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賞文章

貝多芬與華格納的精彩盛宴

拉脫維亞指揮家尼爾森斯(1978-)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名家之一。他自就任伯明罕市立交響樂團總監以來就急速竄紅,三年前(2014)以三十五歲之齡成為波士頓交響樂團有史以來最年輕的音樂總監,更將於明年帶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罕見地同時統御歐美一線頂尖樂團。還不到四十歲的他已和國際各大名團合作演出,在歌劇與交響樂詮釋皆有出色成就,唱片錄音連獲大獎。此次率領維也納愛樂亞洲巡迴,更可見其廣受歡迎的程度與魅力。

在造訪澳門的第二場音樂會中,上半場都和歌劇有關。受誣遭陷死牢苟活,勇婦扮裝入獄救夫,貝多芬唯一的歌劇《費戴里奧》在驚險情節中歌頌人性光明,既有千鈞一髮的緊急刺激,也有抒情逗趣的詼諧橋段。光是序曲就四度易稿,經過千錘百鍊,那正氣凜然的音樂是貝多芬念茲在茲的信念,更成就歌劇史上光輝耀眼的名作。這場要帶來的《蕾奧諾拉》第三序曲,是四首序曲中篇幅最長、張力最強,公認最偉大的一首。此曲宛如全劇縮影,總能召喚出聽者溫柔的內心與深藏的勇氣。華格納《崔斯坦與易梭德》則堪稱史上最重要的音樂作品。愛慾交織情長無限,作曲家大膽打破傳統和聲語法,寫出可以無窮無盡的延展旋律,銅管運用再創高峰,更有燦爛管弦色彩與激越情感表現。全劇環環相扣,前奏曲與劇終〈愛之死〉首尾相連,每聽一次就是一次昇華之旅,讓人陶醉又深思。

下半場回到貝多芬,帶來極受歡迎的《第七交響曲》。貝多芬是精研前輩創作的大師,又在前輩功業之上繼續拓展和聲、形式、題材與情感的表現可能。第一樂章就有海頓式的序奏,但氣勢與幅度都寫得前無古人,滿是豐沛旺盛的浪漫精神,還有對固定節奏的神奇運用。其壯闊格局一路延伸,無論是第二樂章的情韻綿長或第三樂章的欣喜愉悅,旋律或形式都堪稱無懈可擊。第四樂章的狂放升騰向來讓人想到酒神盛宴,而貝多芬不只寫出華格納口中的“舞蹈神話”,大膽創新的低音設計又是史上一絕。無論放到什麼時代,此曲都是令人耳目震懾的傑作,證明貝多芬超越時代的先進。也因為旋律迷人,第七號也是諸多電影配樂的常客,從《交響情人夢》到《皇上無話兒》皆可聞此曲的美妙樂章,愛樂者與影迷都津津樂道。

愈是經典,愈經得起考驗,也就愈是樂團與指揮的試金石。尼爾森斯這次帶來兩套曲目,展示維也納愛樂各方面的演奏技藝,更以貝多芬為主軸呈現自己的詮釋功力。想欣賞精彩演奏、了解樂壇發展,從歌劇聽到交響曲,這兩場演出都是不可不聽的優秀選擇,切莫錯過指揮明星與老牌樂團的澳門行!

文/焦元溥(台灣知名樂評人、廣播主持、倫敦國王學院音樂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