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79

佛傳故事之一:獻吉祥草

18世紀
畫框:縱163釐米,橫111釐米
畫心:縱84釐米,橫60釐米
扎什倫布寺藏

這幅唐卡是佛傳故事組畫中的一幅,雖然畫面充滿了誇張和裝飾意味,但是其場景很可能是表現佛從尼連禪河沐浴出來以後,要到菩提樹下入定,決意悟道的場景。佛著貼體透明袈裟,衣紋細密,右手施與願印,左手持衣角,立於樹下,作欲行走狀,頗有古風。前面有二人,一為俗裝,可能是刈草人,著藍色衣,束髮,手捧吉祥草,後隨夜叉,也背負大捆吉祥草迎面走來。佛右側供榻和供几上,擺放五欲供,獅形香爐口中吐出香烟,裊裊升入空中,頗有漢風。供品之後也有五色光芒升入天空,光芒之中有三個童子伎樂天,作演奏狀。此畫有兩個引人注目的特徵,其一,五色光芒以極細絲線畫出,密集排列,高處一端如絲線被剪斷一般整齊,這種畫法常見於四川德格(sDe dge)八蚌寺(dPal spung dgon)司徒班欽活佛(Si tu Pan chen chos kyi 'byung gnas, 1700-1774)風格的繪畫中。其二,欄板、天空、樹下、岩石、地上竹笋、陰影以藍灰色平塗,而石几、樹幹、中間的地面等以淡綠色表現,加之淡黃色空濛的遠景令我們想到以司徒班欽為代表的八蚌寺藝術風格,以及深受雲南麗江藝術風格影響的十世嘎瑪巴曲英多杰的繪畫作品。司徒班欽也跟雲南有著密切關係,他的諸多風格獨特的菩薩繪畫,構圖以及色彩運用都毫無疑問地受到來自雲南當地藝術的影響。司徒班欽是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設計了很多獨特的圖像,如八大菩薩、大成就者和佛傳故事。這幅佛傳故事是極為少見的一幅,充分展示了他無限的想像力,比噶瑪嘎智畫派在漢藏藝術結合的路上走得更為深遠。因此,此幅唐卡應當是來自於八蚌寺的繪畫,其年代當在18世紀左右。
唐卡背後有墨書小字四句偈頌:sNgon gyis rgyal ba'i mdzad pa bzhin/ byang chub rdzogs sangs rgyas pa'i phyir/ rtsa (rtswa) 'tshong bkra shis rtsa (rtswa) bslang bas/ dkyil dkrung dam bca' bstab der bdud ('dud)//意為:如往昔佛之功業,為求圓滿菩提果。刈草人販吉祥草,頂禮供養金剛坐。

返回展品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