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移者之歌》、《甲戌風災》、《虛域》――親歷虛實,穿越時空

文:路家

近年本地不少劇場作品均以小城變遷為題,在這急速變化的城市空間中,緬懷過去種種風景往事,引發觀眾反思當下的社會發展。但除了動之以情的緬懷外,如何令作品進一步突破,提供更多思考角度,則是生活在這城的創作者的一項挑戰。可喜的是,今年好幾個作品均嘗試穿梭於不同時空,從而審視「歷史」、「身份」與「現實」的思考,大大擴闊了我們對這城、這時代的想像。

 

《遷移者之歌》/ 石頭公社藝術文化團體

無可否認,「澳門人」由「移民」組成。今時今日,我們的上一代,這一代,街道上,甚至同一屋簷下都可能有着「外來人」的身影,同時,「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人類的血液中,似乎離不開「遷移」的痕跡;土地的痕跡中,似乎亦盡是人類「流徙」的記憶。

「石頭公社」的莫倩婷導演以此為題,於2017年啟動創作「遷移三部曲」。對她而言,人類的文明本身就是一部遷徙的歷史,世界如是,澳門如是。每次移居、每次跨越地域的邊界,伴隨着選擇與空間轉移的,還有「身份」的轉換:由「故鄉」到「他鄉」,由「主人」成為「客人」,然後故事在下一代延續、重演。是次於藝術節上演的「三部曲」開首篇――《遷移者之歌》從個人的家族遷徙史出發,召喚本地不同的遷徙故事,並以形體編作劇場的形式創作,剖開遷移與人、社會、城市及歷史之間的關係;演出地點「海事工房」更以船塢及海岸邊境,為作品添上另一層的視覺意涵。海岸邊,漂泊的浪花送來的將是人類在發展經歷中,一代一代,注定不斷流徙的宿命、「身份」與「故鄉」的探討。

 

《甲戌風災》/ 林婷婷X陳鵬之

如果《遷移者之歌》讓我們重溫過去,從而引發思考;聲景劇場《甲戌風災》則以遊走日常空間的方式,讓我們親歷一場過去與當下的時空交錯。

故事以第十一屆「澳門文學獎」小說組優異獎《甲戌風災的那天》(作者︰陳鵬之)為創作藍本,書寫了1874年澳門史上最嚴重的風災――甲戌風災――下,氹仔的鄉紳、居民和葡人政府的勢力和權衡關係。有別於一般的劇場創作,「聲景劇場」以聲音為創作媒介,再以現實的視覺效果與之重疊,讓觀者穿越時空,在當下日常的城市空間審視百多年前一場風災所暴露的人性。

故事雖然發生在過去,「聲景劇場」的設計卻透過視覺與聽覺的時空交錯,讓觀眾撇除緬懷的目光,用現代的角度批判過去,反思現在。是次演出的導演林婷婷,是「滾動傀儡另類劇場」的創辦人,過去三年劇團曾聯同香港文字創作人潘惠強創作多個文學改編劇場演出,包括劉以鬯的《枯牆》、魯迅的《藥》、蒲松齡的《方方》,去年劇團又改編了閻連科的《小安的新聞》。其作品既關注文學家如何書寫自己的時代,亦同時探討在話語權的框架下,文人「書寫」的本質與影響力。風災發生於一百多年前,當中的紀錄片面,細節事實更不可考,現存的一字一句彷彿就是真相,於是書寫的人成為歷史的紀錄者,亦因為書寫,與當代的我們產生連結。唯書寫當中,真正的真相有多少?那些虛構的,又何以會成為了我們的「真實」?

 

《虛域》/ 卓劇場藝術會

但或者,「虛構」才是「真實」。特別是在這網絡的時代。

「『虛域』讓你擁有絕對的自由……為用家提供全方位的真實感官體驗。只需登入、選定身份,便可盡情釋放你的『每個』奇思異想……與慾望。」榮獲Susan Smith Blackburn Prize、Ovation Award最佳原創劇本、L.A. Drama Critics Circle Award編劇獎,《虛域》(The Nether)既探討道德觀念、自由意志、個人私隱等在「虛擬實體化」後所面對的衝擊,亦同時反思在「低頭族」充斥的年代我們自己對「身體」的控制權。而當人沉醉於虛擬空間的追求、再現,以至超越有血有肉的真實時,現實空間於我們又有何意義?當現實世界已不能再滿足人類生存與慾望的需求:難以確保的互信關係、個人為本的功利主義、不被世俗認可的「愛」……越界投入到虛擬空間的懷抱又是否一個可行的選擇?

已第三次在藝術節現身的「卓劇場」,今次以寫實方式呈現虛擬空間,並與觀眾一同探討以上多個疑問:活出「真」我真能在現實空間實踐?在虛擬空間所發生的一切,包括情感關係,都是純粹「虛擬」?真真假假,到底甚麼是「真」?甚麼是「假」?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三部作品以不同面向重新審視我們當下的空間與生活。我們回憶過去,這過去是否真實?我們活在當下,當下又是否真實?以上問題各位看倌不妨細思。

作者簡介
路家,現職澳門文字工作者,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文化管理文學碩士畢業,曾任職本地電視台,及參與「澳門藝穗節」、「足跡小劇場演書節」等演出。酷愛欣賞表演,但不是演員編劇,不是導演劇評;只是一個着迷的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