冇龍冇獅
鐵仕製作
《冇龍冇獅》把舞獅的功架和技巧拆散,加入粵劇武生、功夫、當代舞、翻騰、飛躍道等元素重構,音樂方面以現場節奏口技(beatbox)替代傳統鼓樂,把舞龍舞獅轉化為當代舞蹈及馬戲的表演。
車水馬龍
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
《車水馬龍》是澳門工聯職業技術中學於第三十一屆澳門校際戲劇比賽獲優異成績的戲劇演出。故事講述高中應屆畢業生王靜茵,因急需用錢而鋌而走險,原本以為“走水”只是雲淡風輕的事,到頭來卻得不償失……
演員:梁慧婷、周曉冰、康煜曉、劉怡君、周嘉杰、梁諾棋、周森林、唐曉怡、黃芷琪
藍
勞校中學
《藍》是勞校中學於第三十一屆澳門校際戲劇比賽獲優異成績的戲劇演出。故事講述鯨豚維維在高強度的訓練下,精神狀態不佳,在一次表演後,錯手殺死陪伴自己的訓練員安琪……藍色,對你來說,是開心還是憂鬱?
導演:莫群莊
編劇:葉海晴
執行舞台監督:黃曉楠
演員:呂汶莉、趙心怡、孫東徽、梁奕鴻、李曉琳、葉海晴、李柏成、何梓彤
澳門頌
澳門葡人之家協會
以澳門作家的詩歌為靈感創作原創歌曲及插畫,伴以舞蹈及詩詞欣賞的現場演出。演出者穿著澳門特色圖案的服裝表演,舞者手持鳥籠、蓮花等具有本土特色的道具起舞,讓觀眾感受小城的文化和詩意。
詩歌
安東尼奧.梅納諾:三輪車
貢薩洛.洛博.皮涅羅:訊息
白承志:也許有一天
卡洛斯.安德烈:鄭家大屋
明佳:反轉
羅方禮:澳門雜詠
歐安娜:幸褔
作曲:Tomás Ramos de Deus
編曲:Miguel Noronha Andrade
樂手:Tomás Ramos de Deus、Miguel Noronha Andrade、Paulo Pereira、Luís Bento、Ivan Pineda
舞者:Benedita Nunes、Clara Nunes、Ary Silva、Bianca Furtado、Victória Pereira
山海故事——羿射九日
澳門意舞空間
《山海經》堪稱為天下第一奇書。《山海故事》按這部奇書的古代神話人物,以舞蹈故事劇場與偶戲創作一系列故事。是次將講述射日的故事,相傳古代有十個太陽,其中九個太陽是大羿射下的,而不是后羿……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遙遠的過去一探究竟。
統籌、聯合導演:曾韋迪
編舞、聯合導演:梁奕琪
編劇:霍嘉珩
佈景、裝置、偶設計:梁樂瑤
服裝設計:李明新
化妝設計:何安儀
舞台監督:周汶蔚
排練助理:陳敏萱、陳穎蘭
演員:何錦輝、梁倩慧、麥啓斌
舞者:劉美樺、李丹妮、關靖童、林啓璇、連皓瑜、黃筱貽
偶師:梁淑雯、盧亦樂、曹詩慧、梁慧玲
小舞者:林鎧錡、李子瑜
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
烏審旗江格爾少兒藝術團
《江格爾》講述以江格爾為首領的十二位勇士和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才能,戰勝入侵的部落,保衛家園和幸福生活的故事。作品是少數民族曲藝,唱腔吟誦和音樂旋律較強,具有返樸歸真的凝重色彩和恢宏雄渾的風格。
曲目
史詩彈唱《江格爾序曲》
歌曲彈唱《江格爾齊孩童》
呼麥演唱《黑走馬》
史詩彈唱《江格爾十二英雄讚》
史詩彈唱《江格爾讚》
馬頭琴演奏《萬馬奔騰》
托布秀爾齊奏《阿代》
托布秀爾齊奏《歡樂的托布秀爾》
史詩說唱《寶木巴故鄉讚》
封城
培道中學
《封城》是澳門培道中學於第三十一屆澳門校際戲劇比賽獲優異成績的戲劇演出。故事講述兩姐妹在疫情的三年間,嘗試以不同方法應對各種變化,並用年青人最常用的媒體記錄自身的經歷和體會。
編劇、導演:陳嘉宜
演員:黃巧彤、胡穎禧、葉浩昌、陳智寧、蘇慧詩、梁詩婷、孫文琳、李家柔、李文熙、黎冠怡、鄭皚晴、葉景泓
後台人員:李家惠、蔡加麗、黃詠儀
排灣原聲——謠享天地的島嶼
排灣貝拉
排灣貝拉把台灣原住民部落排灣族的傳統古調結合無伴奏演唱,以複雜的和聲技巧、純淨自然的美聲,唱出一篇篇關於情人、親情和民族象徵的故事。是次演出結合古謠、流行曲和身體敲擊,並有排灣傳統圍舞體驗,讓觀眾沉浸在排灣貝拉的感動之中。
曲目
18/5
排灣族古謠《為彼此祝福的旅程》
《有》(Izuwa)
阿美族古謠《太巴塱之歌》
《月光》(Ana tupa tu)
《一想到你呀》
19/5
排灣族古謠《為彼此祝福的旅程》
《有》(Izuwa)
阿美族古謠《太巴塱之歌》
排灣族古謠《你是如此的美麗》
《一想到你呀》
印尼爪哇民族舞蹈“竹馬入神舞”
楫達布達雅藝術社
竹馬入神舞是以傳統爪哇音樂為配樂的舞蹈。舞者裝扮成爪哇民間傳說的人物,如騎士或神話人物等,演繹史詩故事、戰爭場景、古代神話和歷史傳奇。
在對抗荷蘭殖民者的爪哇戰爭時期,這種舞蹈曾被用作戰時演練的一種掩護方式。舞者會偽裝成竹馬,以培訓士兵制定應對殖民軍隊的戰爭策略。竹馬入神舞不僅是一種傳統舞蹈藝術,也展現戰時爪哇人民的豐富故事、歷史價值與磨難的一項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