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畫在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常常反映了當時社會、政治和宗教的價值觀和信仰。不僅僅是藝術作品,它們還是記錄歷史和文化的重要來源。為加深市民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藝術文化的了解,文化局特邀4位藝術文化專家來澳,於2024年8月及9月期間為分別介紹敦煌、古埃及、俄羅斯及粟特的壁畫藝術與文化風情。
消失的絢麗文明:粟特
【講座簡介】
粟特(Sogdiana)是中亞的一個歷史地區,在公元前六世紀至公元八世紀期間發展了真正而獨特的文明。粟特相當於前蘇聯中亞的現代烏茲別克中部和塔吉克西部。粟特人使用一種伊朗東部語言,崇拜與現代祆教相關的神靈。
在公元五世紀至八世紀之間,粟特人開始沿著被稱為“絲綢之路”的貿易網絡大量遷徙。他們與隋朝之前和唐朝之前的中國宮廷關係密切,在宮廷中擔任軍事或民事官員。中國考古學家在現代中國北方的大片地區,尤其是古長安(今西安)地區,發掘了一些屬於強大粟特人的墳墓。考古學家和藝術史學家的活動重新發現了一種神秘並高度精緻的文明,這一文明曾經在整個歐亞大陸的貿易中佔據了幾個世紀的主導地位。
講座將聚焦於彭吉肯特考古遺址的壁畫及文物去探索粟特人已消失的獨特文化,當中包括其神秘的宗教文化及儀式。
位於古代粟特城址(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公元七世紀中葉壁畫中保存最完好的部分
(圖片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
公元八世紀初,瓦拉赫沙(距離烏茲別克布哈拉不遠)的“紅廳”的壁畫,現時保存在薩特埃爾米塔什博物館
(圖片來源- 維基共享資源)
【講者介紹 - 康馬泰 Matteo Compareti】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畢業於威尼斯大學(University of Venice “Ca’ Foscari”),主修東方語言與文學,拿坡里東方大學(University of Naples "L'Orientale")伊朗研究博士。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前伊斯蘭時代波斯和中亞祆教諸神的肖像學。他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教授課程。他著作包括Samarkand The Center of the World: Proposal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Afrāsyāb Paintings,《撒馬爾罕的榮光》,《唐風吹拂撒馬爾罕》等。
【講座資訊】
講題:消失的絢麗文明:粟特
日期:2024年9月8日(日)15:00-17:00
地點:澳門藝術博物館一樓演講廳
語言:英語,設普通話傳譯
講者:康馬泰 Matteo Compareti
查詢:致電8399 6210(辦公時間內)
報名日期:2024年7月4日10:00至8月28日23:59
錄取方式:倘報名人數多於指定名額時,將抽籤取錄,獲錄取者將收到短訊通知
【壁畫藏珍——一帶一路文化系列講座】(2024)資訊
【注意事項】
1. 倘報名人數多於指定名額時,將以抽籤形式取錄,獲錄取者將收到主辦單位發出短訊通知,參加活動時憑短訊進場,未獲錄取者恕未會作任何通知;
2. 活動現場不設劃位,座位先到先得,建議參與者請提前10分鐘到場,若遲到10分鐘或以上,將自動喪失參加該活動的權利;
3. 獲錄取者因故未能出席,請提早通知主辦單位;
4. 主辦單位有權要求參與者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以核實參與者資料;
5. 活動期間請關閉手提電話及響鬧裝置,並嚴禁進食;未經許可,不得錄音或錄影,以免影響活動及其他參與者;
6. 活動進行期間,文化局會安排工作人員以拍照或錄影方式記錄活動情況,作為存檔及活動評估之用。部分圖像紀錄可能用作日後同類型活動宣傳推廣之用,不作另行通知;
7. 活動在惡劣天氣下的特別安排:活動舉辦前2小時,如懸掛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或懸掛八號或以上熱帶氣旋時,活動取消,屆時請密切留意文化局網頁和Facebook專頁的公告;
8. 如有任何爭議,文化局保留解釋權及最終決定權。