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賞文章

以薩丁尼亞語演繹的暗黑《馬克白》

要搬演莎士比亞經典劇作,有些人會選擇追本溯源,發掘伊莉莎白年代的演繹特色,來一個現代重構;近年較多見的,就是把原劇改編成一個不同時代與背景的作品,再以當代劇場手法處理,替經典換上新面貌。而意大利導演亞歷山德羅.塞那在2017年跟薩丁尼亞島劇院合作的《馬克白》,則是一齣兼具以上兩種莎劇改編方向的精彩劇作。

既鍾情欖球運動與武術,又熱愛攝影的亞歷山德羅.塞那,大學時最初選讀人類學,但接觸過英格烈.褒曼的電影後,就決定轉往當年屬於同一學系的大學劇院裡修讀劇場研究,並跟隨過葛羅托斯基及彼得.布祿克等大師學習。他於1999年成立了自己的劇團TeatroPersona,並同時以編劇、導演、佈景及服裝設計的身份,去創作以形體及聲音作主導的劇作。

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悲劇《馬克白》的同名形體劇場作品,便是由亞歷山德羅.塞那一手包辦改編、導演、佈景、燈光,以至服裝設計。這齣劇作的創作意念源自一趟攝影之旅,當時塞那前往意大利薩丁尼亞島的巴爾巴吉亞地區,拍攝當地的一場傳統節慶。慶典中出現的樂聲、舞蹈、吟唱等元素,都令他不期然聯想到,跟莎士比亞筆下那齣蘇格蘭劇有不少共通處。而當地之傳統語言——薩丁尼亞語,更有著跟意大利語不一樣的韻味,因此塞那與一直致力於文化探索的薩丁尼亞島劇院一拍即合,共同製作了這齣前無古人,充滿祭祀與儀式感的薩丁尼亞語莎劇。

全劇除了以被不少語言學家認為,與意大利語同屬最接近傳統拉丁語的語言薩丁尼亞語演出外,另一特色是按照最純粹的伊莉莎白時代傳統,所有角色都僅由男性擔演。因此在劇中,觀眾會看到向馬克白宣告預言的是三位充滿喜感的男巫,以及一位蓄有鬍子,比馬克白高整整一個頭的馬克白夫人。然而,這並不代表這齣戲的氣氛比較輕鬆,相反,這個全男班的演出,配以簡約佈景、偏暗而對比強烈的燈光,以及透過摩擦沙礫與敲打鋼板所產生的現場聲效,營造出一種獨一無二的重金屬原始美學,以強大的張力與壓迫力直搗人心。

文:陳瑋鑫
資深表演藝術評論人,並為業餘劇團“友好戲體"創團藝術總監及“William et al. 創作研究室"主席,歷年創作過超過二十個小劇場及多媒體劇場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