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中國自然歷史及古代醫學上的“馬”

木刻圖中的馬像,注明了針灸的空位。

〔本文選譯自英文《中國博物舘》(第一章: 自然歷史通報:1,“馬”,一八三八年十二月第七卷,第八號。)〕

《本草綱目》中有關馬的描述共有十七頁,介紹了許多馬的內臟和外部器官在醫學上的用途以及入藥治療的方法。此書的編纂者在介紹構成中藥的大量的物料時採用了傳統的論述順序。我們這篇文章即沿用此順序,這不僅是要給讀者一個連續的概念,而且要使他們瞭解中國人是怎樣評述“馬”這種高貴的、深受寵愛的動物的。

然而,爲了達到這一目的,我們把每一部份的主要觀點介紹給大家就足夠了,不必詳細到如何製藥丸之類的枝節問題。

第一章

名詞解釋。李時珍說: Gan Yen 注意到馬是一種可以打仗用的動物。漢字的“馬”展示了牠的形象: 頭、鬢、尾和四肢。現在的“馬”是舊寫的“馬”的簡化字。公馬和母馬都有不同的名字,而不同年齡和顏色的小馬的名字就更多了。請參看《爾雅》。

第二章

Gan King講: 有各種顏色的馬,但在醫學上最珍貴的是純白色的馬。如果這種馬的眼睛、嘴或蹄子上有些斑點倒也無妨。李時珍說: 在雲南和陝西有野馬。總的來講,南部和東部的馬體型小、羸弱,不及北部和西部的馬。判斷馬的年齡可通過牠的牙齒,因爲牠們起初很少,但隨着馬的年齡的長大而漸漸增加。馬的眼睛可以反射出一個人的完整形象。馬如果吃大米,那牠的蹄子就會變重。如果吃了老鼠的糞便,牠就會肚脹。如果用死蠶或是黑梅子擦馬的牙齒,那牠就會厭食,祇有再用桑葉擦牠的牙齒才可以恢復常態。若是在馬槽上面掛一張老鼠或者狼的皮,馬就會不吃料。不應該讓馬吃豬食槽裏面的東西,以免它染上某些疾病。如果把一隻猴子栓在馬廐裏,馬就不會得病。”

第三章

純白色馬的肉是最富有營養的;馬肉如果是凉的或有苦味,吃了會對身體不好。許多作者都提及了馬肉的營養價値,但觀點不盡相同。有的說誰要是吃了病馬肉,十有八九會死。馬肉一定要用火燒烤,而且吃時應佐以薑和豬肉。還有的人講如果在吃馬肉的時候不喝酒,那將會必死無疑。李時珍建議說: 在吃了馬肉以後,若是感到身體不適,可以吃些杏仁並喝一碗燈芯草湯。這裏應該補充的是,我們曾在廣東的肉店里見到有馬肉出售,在北方的省份馬肉的食用可能比在廣東更爲普遍。

第四章

“馬的腦子的外層脂肪是甜的,吃了對身體的副作用不大。牠可以刺激頭髮的生長,使暗淡的面龐容光煥發,而且還能醫治手脚皮膚鬆弛症。這一觀點體現了中醫學的總原則,即某個動物的任何一部份器官對治療人的相應部位的疾病有益。

第五章

李時珍說: 漢朝時人們用馬奶釀製一種烈性酒。馬奶味甜、性淸凉,若製成酸馬奶,則性溫和,飲用可以減肥。

第六章

把一隻白馬或豬、牛、鷄的心臟晒乾並浸泡在酒中,便可製成一服治療健忘症的藥,病人食用後可以聞一而知十。

第七、八章

這裏對馬的肺和肝進行了描述: “馬的肝臟毒性很大。”漢朝的Woote說: 吃馬肉的時候,肝不能吃。另外一個人講: 誰吃了馬的肝就會喪命。中國人認爲馬肝有毒是因爲牠缺乏胆囊,這一點通過對馬的解剖可以得到證實。中國人認爲胆是勇氣、胆量的源泉。如果貶低一個懦弱的人他們就可以說: “我叫人去給你買一個馬胆來! ”在《康熙字典》中有一個極具中國特點的表述馬肝毒性的例子: “馬生於火,而火不能生木(因爲木屬於水),故馬有肝無胆。胆木之精氣也,(肝從木)木藏不足,故念其肝者死。”

第九、十章

馬的腎臟中有一種墨汁狀的液體。這種液體與牛黃和狗的結石同屬一類物質,可是前人並不瞭解它的特性。牛犢的胎盤可以治療月經不暢。

第十二章

“馬的膝盖上方有“夜眼”(肉贅),使得牠可以在夜裏行走。馬的“夜眼”可以治牙痛。

第十三章

如果把馬的牙齒和臼齒燒成灰,拌入唾液,給小孩服用可以治由疾病等引起的寒顫。

第十四至十七章

馬的頭、四肢及驅幹的骨頭和蹄子都有療效。當一個人無法休息,想睡覺又失眠,而他又需要休息時,可以把馬的頭骨燒成的灰用水給他服下,再給他一個馬的顱骨作枕頭,病症就會痊癒。如同我們的先人把馬蹄鐵釘在門上一樣,中國人大槪也認爲把一隻馬蹄釘在房上可以除災祛邪。

第十八至二十章

栗色馬的皮可以促進分娩。馬鬃和馬尾都可以入藥治病。

第二十一至二十四章

馬的骨髓、血液、汗液和糞便都可以入藥。前三者的毒性極大,假如誰的身體裏注入了活馬的血液,那麼在一到兩天的時間裏,就會引起身體的極度腫脹,並漸漸地波及心臟,致人死命。如果有誰在肢解馬的時候弄破了手,並且使馬血進入身體,那他當天晚上就會死亡。

在《本草綱目》中以這種方式對許多物質進行了論述。通過這本書的總目和所採用的不同字體,研究者可以很快地查到他所要找的藥物。據說在甘肅、遼東和中國西部邊境以外的地區有野馬。這些野馬比家馬個體小,皮由於可縫製衣服而成爲人們爭相獲取的對象,肉的味道(據中國人講)同普通馬肉的味道並無差異。

若是通過我們在這個大國的這一地區所見到的尾巴打着結、表情沮喪的被毫不經心地放養着的馬來判斷,還不能說中國人已經把馬的飼養發展到了相當完美的水平。但即使如此,他們並未完全疏忽獸醫學的藝術。

現在,我們的面前放着一部《馬經》,這部共四册八開本約四百頁的書講的全是馬。它的第五册是關於牛和駱駝的。這部書是在十七世紀明朝萬曆年間由Yu Yuen和Yu Hing兄弟倆寫成的的,後又經Tuny Ke修改過。(注)此書共有112幅整頁插圖,150首詩歌及釀製三百付藥劑的方法。它共分成四個部份:

第一部份由十二篇文章和許多詩組成,解釋了在馬的胸部替馬診脈的方法。書中描述了馬的許多部位並講述了從古代流傳下來的有關馬的故事。有的時候,兩位作者利用詩歌的形式來表述他們的研究成果,而且許多文章都是以對話的方式寫成的。這樣做是爲了使那些沉悶無味的話題變得生動活潑。

第二部份介紹了馬的七十二種疾病的診斷方法以及如何通過診脈來確定患病的位置。

第三部份共有八節,介紹了馬的八種健康狀况(如冷、熱、空、實等)並附有整頁的解說性插圖。此外還記錄了書的作者Yu Yuen和修訂者Tung Ke之間的七十四次談話,都是關於在馬表現出這樣或那樣的症狀之後應採取的治療措施以及馬的某些特性的原因。

第四部份介紹了馬應該吃的飼料。其中提到了麩皮、草、榖物和水。最後以介紹配製和施用藥物的方法而結束了全書。

下面我們僅能把這本書作者確定上等馬的標準介紹給大家。但我們認爲在對《馬經》的內容進行粗略的分析之後,可以給那些精通獸醫學的人士提供一些有意思的觀點。

上等的馬有三十二個特徵,其中眼睛應像珍珠,然後再看牠的腦袋和臉長得是否勻稱。但如果誰想識别一匹好馬而不去分析、研究古書,那就等於一個瞎子走上了一條陌生的道路。好馬的眼睛應是深顏色的,狀如旗旘上的小鈴鐺,瞳仁應是非常明確的有白色條紋的豆狀;虹膜有五種顏色的馬將能跑很長時間;長着“公”字形或“火”字形鼻子的馬將能夠看到四十個春天;良馬的額頭要比眼睛突出,馬鬃柔軟,有一萬根細軟的鬃毛;臉的肉色乾枯,耳朶像柳樹的葉子,脖子與鳳凰或啼叫的公鷄的脖子相仿;牠應該嘴大且深,嘴唇合攏時應像箱子的蓋子;門牙和臼齒要相距很遠,舌頭要色正,就像一把有兩邊刄的劍鋒;齒齦不黑的馬會長壽;上等馬的肉要瘦,骨要肥,聽到聲音從來不會受驚,看到光亮也不會害怕;馬的尾巴如果上翹將被看作是一個好的兆頭;馬頭要低垂,頸背要彎曲,上面應有三個突出物;牠要有像鹿一樣的腱,腿骨小,蹄子輕;球節彎曲得像一張弓;胸和肩寬闊,略微有些突出;馬頭要長,腰部要短;肚子下垂,上面佈滿向上長的毛;馬蹄堅實有力;馬腿的膝盖要高,關節對稱;馬後的肉要厚,應形成一個圓球狀;牠的肩胛骨應如“琵琶”狀,股骨彎曲;馬尾的毛要柔軟,像一顆流動的彗星。

以上就是中國人所告訴我們的有關一匹良馬的主要特徵。

(張永春. 譯)

本冊第 29 頁開始
全文於本冊的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