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簡介


作者簡介


馬國權年表


圖錄


主頁



“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養轉深沉。”宋儒朱晦菴在《鵝湖寺和陸子壽》詩中有此警句。不意在數百年後,成為砥礪名言,特別是在清中期漢學興盛後,在提倡學貫古今時常被引用。時至近今,馬國權先生也屢屢寫為對聯,足見他深切認同這種學術態度。

馬國權是現代卓有成就的學者、藝術家,精研古文字學,工書,擅鐵筆。書法、篆刻均為治學餘事,適其性,一如其為人,應規入矩,謹嚴認真,一絲不苟。書法創作主要以各體書、特別是上古文字為媒體,無一筆無來歷,恰能印證其訓詁之學。所書篆籀淵穆雅健,尤得三代吉金遺韻。自作詩文則為筆墨遣興,真草篆隸,各適其適,旁窺學術,誠為學人心畫。篆刻從秦咢生、馮康侯二先生學,規模於秦鈢漢印,務合於古轍而自出機杼。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是國學研究者的治學心法,薪火相傳。自嘉道間阮芸臺總督兩廣,於廣州開學海堂,提倡實學,延經師課士,南粵學風為之大振。晚清陳蘭甫樹一幟於嶺表,學兼漢宋,術藝相銜,士林共仰,其篤實學風為後世所法。馬國權秉持優良學術傳統,不廢文藝,餘事作詩人。除了撰著論文,還粹力國故,彙編和箋注了眾多古代論著,較著名如《元刻草訣百韻歌箋注》、《書譜譯注》,先後撰寫《廣東印人傳》、《近代印人傳》等。用深功於學術,無慚前列。上述兩種印人傳記尤可稱道,是繼清代周亮工《賴古堂印人傳》、汪啟淑《續印人傳》和近代葉舟《再續印人傳》、《廣印人傳》後的重要篆刻家傳記,名賢野老賴之以傳,鳥瞰近代印壇概況,以至地域文化、流派演變、技術發微,具見斯篇,是篆刻學不可或缺的文獻。

馬國權早年受業於容希白先生,矢志於學問和藝術,終生不渝。學有所養,藝有所成,實得力於與海內外史學家、辭章家、金石家、書畫篆刻家廣泛交遊和深入交流,其中如葉恭綽、沈尹默、馬衡等,允為一代鉅公。其人挹前輩風儀,深受薰陶,及長,故亦不吝獎掖新人,加之為人謙和,末進自然樂於親近請益。

馬國權在一九三一年出生,二零零二年逝世,享年七十二歲,年過古稀,不算高壽,但學問厚積而薄發,晚歲還在整理文稿,籌畫新著,直至在病榻仍勤於校閱。遺憾上蒼未延其壽,否則必然有更多著作傳世。

馬公留有未竟之業,不免讓人扼腕。聊可慰懷的是,在馬公契友李鵬翥先生的支持下,透過其哲嗣馬達為兄的幫助,澳門藝術博物館在癸巳暮春順利舉行“舊學新知──馬國權書法篆刻展”,展陳馬公由早及晚的佳作,總計數百,琳瑯滿目。推動學術是博物館的本職,同人敢附驥尾,主辦特展,旨在使人們得以瞻仰這位嶺南名學者的成就和風範,希蹤東塾,商量舊學之後培養新知,實能沾益末學,鼓勵來者,後輩循其腳步,“只愁說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必將護持民族優良學術傳統,繼續融匯朱夫子“舊學新知”的事業。

陳浩星
澳門藝術博物館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