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計劃介紹
- 背景
1972年:
前賈梅士博物館邀請香港考古學會來澳進行考古調查,首次在路環村地表採集到考古遺物。
2007年:
民政總署於船鋪街進行考古調查,發現考古遺物。
2012至2013年:
文化局主動組織內地及香港考古、地質及古環境專家在路環船鋪街地區進行全面考古調查工作。發現距今約 3800~3000年,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時代初期的考古文物,估計該處為高潛力考古地點。
2014至2015年:
根據考古調查結果,文化局於2014年開展第一階段(停車場地段)考古發掘工作。基於第一階段的考古發現,專家推斷停車場地段是遺址邊緣地帶(非核心區),其核心區可能位於北面的足球場地段。因此,文化局於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於足球場及休憩區開展第二階段考古工作。
- 項目簡介
文化局於2012年及2013年於船鋪街一帶進行考古調查,根據此地區過去的考古調查資料,加上實地勘察及試掘、GIS考古潛質模型等結果,估計該處為高潛質考古區域。因此,文化局於2014年設立“路環船鋪街考古項目”,主動邀請香港及內地的考古、地質及古環境專家組成聯合考古隊,並於2014年5月對船鋪街停車場北面,即現時的考古地點,展開考古發掘工作。
時間表

目前發現及初步推斷
發現一些幾何印紋陶陶片、石器和火塘遺跡(用火的地方)。
現階段可以斷代之文物為「幾何印紋陶片」,其年代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即距今3,800至3,000年。同類陶片在珠海、深圳和香港均有發現。石器則有刮削器、礫石石錘和磨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