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澳門曾經是歐洲傳教士與使者來華的必經之地。從利瑪竇 (Matteo Ricci) 到馬國賢 (Matteo Ripa),先有歐洲基督教油畫輸入,再有西洋銅版畫《避暑山莊三十六景圖》技法的傳授。隨着荷蘭訪華使團畫家尼霍夫 (Johan Nieuhof)、英國馬嘠爾尼使團隨行畫家亞力山大(William Alexander) 對中國的形象記錄,西方人開始了對中華文明的真實認知。此間伴隨地誌畫的興起與環球旅行繪畫熱潮。澳門作為東西方海上絲綢之路重要港口城市,也是地誌畫家在東方最嚮往的地點,有多位歐洲畫家在澳門生活與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