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
通高43釐米,底徑17釐米
扎什倫布寺藏
此曼荼羅以蓮枝和蓮蕾為形,表現以《吉祥勝樂小品》(Śrīlaghusambara)為根本經典的六十二尊勝樂曼荼羅的完整成員。居於蓮蕾中心的是曼荼羅的主尊四面十二臂勝樂金剛,擁抱明妃金剛亥母,立於單層覆蓮圓臺上,每個蓮瓣上相間排列著四位空行母和四個嘎布拉碗,代表勝樂金剛曼荼羅內院四位眷屬。勝樂金剛及其眷屬四位空行母所在的蓮臺被包圍在八蓮瓣組成的蓮蕾中,蓮蕾可以開啓,上有傘形頂蓋,可以固定蓮蕾。揭開頂蓋,曼荼羅隨之開啓,可以看到每一蓮瓣內側有四層尊神,由下而上,每一層共有八尊,為一組,分別代表以勝樂金剛為中心向外擴展的曼荼羅世界。最下一層的八尊代表內院外的第一層院——意輪(Cittacakra),倒數第二層的八尊代表第二層院——口輪(Vākcakra),倒數第三層的八尊代表第三層院——身輪(Kāyacakra),最上八尊依次代表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四方四隅八位守護空行母。意輪、口輪和身輪的八位尊神均是擁抱明妃的雙身形象,四方和四隅的空行母均是一面二臂單腿立舞蹈姿(Ardhaparyaģkāsana)。蓮蕾安置在粗大的蓮柱主幹上,主幹兩側分別出旁枝三道,卷曲成圓形,對稱排列。主幹的下面是二層圓臺作為底座,圓臺中央以細膩流暢的線條刻劃卷草紋作為裝飾,外飾兩周連珠紋。
八瓣蓮花在印度和西藏佛教傳統中,通常作為心的象徵,同時蓮花也是純潔和高貴的象徵。以此題材作為曼荼羅的造型,不僅暗示曼荼羅在瑜伽修行過程中用於觀想的作用,也暗喻佛教教法清淨無染。
類似作品保存實例頗多,且多以無上瑜伽部本尊曼荼羅為主題。這種樣式的曼荼羅原型很可能來自印度波羅時期的作品。不過此尊造像做工質樸,裝飾簡略,應是西藏工匠早期模仿波羅風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