

費加羅(男中音):丁一憲
羅西娜(女中音):吳虹霓
阿瑪維瓦伯爵(男高音):王川
巴托羅(男中音):李鰲
巴西里奧(男低音):羅俊穎
貝塔(女高音):賴珏妤
公證人/警官(男中音):李兆康

其他演員:楊彬黃嘉麗潘梓霖譚青瀾

劇情簡介

第一幕

在十八世紀的西班牙塞維利亞,貴族青年阿瑪維瓦伯爵愛上了美麗的羅西娜,他假扮為名叫林多羅的窮學生,來到羅西娜的住所外向她表白。但羅西娜受到其監護人巴托羅醫生的嚴加看管。在理髮師費加羅的幫助下,阿瑪維瓦喬裝成一名醉酒的士兵,要求住進巴托羅家中,藉機向羅西娜傳遞訊息,並因此引發了一場騷亂,也引起了巴托羅的懷疑。

中場休息

第二幕

阿瑪維瓦再次出現在巴托羅家中,這次他又喬裝成一名音樂教師唐.阿隆索,以原來的音樂老師巴西里奧生病為由,來為羅西娜上課,藉機與後者密謀當晚私奔,因為巴托羅也計劃在同一天晚上娶羅西娜為妻。期間幾經波折,雖然私奔未遂,但阿瑪維瓦還是在費加羅的幫助下,搶先一步與羅西娜成婚,有情人終成眷屬。

劇目介紹

意大利喜歌劇自十八世紀早期誕生以來,就憑藉其清新自然的風格、生動風趣的基調、貼近日常生活的題材而廣受歡迎。從裴高雷西、帕伊謝洛到莫扎特再到唐尼采蒂、威爾第,形成了意大利喜歌劇的輝煌傳統,其中羅西尼(1792-1868)無疑是這一譜系中最“正統”的代表人物:他以《結婚證書》出道,憑藉《阿爾及爾的意大利女郎》獲得國際聲譽,一生所寫的歌劇約四十部,當中有近一半劇目為喜歌劇。如今他上演率最高、流傳最廣的作品當屬《塞維利亞理髮師》。

此劇是羅西尼的第十七部歌劇作品,他在1816年僅用不到三週時間就完成了這部兩幕歌劇,同年2月20日首演於羅馬。此劇取材自法國劇作家博馬舍的話劇“費加羅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莫扎特同樣經典的意大利喜歌劇《費加羅的婚事》改編自其中第二部),由切薩雷.斯特比尼撰寫腳本。而在此之前,意大利作曲家喬瓦尼.帕伊謝洛和弗朗西斯科.莫拉基分別在1782年和1815年採用同一題材創作了兩部歌劇,但唯有羅西尼的作品進入經典保留劇目之列。

意大利喜歌劇沒有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沒有悲劇英雄犧牲,也沒有眾神干預人類的命運,而是在普通人的嬉笑怒罵、插科打諢中揭示人性,諷刺社會。此劇的情節包含了喜劇傳統中的典型要素:喬裝與欺騙、誤解與和解、多端詭計與多重反轉。如今的觀眾依然能在費加羅“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處世方式中,在巴西里奧關於謠言本質的精妙詮釋中,獲得共鳴,會心一笑。

此劇的聲樂特色集中展現了喜歌劇的風格慣例和意大利美聲藝術的魅力。羅西尼卓越的旋律天賦讓每個角色都有令人過耳難忘、彰顯其性格特徵的唱段:羅西娜美妙絢爛的花腔技巧,巴托羅諧謔滑稽的“絮絮叨叨”,阿瑪維瓦伯爵一人分飾三角的高難“演技”,以及劇中多次出現、所有角色都必須駕馭的“急嘴歌”,可謂異彩紛呈,相得益彰。

劇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沒有分明的英雄與反派,每個人都各懷心思,各謀利益。這樣的人物關係和戲劇衝突的最佳載體莫過於重唱,這種音樂形式能夠在豐滿的音樂織體中展開人物對話,也可以同時呈現多個角色各自的心理活動,甚至同一句台詞、同一個音樂主題在不同人物唱出時,被賦予了“一語多關”的意義。此劇兩幕中最複雜、精彩的戲碼均以重唱形式出現,將全劇推向一個又一個高潮。

此劇的序曲亦是廣大樂迷耳熟能詳的經典名曲,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出。但此曲並非羅西尼為此劇所作,而是出自他1813年問世的正歌劇《帕爾米拉的奧雷里亞諾》,後來還被用於他的另一歌劇《英國女王伊莉莎白》(1815)。因而樂曲的主題材料與《塞維利亞理髮師》主體部分的音樂並無關聯。即便如此,這首序曲還是為整部歌劇奠定了輕鬆戲謔的恰當基調。此外,我們可以在全劇各處聽到作曲家的標誌性手法——“羅西尼漸強”,即同一樂句在長時間多次反復的過程中逐漸加強力度,這個看似簡單的手法在羅西尼筆下屢試不爽,效果卓著。

文:劉丹霓

藝術家及團體簡介

廖國敏,指揮

澳門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澳門國際音樂節節目總監及香港管弦樂團駐團指揮。曾獲美國《費城詢問報》譽為“令人矚目的指揮奇才”,2014 年在法國巴黎國際史維特拉諾夫指揮大賽勇奪亞軍及觀眾大獎,並獲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委任為助理指揮,為該團史上首位華人助理指揮。

廖國敏活躍於國際舞台,近期重要演出包括在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會中為國家主席習近平獻藝;獲邀指揮維也納交響樂團,為該樂團樂季音樂會上首位華人指揮;其他合作樂團包括美國底特律交響樂團、法國國家電台管弦樂團、馬賽歌劇院樂團、韓國首爾愛樂樂團、日本 NHK交響樂團、東京都交響樂團、俄羅斯國家交響樂團、莫斯科愛樂樂團、拉脫維亞國家交響樂團等。

馬丁.林博,導演

劇場導演,參與歌劇、音樂劇及其他劇場製作,也從事寫作。2003 年畢業於丹麥國立表演藝術學院導演專業。2005年至2017年擔任丹麥Mungo Park劇院的藝術總監,十多年間與北歐多國具有才華的年輕藝術家合作,以不同的形式製作了多部創新戲劇作品。

自2017 年起,專注於製作歌劇、音樂劇及其他大型劇場作品。他執導的歌劇《惡童》(Intet)獲丹麥表演藝術界的重要獎項——2021年雷姆特獎之最佳歌劇獎。

琳娜.柯曼,執行導演

曾於丹麥奧登斯劇院擔任助理導演,其後在奧登斯國際音樂劇院擔任演員和歌手,由此開始從事專業劇場工作,包括各類台前幕後的工作。1997年至2016年間在位於哥本哈根的貝蒂.南森劇院工作,期間首次與該劇院的導演彼得.蘭達爾合作,並參與多套戲劇、歌劇、輕歌劇及音樂劇等製作。自2016年起,擔任丹麥皇家劇院的人事總監;在2017-2018演出季,她協助馬丁.林博於該劇院推出《塞維利亞理髮師》,並先後參與該作品在以色列歌劇院及台中歌劇院的演出。

陳仕弦,助理導演

歌劇導演,其作品以傳達文本精神及音樂詮釋為出發點,融合生命經驗和社會關懷,創造年青世代對於歌劇藝術的嶄新觀點。啟蒙於聲樂家及歌劇導演曾道雄,其後以助理導演身份參與多部歌劇的製作,合作對象包含西班牙拉夫拉前衛劇團和德國柏林喜歌劇院等。他的導演風格多元,能夠融合中西文化所長,詮釋出具有當代意義的作品。近年著重於親子歌劇製作,期望將歌劇藝術帶給更多的觀眾,為此亦有探索在古蹟、學校、美術館等不同空間進行演出。

烏萊克.格,燈光設計

丹麥燈光設計師,1975年出生於哥本哈根。2001年畢業於丹麥國家表演藝術學院。在表演藝術領域涉獵甚廣,主要在北歐的劇院工作。他曾在丹麥皇家劇院為不同導演的歌劇、芭蕾舞劇、音樂劇和話劇製作提供燈光設計,包括《風流寡婦》、《波西米亞人》、《蝴蝶夫人》、《費加羅的婚禮》、《歌廳》和《瑪蒂爾達》。他亦曾與歌劇導演瑪莉亞梅.克萊芒合作製作以下劇目《希羅的阿基里斯》、《灰姑娘》、《瑪莉亞.史都華特》、《安娜.波莉娜》、《唐吉訶德》和《精靈女王》。

萊格.尤倫德,佈景及服裝設計

丹麥佈景和服裝設計師,生於1968年。早年就讀於丹麥設計學院,又曾赴美國紐約學習,1995年畢業於丹麥國家表演藝術學院。她為各類型演出提供佈景和服裝設計,包括現代舞、芭蕾舞、歌劇、戲劇、音樂劇等。她的作品遍及丹麥、瑞典、挪威、德國、荷蘭、美國、哈薩克斯坦等地。她曾與西迪.拉比.謝爾卡烏、伊麗莎白.林頓、埃倫.拉姆、提姆.羅希頓、洛依德.里金斯、丹尼爾.玻爾等導演和編舞家合作。她最近參與了重新設計哥本哈根蒙馬特爵士俱樂部項目。

里昂納多.卡塔拉諾托,大鍵琴手、聲樂指導、排練鋼琴伴奏

畢業於佩斯卡拉音樂學院,專攻指揮,師從指揮家多納托.倫澤蒂。自1993年開始在意大利參與歌劇製作,擔任助理指揮,多次獲邀參與羅西尼歌劇節,並獲邀到歐洲各地的劇院參與演出。他定期受邀到瀋陽音樂學院和日本各地教授意大利歌劇,擅長教授抒情歌曲。他亦曾為中國國家大劇院製作的《弄臣》、《愛情靈藥》、《費加羅的婚禮》和《諾瑪》擔任聲樂指導。

澳門樂團

澳門樂團是本地的職業音樂表演團體,融匯中西文化,演繹古今經典。前身為澳門室內樂團,1983年由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區師達神父等創建,2001年起擴建為雙管編制的管弦樂團,定名為“澳門樂團”。

自2022年2月1日起,澳門樂團由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澳門樂團有限公司負責營運。樂團自2023-2024樂季起由廖國敏擔任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樂團經常與眾多國際知名音樂家、指揮家及藝術團體合作,為市民和遊客帶來高質素及不同類型的古典音樂活動 。

演員

張小孟,男中音(飾 費加羅)

瑞士蘇黎世歌劇院簽約藝術家,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及美國曼哈頓音樂學院,其後在茱莉亞音樂學院深造。2018年參與美國舊金山歌劇院梅羅拉歌劇計畫,同年入圍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聲樂比賽半決賽。他的演出經驗豐富,演出劇目包括《丑角》、《弄臣》及《唐璜》等,亦常以獨唱家的身份在音樂會演出,包括在新加坡及中國參與譚盾《敦煌.慈悲頌》演出。

丁一憲,男中音(飾 費加羅)

曾擔任德國德累斯頓森柏歌劇院駐院獨唱家,演出不同時期的劇目均能得心應手,表現廣受好評。畢業於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其後於德國慕尼黑音樂戲劇學院取得歌劇、神劇/藝術歌曲文憑。現為台灣藝術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他經常受邀到歐洲各國及韓國各大劇院演出,曾與多位世界著名指揮家和音樂家合作,包括指揮克里斯蒂安.蒂勒曼、法比奧.路易斯、亞瑟.費希、女高音艾迪塔.格魯貝羅娃、安娜.涅特列柯、男高音尼爾.希科夫、男低音雷內.帕佩等。

吳虹霓,女中音(飾 羅西娜)

英國皇家歌劇院簽約藝術家、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青年教師、2018年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聲樂比賽得獎者。2018年入選英國皇家歌劇院傑德.帕克青年藝術家計畫,是史上首位入選該項目的中國女歌唱家。演出劇目包括《灰姑娘》、《玫瑰騎士》、《費加羅的婚禮》、《菲德拉》、《浮士德》和《卡門》等。她曾應邀參與譚盾《敦煌.慈悲頌》演出,在2020-2021樂季在中國各地巡迴演唱該作品。其後,她重返英國皇家歌劇院的舞台,足跡遍及歐美。

翁若珮,女中音(飾 羅西娜)

2005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第音樂學院頒發碩士學位,同年10月獲得第四屆建華愛樂古典菁英獎(聲樂組)首獎。2007年5月赴日本橫須賀參加新聲歌唱大賽,榮獲亞洲區優勝。2009年5月通過匹茲堡交響樂團徵選,與該團及維也納歌劇院合唱團同台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歡樂頌”。此外,她曾獲世界級指揮家維萊里.格杰夫邀請赴俄羅斯馬林斯基劇院演出。2010年出版個人第一張聖樂專輯《遇見祢》。

馬泰奧.馬奇尼,男高音(飾 阿瑪維瓦伯爵)

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2009年於意大利才藝表演節目《Amici di Maria De Filippi》亮相,由此開始其演唱之路,在國際樂壇建立其聲譽。他曾獲邀至世界各地的著名歌劇院和音樂廳演出,包括意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帕爾瑪皇家歌劇院、德國萊比錫歌劇院等。演出劇目包括《灰姑娘》、《威廉.泰爾》、《愛情靈藥》、《蝴蝶夫人》、《費加羅的婚禮》等。此外,他亦曾獲邀參加不同的藝術節慶活動,包括羅西尼歌劇節、布雷根茲音樂節和唐尼采蒂歌劇節等。

王川,男高音(飾 阿瑪維瓦伯爵)

首位在意大利米蘭史卡拉歌劇院舞台擔綱主演的中國男高音。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米蘭威爾第音樂學院,曾在多個國際聲樂大賽中獲獎,並於2020年入圍英國廣播公司卡迪夫世界聲樂大賽。2021年登上詮釋羅西尼歌劇作品的殿堂級舞台——羅西尼歌劇節,演出《蘭斯之旅》;同年9月在史卡拉歌劇院參演舞劇《瑪蒂娜》的世界首演。此外,他曾在史卡拉歌劇院及國內外重要的歌劇舞台演出《灰姑娘》、《塞維利亞理髮師》、《愛情靈藥》和《弄臣》等作品。

李鰲,男中音(飾 巴托羅)

低男中音歌唱家,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參與美國舊金山歌劇院梅羅拉歌劇計畫,並曾為該劇院的簽約歌唱家。此後,他曾先後簽約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芝加哥歌劇院及中國國家大劇院等世界著名歌劇院。演出劇目包括《費加羅的婚禮》、《魔笛》、《女人心》、《唐璜》、《愛情靈藥》及《卡門》等。近年獲得獎項包括2018比利時伊麗莎白王后國際音樂大賽聲樂比賽第三名、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美聲)比賽第一名。

羅俊穎,男低音(飾 巴西里奧)

活躍於舞台,聲樂技巧精湛,曾獲日本歌劇詠嘆調大賽首獎,又曾獲樂評稱讚其“深沉濃郁的歌聲及超群的存在感”。他能以意、法、德、俄、日、中、英等多種語言演唱,曾擔綱演出三十多部歌劇,也曾受邀與多個著名樂團合作。現為日本藤原歌劇團團員,並任教於東吳大學。出版作品有俄語藝術歌曲專輯《醉入拉赫曼尼諾夫》,並參與錄製焦元溥及多位著名音樂人共同製作的《樂讀普希金》CD套書。

賴珏妤,女高音(飾 貝塔)

畢業於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師事李靜美、楊艾琳;畢業後隨即考取台灣兩廳院第一屆歌劇工作坊。2010年獲英國皇家音樂院音樂碩士學位,師事女高音阿曼達.魯克羅夫特、羅莎.曼尼恩,2023年於台灣師範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演出劇目包括《愛情靈藥》、《魔笛》、《憨第德》、《糖果屋》、《卡門》、《茶花女》、《女人皆如此》、《睡美人》等,並曾獲邀至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等地巡迴演出。

李兆康,男中音(飾 公證人/警官)

澳門聲樂協會音樂總監。現任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音樂系兼任講師,曾任澳門演藝學院聲樂導師。畢業於東吳大學音樂系碩士班及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學士班,師從薛映東、邱玉蘭及孟浩文。他曾多次參與澳門國際音樂節歌劇節目演出,並於2019年獲澳門樂團邀請擔任《莫扎特搞邊科》音樂會獨唱。此外,他定期舉辦獨唱會及製作聲樂演出。

製作團隊

舞台技術指導:曾嘉生
舞台監督:李立菁
助理舞台監督:鄒昌荃
舞台監督助理:林煒盛
舞台技術人員:徐鴻誠林孝謙
燈光設計執行:陳慶雄
燈光技術指導:曾羿佳
燈光技術人員:童偉倫黃彥文
服裝管理統籌:張嘉瑋
服裝管理人員:藍翊慈周佳霖鄒庭瑄郭承達
髮型化妝統籌:洪心愉
髮型:蔡宛琪謝明真蔡筱貞
化妝:盧靖雯陳欣妏

澳門樂團

指揮
廖國敏

助理指揮
葉政德

第一小提琴
后則周(代理樂團首席)
王笑影(代理樂團副首席)
王粵 ++
楊柯岩
王灝
邢慧芳
李文浩
梁木
陳琰樂
周琛
曹慧
吳宇彤 *

第二小提琴
李娜 **
韋特.普拉錫格
鄭麗琴
徐陽
郭康
施為民
陳進 *
翁浩然 *

中提琴
肖凡 **
呂瀟
李峻
張禕恬
李月穎
陸仲坤
袁菲菲

大提琴
呂佳 **
張太陽
閻峰
拉狄.奈華德
魯岩
鍾國玉
鄺葆莉

低音提琴
蒂博爾.托特 **
陳超
張小笛 *
周慧怡 *

長笛
翁斯貝 **
林怡君

雙簧管
開賽 **
Park Minyoung

單簧管
Tomoyo Kobayashi ##
李啟健

巴松管
容正先 **
朱武昆

圓號
趙展邦 ##
何宇涵
阮卓軒

小號
Sergey Tyuteykin ##
Kyoko Burns *

長號
趙漢權 ##

定音鼓
曾曉文 ++

打擊樂
馮陳梓惠
蔡淑芬 **


** 聲部首席
++ 代理聲部首席
## 客席聲部首席
* 客席樂師

免責聲明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僅為本項目提供協調及技術協助,一切創作內容及由項目成員表達的任何觀點,均不代表本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