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有功 百鍛成器

——致澳門藝術節三十周年

 

2019年的澳門藝術節迎來了三十歲的生日。

三十年來,我們走過了一段不平凡的歲月。澳門從曾經在眾人印象中的“文化沙漠”蛻變為如今的“文化澳門”。新鮮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將澳門定位為“以中華文化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是對澳門在歷史上所扮演的文化交流角色的充分認可,更賦予了澳門一個重要的新使命。

三十年來,眾多精采節目在澳門藝術節這個舞台上演,開拓了民眾視野,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促進了澳門與外地的文化交流合作;推動了本地藝團發展、專才輩出;更見證了本地觀眾的成長和審美品位的提升……

三十周年,是承上啟下的重要節點。澳門藝術節今年以“致敬經典”為主題,呈現二十二套近一百場豐富多元、風格各異的節目及延伸活動。在品味經典作品的同時,更祈願我們懷有對經典的敬意和打造經典的決心,讓經典中那些久經淬煉的醇厚意象,為澳門持續注入生生不息的人文活力。

今年藝術節以驚豔的《垂舞之巔》拉開帷幕,這部以當紅的法國編舞家與世界最佳嘻哈舞團之一聯手打造的作品,十名舞者需克服地心引力來呈現輕盈而優美的垂直舞蹈動作。比利時的羅莎舞團將在初夏之際,帶著《雨》“灑落”澳門。這部舞蹈作品在首演十八年之後再現澳門舞台,凸現藝術以少勝多之美:簡潔俐落的舞蹈編排與簡約主義音樂相得益彰,一時無兩。誠然,這是一部歷經時間考驗,已臻經典標準的作品,在澳門舞台上期待您的驗證。《奧德賽狂想》出自德國劇場導演Antú Romero Nunes之手,改編自荷馬史詩《奧德賽》,聚焦英雄的兩個兒子相遇的情景。這台僅有兩位演員演出的作品,舉重若輕地為經典注入當代精神。

為紀念中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誕辰一百二十周年,改編自老舍先生同名小說的話劇《二馬》,展示中、英兩個古老大國在巨大差異下的文化碰撞,嬉笑怒駡中閃爍著智慧的火花。有人說:“每每讀老舍先生的作品,總能笑出聲來,也能哭出淚來。”在我也是如此,這足以說明老舍先生作品不朽的魅力。在澳門藝術節三十周年之際,“一半北平,一半倫敦”的《二馬》,在中西文化交融的澳門上演,致敬經典的同時,別具意義。

為本地藝團搭建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是三十年前創辦澳門藝術節的目的之一,當時本地節目就佔比一半。
三十年來,初心不忘。澳門藝術節堅持立足本地的同時,亦不斷引進更多高質素節目,提升國際影響力,促進交流合作,以推動本地藝團的成長。朝國際化方向不斷推動本地藝術的發展,可說是藝術節的優良傳統。

從傳統到期待,今年由本地藝團擔綱的節目有《離下班還早──車衣記》、《咖哩骨遊記2019.旅行裝》、《幻特樂園》、《牡丹.吉祥》均立足本土,以嶄新視角詮釋當下風物,刻劃澳門城市精神面貌。《鏡花轉》是由法國導演、本地劇團及多位亞洲演員聯手創作,從個人成長記憶出發,進行一場關於土地、歷史與個人身份認同的探索。《金錢世界》由Ontroerend Goed(比利時)與香港藝術節及澳門藝術節共同製作,並由香港和澳門演員聯手在五光十色的澳門打造一場金錢遊戲。這些作品顯露出本地創作者打造經典的決心和努力。我們堅信,歲月有功,百鍛成器。

經典需要傳承。

三十年,一代觀眾成長了,下一代觀眾在培育中,活力不息,傳承不止。“闔府統請”的精采節目《一寸法師》、《寶寶自由樂睇》、《再見小王子》是家庭親子的最佳選擇。

2019年,粵劇申遺成功十周年,藝術節特別奉獻閉幕鉅獻粵劇《鏡海魂》,這個改編自澳門作家原創的劇目,由澳門和佛山粵劇院演員聯手演繹,重現一段驚天動地的本土歷史故事,展開一幅滄桑的南國畫卷。嘗有人言,“看一齣戲,知一座城。”《鏡海魂》正是這樣的一齣戲!

經典的煉成,殊非一朝一夕之事。一如藝術節也需要在時間的洗禮中成長。在此,我誠邀觀眾一起品味經典,同賞佳作,共歷歲月!

 

穆欣欣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文化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