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出身低微的葡萄牙人,陸若漢少年時期追隨蜂擁而至東方的天主教傳教士到達日本。在異國他鄉的島國,陸若漢開始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學習拉丁語、哲學、文學等課程,並跟隨神學院名師學習日本事務、日本文學和經院哲學,迅速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傳教士翻譯。陸若漢以“南蠻通辭”的身份與日本江戶時期的兩任執政者和許多掌握重權的人物相識相交,被認為是“有才能、知遇了活躍於16世紀末17世紀初所有政治家”的耶穌會傳教士。然而這位知遇了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眾多位高權重者並獲得信任的陸若漢,卻先於大批傳教士被驅逐至澳門,被迫離開他生活了三十三年的日本國。陸若漢被驅逐的原因似乎是史學界頗感興趣的問題。由各種史料考察可知,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德川家康貿易代理人的身份讓陸若漢難免捲入錯綜複雜的矛盾漩渦;其二,有干預長崎行政事務、阻礙官員決策之嫌疑;其三,被捏造的醜聞嫁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