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26/5 星期六、日 20:00 仁慈堂婆仔屋 演出時間約一小時,不設中場休息 粵語演出,不設字幕 只限十三歲或以上人士觀看 敬請關掉所有響鬧及發光裝置,請勿擅自攝影、錄音或錄影。多謝合作!
導演:陳茗 粵曲創作:朱振華 粵曲演唱:莫穎霖 作曲、編曲:潘君保 音樂設計:鄧子健 舞者:陳茗、尹伊娜、張娜、陳曉青、于冰、謝佳敏、陳怊怡、劉子儀、楊粵瀅 中樂手:鄧子健、黃振文、秦映霞、宋文文、伍子堯、陳明、趙健豪 西樂手:潘君保、洪永健、鄒展柔、馬崇喆 燈光設計:梁順裕 音響設計:陳銘健 排練指導:謝佳敏 舞台監督:馬仔、吳迎旭 幕後統籌:張琬慶 海報劇名字型設計:羅朝璨 海報設計:張嘉揚 影視製作:高凱新
“今天的我們不過是在追尋一抹失落的過去,她們通過與命運的抗爭,成功地譜寫了一段屬於她們的歷史。”
清末民初在珠三角地區,一個獨特的女性群體選擇把自己的辮子梳起,不依靠家庭和婚姻,自主謀生獨立生活,她們就是自梳女。
走進仁慈堂婆仔屋,聽兩個時代的女性跨時空對話,回到一段塵封的歷史過往,一段關於女性獨立、勇敢、自由、覺醒與美麗的故事。《她說》以自梳女為題,是一部結合舞蹈、粵曲和西樂演奏的環境劇場作品。
序 第一幕 月下 第二幕 對話 第三幕 照亮 第四幕 憧憬 第五幕 綻放 尾聲
作品《她說》起源於2021年創排的女子獨舞《自梳》,題材的選擇是偶然的一次發現,從此就開始被這份獨屬的勇氣所吸引。2023年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的資助,開始將這個念想擴大成為一個二十六分鐘的短篇舞劇。伴隨著愈深入挖掘,愈是深受觸動,直至親身去到位於均安由自梳女故居“冰玉堂”改成的博物館,更加堅定了要講述這段故事的信念。
作品內容的核心並不在於歷史的再現,或是鼓勵女性選擇獨身,而是站立在當下去看這段歷史故事所帶給我們的關照與感受,比選擇獨身更令人觸動的是在歷史背景的籠罩下,女性的堅強、勇敢、自信與堅韌的力量,正是因為無數位意識覺醒的女性,如今才看到如此豐富多彩的女性形象,這個才是此作品創作的核心意義。
作品試圖架起一座自梳女與當下、傳統與現代的對話橋樑,創作此作品的目的在於希望讓更加多人瞭解我們澳門本土的故事與藝術,並通過這個作品給一些仍在困惑的人一些精神力量,讓更加多的人走進澳門的歷史遺留建築去感受時代變遷的印記。
文:陳茗
陳茗,導演、舞者
北京師範大學在讀博士生,主修數字化劇場藝術創作研究,北京舞蹈學院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與編導專業學士及碩士。2018年起於澳門科技大學擔任舞蹈課程教師。
2021年憑《自梳》獲中國頂尖舞者成長計劃“頂尖編導”稱號。2023年,她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舞劇、舞蹈編導),亦於國家藝術基金會資助的大型項目《錦繡如歌》中擔任編舞。2024年獲選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新星。代表作有《故鄉》、《跟》、《流芳》、《媽姐》等。
朱振華,粵曲創作
澳門著名粵劇曲藝表演藝術家、廣東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粵劇大典》澳門區特約顧問、振華聲粵藝會會長。曾參與多屆澳門藝術節和粵劇日,並執導及主演《風雨同路》、《鏡海魂》、《倩女幽魂》、《聊齋魅影》、《天鴿.情》和《無聲的功勳》。近年積極舉辦粵劇傳承活動,為澳門粵劇曲藝傳承工作培養大量青年優秀人才。
莫穎霖,粵曲演唱
澳門著名粵劇青年花旦、澳門菁苗粵劇團團長,師承朱振華。近年隨振華聲粵藝會在澳門及中國內地展開一系列粵劇傳承活動,並積極培育兒童青少年粵劇演員。二十年來多次於澳門藝術節擔演主要角色,並於粵港澳三地巡迴演出。曾主演《穆桂英大破洪州》、《三打白骨精》、《風雨同路》、《聊齋魅影》、《天鴿.情》等。
潘君保,作曲、編曲
西班牙華倫西亞伯克利音樂學院電影、電視及遊戲配樂碩士、澳洲格里菲斯大學暨昆士蘭音樂學院流行音樂學士。2021年於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音樂劇《星辰大海.冼星海》擔任作曲及音樂總監。曾為2019農曆新年花車匯演、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文藝晚會之《澳門風情》與《蓮成一家》創作主題曲或音樂。2023年入選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項目(音樂作曲)。
鄧子健,音樂設計
曾隨粵劇表演藝術家陳大衛學習粵劇傳統功架及程式,以及粵劇撃樂名家李家榮學習粵劇撃樂,後考入廣東省粵劇學校學習粵劇打擊樂及知識理論。2018年獲全額獎學金於香港演藝學院修讀戲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粵劇音樂。曾為《倩女幽魂》、《天鴿.情》任撃樂及音樂設計,並於《帝女花》、《紫釵記》等多套粵劇參與寫作,並曾改編粵劇《非夢奇緣》。
梁順裕,燈光設計
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積極嘗試不同領域的設計及編創,並探索劇場可能性。作品《Who We Are?》曾於2019年布拉格劇場設計四年展國家及地區館展出、《烏托邦壹號》曾入選2022年世界劇場設計展專業組表演設計。近年燈光設計作品有《星辰大海.冼星海》、《九聲》、《手談坐隱》、《當打之年》、《宜民傢俬店》、《怪獸們》、《尋常》等。
尹伊娜,舞者
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在學期間入選2018/19學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亦曾到韓國釜山及美國交流演出。其參演之舞作《竹夢》獲第四屆嶺南舞蹈大賽金獎、《花信來時》獲珠海市第五屆海之韻舞蹈比賽金獎。參演作品有《春分花信來》、《粵枝風骨》等。
張娜,舞者
畢業於太原師範學院舞蹈編導,現於珠海演藝集團珠海歌舞團擔任舞者。曾參演多齣舞台劇或舞作,包括《一把酸棗》、《粉墨春秋》、《汾水出嫣》、《水上新娘》等。
陳曉青,舞者
澳門本地舞者,考獲北京舞蹈學院中國舞十三級證書,有豐富舞台演出及巡遊經驗,曾參與上海世博會澳門活動周巡遊、澳門國際青年舞蹈節、澳門拉丁城區幻彩大巡遊、《身裡境外》、《快閃即興》、《隨樂而動》、《舞極》、環境舞蹈劇場《看不見的海岸線》等。
于冰,舞者
畢業於瀋陽音樂學院舞蹈學院,現於珠海演藝集團珠海歌舞團擔任舞者。在校期間連續兩度獲瀋陽音樂學院三等獎學金。曾參演舞劇《水上新娘》、粵劇《南粵破曉》及《一生鍾情.吳思明》。她參演之《花信來時》獲珠海市第五屆海之韻舞蹈比賽金獎。
謝佳敏,舞者
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舞蹈學院。她參演的作品《伎樂天》及《山靈》曾受邀參加韓國第十五屆釜山國際舞蹈節。2017年,參演作品《念》於第二屆蜂鳥青年舞蹈周獲青培舞蹈決賽銀獎。其獨舞作品《紅袖啼》獲珠海市第四屆海之韻舞蹈比賽銀獎。
陳怊怡,舞者
畢業於星海音樂學院。2019年曾到北京鳥巢參演亞洲文化嘉年華,翌年其參演之作品《春雨》獲第十四屆廣東省藝術節二等獎。2021年參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春節聯歡晚會的表演,同年,其參演作品《春分花信來》獲第七屆廣東省嶺南舞蹈大賽二等獎。
劉子儀,舞者
其參演的舞作《生命樹》獲第十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三等獎、《花信來時》獲珠海市第五屆海之韻舞蹈比賽金獎,以及憑《孤月杳然》於“超級舞者”第六屆國際電視舞蹈比賽獲成人組民間舞獨舞超級舞者獎和優秀指導教師獎。參演作品有《星辰大海.冼星海》等。
楊粵瀅,舞者
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舞蹈表演專業。2014年憑參演作品《愛蓮》於廣東省第四屆嶺南舞蹈大賽獲銀獎。其他參演作品包括《弟子規》、《勒杜鵑與金蓮花》、《樂從大灣來》、《水上新娘》及《唐家灣僑批》等。
免責聲明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僅為本項目提供協調及技術協助,一切創作內容及由項目成員表達的任何觀點,均不代表本局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